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春节时蒸制的人口馍,介绍食物在人们的手中,不止可以养育人口,也是沟通供奉祖先神灵,求取吉祥好运的手段,还成为亲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春节;人口馍;身份;近亲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当这时,家家都会准备多种多样的食物款待自己和亲朋好友,但在这众多的食物当中,只有一种食物是专门为家人和近亲准备的,那就是人口馍。
在阅读一些相关春节研究中,在涉及春节的食物时,也是以地区或民族为分类标准,浅要介绍各个地区或民族的主要食品,如除夕夜,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粽子、汤圆,苏杭一带的蛋饺、胖头鱼,蒙古族的烤羊腿,维吾尔族的手抓羊肉,藏族的喜盒等等。他们多数只是认为这些食物是人们为了敬奉祖先神灵和祈求来年好运用的,却忽略了一些在他们看来不甚重要的部分中,所蕴含的不一样的内容。
一、人口馍的求吉意图
人口馍是为“一家子”的成员所蒸制的。每逢年二十六、七,是这一地区普遍蒸制馒头的时间,这一时间也会根据各个家庭情况的不同而提前或推迟一到两天。人们会在晚上活好面团,利用灶台上的温度将面团发开,第二天开始蒸馒头活动。如果人口少的家庭没有足够的妇女来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请两位熟识的成年女性来完成。
人口馍是用一块较大的面团包上红糖,做成小山包模样,另外再擀一个圆形的面皮,用刀将面皮外围平均切成四份或五分,将每一份的最边沿捏在一起,使整个面皮呈现四瓣或五瓣花朵的样子,放在山包形状的面团顶上,再将洗干净的大枣摁在面皮花朵的中央,使面皮很好地固定在面团上,蒸熟就成了人口馍。
其中,会在包红糖的时候,选择一两个同时包入硬币,这是其他的馍所没有的,从一分、两分、五分到现在的五毛、一块,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这些包有硬币的人口馍被认为好运的象征,人们多选择大年初一中午为自己蒸的人口馍,吃到硬币的人被认为今年一年都有好运。
人口馍在蒸制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求吉意义,如果家中有成年适婚男子,家里就会多蒸一个人口馍,以期待男子早日结婚,添加人口,表达劳动者最质朴的诉求。
二、人口馍与亲属关系
人口馍是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的,人口馍所代表的亲属之间有着更强的联系。
1、人口馍代表的“家庭”含义
从“人口馍”的字面意义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这标志着一个家庭所拥有的在世人口的数量。这个范围是由血亲和姻亲两种关系来确定的。
在人们的通常观念中,学术上所说的家庭多数是指“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者“扩大家庭” 。这里所说的“一个家庭”,它包括这个家庭男性的所有直系血亲,及这些人的配偶,这样的内涵是男权社会的典型体现。这个由血亲和姻亲组成的家庭概念,其中血亲占有主导地位,姻亲属于从属地位。与学术“家庭”观念不同,这个词包括不共同生活在一个家户的人。其范围与宗族也是不同的,宗族是一种通常聚居一地,身份关系明确且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父系血缘亲属组织 。
2、人口馍所代表的身份认同
人口馍是按照上面所说的范围蒸制一定的数量,这是一家人对自己所认同的“一家人”的肯定。这种身份认同不同于族谱中的身份认同,尤其在女性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人口馍所涉及的身份认同中,每个人因为有着多重的身份,因此也拥有多个人口馒头,但在一个“核心家庭”中只有一个身份,也就只有一个人口馍。在这里女性同男性一样可以拥有相同的身份认同方式,并不因为今后要嫁出去而丧失在出生家庭的身份,这种身份认同使女性具有一定的自由。而男性配偶在岳父母家亦取得身份认同,携带着要求其对岳父母家承担一定的责任,真正实现“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不仅一定程度上起着团结亲人的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人们心中,人口馍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求吉吃食,还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认祖归宗的见证和责任。
三.人口馍产生因素及其影响
此种身份认同,主要是适应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的。众所周知,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产生以前,主要依靠人力生产。每次在耕作与收获时期,面对大面积的土地,每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收获期间碰上下雨等不良天气,要求人们尽快完成收割、打场、收粮入仓的工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就更多。在当地兄弟是要分家的,多数是弟弟要另立门户,因此每家的男性劳动力并不足以迅速完成整个过程,所以当地为了更有效的完成生产,常常是亲戚之间相互帮忙,将劳动力集中于其中一家,完成此家后再去另一家,即使是姻亲关系,这种相互帮忙也是很常见的,这种生产机制使这些亲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永恒存在的,人口馍是为在世者蒸制的,不在世的人是没有的,而这种随之而带的责任和联系也就随之减弱,直至消失。当地人也会主动“断掉”这种亲属关系,改成近似于朋友的关系,过年时走亲戚,也就不再到这家。这一关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尤其是涉及到钱财,多是在这一范围内解决的。如某家人需要借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他同属“一家人”的家庭。再给自己家的适婚孩子寻找对象时,也是会首先拜托自己的“一家人”,并通过他们自己的“一家人”来达到扩大搜寻范围,完成这项工作的,这也是中国关系社会形成的重要部分。
在现代生活条件下,有一些家庭不再自己蒸馍,而是到专门的馒头加工点买馒头,不论买其他馒头的数量有多少,都必定会买足量的人口馍。
参考文献:
[1] 马卓昊.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7卷第3期.
