上好小学说明文的“三大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编排了科普类课文,其中科普说明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科普说明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独特,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科普说明文一旦进入语文教学中,它就应南“科”改姓“语”。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激发科学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说明的方法,追寻课堂的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的问题、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这类文章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语言实践和拓展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科普说明文的有效教学。
  
  1 激发学习兴趣
  
   科普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语言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学习说明方法时又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妙用媒体技术,激发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用课件向学生直接展示地球与火星的真实图像,让学生对地球与火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以“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去读课文找答案,为理解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1.2 改变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教学科普说明文,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都较为程式化,一般都是先感知课文内容,接着理清文章结构,然后分析课文内容及其说明方法,最后进行总结。如果经常采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必然会使教师教得越来越没激情,学生学得越来越没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上动脑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较为枯燥的介绍变得生动起来,教师不妨根据课文自身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星期天,生活在农村的奶奶到孙子小明家玩。进了门,发现小明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奶奶看不明白,于是奇怪地问:“小明,你在干什么?”……接下来由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耐心地讲解给奶奶听。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交流。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的改变,却巧妙地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对文本语言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1.3 注重语言渲染,激发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科普说明文的时候,更应结合教材的情感,精心设计语言,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言表达,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人类的老师》第5自然段,当学生了解了文中介绍的“薄壳结构”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叙述:“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他采用“簿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教师再稍作讲解。毋庸置疑,这样的语言是引人入胜的,学生必然会跟随着教师的引导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 加强语言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学科普说明文,同样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2.1 感悟写法,领会表达。在教学中高年级的科普说明文时,我们可以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去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语文素养。如学习《人类的老师》第3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具体介绍。然后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同上面3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简单列举。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介绍方法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如学习《恐龙》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并仿照文中介绍恐龙的方法,练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恐龙。学生在仿说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感受到了运用与拓展的快乐。
  2.2 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运用语言。”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将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人类的“老师”》一课在介绍人类的生物老师时,句式十分简洁而又富于变化。怎样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这样的句式,下面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出示)
   科学家从 得到启示,发明了 。
   人们模仿 造出了 。
   ②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几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并进行灵活运用。如果每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都能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相信学生一定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3 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科普说明文更应该注意课程资源的拓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文章不是目的,而应以“一篇”带“一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如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了解有关火星的其他相关信息,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如吴国兴的《星际家园》、英国帕特里克·摩尔著的《火星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眼界,激发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语言实践、拓展课程资源,我们教师就能教得有效,我们的学生就能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论述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采用一切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语言、美的事物、美的色彩、美的境界、美的人格,从而受剑美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语文 实施 美育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103页。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猜个谜语好吗?  请听:小东西真神奇,再难的计算它不急,只要正确来按键,得数立即就出现。  师:平时都在哪里看到过计算器?  师: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了。请拿出计算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师:谁愿意到前而来给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二年级的识字量要达到1600~1800个,会写1800~2000个。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学习生字呢?本文主要就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生字教学运用到的有效游戏及体会。  【关键词】 学生 生字 游戏 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
期刊
【摘要】 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努力克服读书兴趣不浓、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现象,千方百计提高兴趣,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注重阅读方法,让阅读的习惯成为自然。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指导阅读 学做笔记 丰富课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但从当前学生阅读状况来看,却不容乐观,阅读
期刊
有效练习长能力,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练习效率的研究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要使课堂练习达到“高效低耗”,练习的形式是影响练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设计练习的内容,还应根据练习的内容设计练习的形式,以多变的练习形式,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提高练习效率。  1新课之后单项练  记忆和遗忘是心理现象中的一对矛盾。根据许多心理专家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愉快、主动地去努力学好数学。  根据心理学分析,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表现为一个人力求研究和认识某一种事物和某种心理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兴
期刊
要使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基础。如何打好这个基石呢?    1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与关键。为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心育素质要放在首要位置。   请进来:请教育局的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请骨干教师做专题培训。   走出去: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出去参加学习培训。   勤练兵:在抓好语文教研组的同时,加强心理
期刊
随文练笔,顾名思义,就是以课文为载体,根据文中某一亮点,随机进行写作练习,目的是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文章章法结构,训练遣词造句能力,增加练笔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学生练笔常出现浅薄与单薄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内容较为浅显,见解肤浅;文笔稚嫩,词汇贫乏,缺乏优美的语言,布局欠合理。  那么用什么方法使随文练笔得到改观,让它既合乎原文又变得优美深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采用“
期刊
【摘 要】儿童时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忽视儿童的礼仪教育,将会影响到整个德育系统工程的质量。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的培养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礼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   【关键词】 小学 德育 习惯 过程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育孩子,就是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礼仪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
期刊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思维及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既不是先天的成熟,也不是后天的经验,而是来源于儿童的动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吸引其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从而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机会。  1操作活动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1.l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