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编排了科普类课文,其中科普说明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科普说明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独特,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科普说明文一旦进入语文教学中,它就应南“科”改姓“语”。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激发科学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说明的方法,追寻课堂的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的问题、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这类文章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语言实践和拓展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科普说明文的有效教学。
1 激发学习兴趣
科普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语言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学习说明方法时又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妙用媒体技术,激发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用课件向学生直接展示地球与火星的真实图像,让学生对地球与火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以“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去读课文找答案,为理解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1.2 改变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教学科普说明文,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都较为程式化,一般都是先感知课文内容,接着理清文章结构,然后分析课文内容及其说明方法,最后进行总结。如果经常采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必然会使教师教得越来越没激情,学生学得越来越没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上动脑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较为枯燥的介绍变得生动起来,教师不妨根据课文自身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星期天,生活在农村的奶奶到孙子小明家玩。进了门,发现小明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奶奶看不明白,于是奇怪地问:“小明,你在干什么?”……接下来由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耐心地讲解给奶奶听。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交流。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的改变,却巧妙地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对文本语言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1.3 注重语言渲染,激发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科普说明文的时候,更应结合教材的情感,精心设计语言,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言表达,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人类的老师》第5自然段,当学生了解了文中介绍的“薄壳结构”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叙述:“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他采用“簿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教师再稍作讲解。毋庸置疑,这样的语言是引人入胜的,学生必然会跟随着教师的引导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 加强语言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学科普说明文,同样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2.1 感悟写法,领会表达。在教学中高年级的科普说明文时,我们可以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去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语文素养。如学习《人类的老师》第3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具体介绍。然后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同上面3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简单列举。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介绍方法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如学习《恐龙》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并仿照文中介绍恐龙的方法,练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恐龙。学生在仿说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感受到了运用与拓展的快乐。
2.2 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运用语言。”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将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人类的“老师”》一课在介绍人类的生物老师时,句式十分简洁而又富于变化。怎样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这样的句式,下面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出示)
科学家从 得到启示,发明了 。
人们模仿 造出了 。
②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几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并进行灵活运用。如果每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都能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相信学生一定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3 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科普说明文更应该注意课程资源的拓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文章不是目的,而应以“一篇”带“一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如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了解有关火星的其他相关信息,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如吴国兴的《星际家园》、英国帕特里克·摩尔著的《火星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眼界,激发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语言实践、拓展课程资源,我们教师就能教得有效,我们的学生就能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
1 激发学习兴趣
科普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语言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学习说明方法时又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妙用媒体技术,激发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给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用课件向学生直接展示地球与火星的真实图像,让学生对地球与火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以“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去读课文找答案,为理解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1.2 改变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教学科普说明文,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都较为程式化,一般都是先感知课文内容,接着理清文章结构,然后分析课文内容及其说明方法,最后进行总结。如果经常采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必然会使教师教得越来越没激情,学生学得越来越没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上动脑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较为枯燥的介绍变得生动起来,教师不妨根据课文自身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如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星期天,生活在农村的奶奶到孙子小明家玩。进了门,发现小明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奶奶看不明白,于是奇怪地问:“小明,你在干什么?”……接下来由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耐心地讲解给奶奶听。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交流。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的改变,却巧妙地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对文本语言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1.3 注重语言渲染,激发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科普说明文的时候,更应结合教材的情感,精心设计语言,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言表达,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人类的老师》第5自然段,当学生了解了文中介绍的“薄壳结构”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叙述:“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他采用“簿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教师再稍作讲解。毋庸置疑,这样的语言是引人入胜的,学生必然会跟随着教师的引导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 加强语言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因此,教学科普说明文,同样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2.1 感悟写法,领会表达。在教学中高年级的科普说明文时,我们可以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去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语文素养。如学习《人类的老师》第3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具体介绍。然后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同上面3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简单列举。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介绍方法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如学习《恐龙》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级展示,并仿照文中介绍恐龙的方法,练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恐龙。学生在仿说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感受到了运用与拓展的快乐。
2.2 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运用语言。”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将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人类的“老师”》一课在介绍人类的生物老师时,句式十分简洁而又富于变化。怎样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这样的句式,下面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出示)
科学家从 得到启示,发明了 。
人们模仿 造出了 。
②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几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并进行灵活运用。如果每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都能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相信学生一定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3 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科普说明文更应该注意课程资源的拓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文章不是目的,而应以“一篇”带“一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如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站,了解有关火星的其他相关信息,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如吴国兴的《星际家园》、英国帕特里克·摩尔著的《火星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眼界,激发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语言实践、拓展课程资源,我们教师就能教得有效,我们的学生就能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