[2] 张海楠.春节民俗源流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2月第22卷第4期.
[3] 蒋秀英.春节期间民俗节日漫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2月第19卷第1期.
[4] 古晓凤.春节民俗传说初探[J].文化纵横.2013年7月总第362期.
[5] 石艳平.传统春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社科纵横.2008年9月总第23卷.
[6] 曾露.“年味”渐失,春节民俗文化何去何从.中国信息报.2009年1月23日第005版.
作者簡介:张菲菲(1989--),女,26,汉族,籍贯河南省焦作市,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
关键词:春节;人口馍;身份;近亲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当这时,家家都会准备多种多样的食物款待自己和亲朋好友,但在这众多的食物当中,只有一种食物是专门为家人和近亲准备的,那就是人口馍。
在阅读一些相关春节研究中,在涉及春节的食物时,也是以地区或民族为分类标准,浅要介绍各个地区或民族的主要食品,如除夕夜,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粽子、汤圆,苏杭一带的蛋饺、胖头鱼,蒙古族的烤羊腿,维吾尔族的手抓羊肉,藏族的喜盒等等。他们多数只是认为这些食物是人们为了敬奉祖先神灵和祈求来年好运用的,却忽略了一些在他们看来不甚重要的部分中,所蕴含的不一样的内容。
一、人口馍的求吉意图
人口馍是为“一家子”的成员所蒸制的。每逢年二十六、七,是这一地区普遍蒸制馒头的时间,这一时间也会根据各个家庭情况的不同而提前或推迟一到两天。人们会在晚上活好面团,利用灶台上的温度将面团发开,第二天开始蒸馒头活动。如果人口少的家庭没有足够的妇女来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请两位熟识的成年女性来完成。
人口馍是用一块较大的面团包上红糖,做成小山包模样,另外再擀一个圆形的面皮,用刀将面皮外围平均切成四份或五分,将每一份的最边沿捏在一起,使整个面皮呈现四瓣或五瓣花朵的样子,放在山包形状的面团顶上,再将洗干净的大枣摁在面皮花朵的中央,使面皮很好地固定在面团上,蒸熟就成了人口馍。
其中,会在包红糖的时候,选择一两个同时包入硬币,这是其他的馍所没有的,从一分、两分、五分到现在的五毛、一块,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这些包有硬币的人口馍被认为好运的象征,人们多选择大年初一中午为自己蒸的人口馍,吃到硬币的人被认为今年一年都有好运。
人口馍在蒸制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求吉意义,如果家中有成年适婚男子,家里就会多蒸一个人口馍,以期待男子早日结婚,添加人口,表达劳动者最质朴的诉求。
二、人口馍与亲属关系
人口馍是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的,人口馍所代表的亲属之间有着更强的联系。
1、人口馍代表的“家庭”含义
从“人口馍”的字面意义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这标志着一个家庭所拥有的在世人口的数量。这个范围是由血亲和姻亲两种关系来确定的。
在人们的通常观念中,学术上所说的家庭多数是指“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者“扩大家庭” 。这里所说的“一个家庭”,它包括这个家庭男性的所有直系血亲,及这些人的配偶,这样的内涵是男权社会的典型体现。这个由血亲和姻亲组成的家庭概念,其中血亲占有主导地位,姻亲属于从属地位。与学术“家庭”观念不同,这个词包括不共同生活在一个家户的人。其范围与宗族也是不同的,宗族是一种通常聚居一地,身份关系明确且具有一定经济联系的父系血缘亲属组织 。
2、人口馍所代表的身份认同
人口馍是按照上面所说的范围蒸制一定的数量,这是一家人对自己所认同的“一家人”的肯定。这种身份认同不同于族谱中的身份认同,尤其在女性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人口馍所涉及的身份认同中,每个人因为有着多重的身份,因此也拥有多个人口馒头,但在一个“核心家庭”中只有一个身份,也就只有一个人口馍。在这里女性同男性一样可以拥有相同的身份认同方式,并不因为今后要嫁出去而丧失在出生家庭的身份,这种身份认同使女性具有一定的自由。而男性配偶在岳父母家亦取得身份认同,携带着要求其对岳父母家承担一定的责任,真正实现“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不仅一定程度上起着团结亲人的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人们心中,人口馍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求吉吃食,还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认祖归宗的见证和责任。
三.人口馍产生因素及其影响
此种身份认同,主要是适应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的。众所周知,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产生以前,主要依靠人力生产。每次在耕作与收获时期,面对大面积的土地,每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收获期间碰上下雨等不良天气,要求人们尽快完成收割、打场、收粮入仓的工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就更多。在当地兄弟是要分家的,多数是弟弟要另立门户,因此每家的男性劳动力并不足以迅速完成整个过程,所以当地为了更有效的完成生产,常常是亲戚之间相互帮忙,将劳动力集中于其中一家,完成此家后再去另一家,即使是姻亲关系,这种相互帮忙也是很常见的,这种生产机制使这些亲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永恒存在的,人口馍是为在世者蒸制的,不在世的人是没有的,而这种随之而带的责任和联系也就随之减弱,直至消失。当地人也会主动“断掉”这种亲属关系,改成近似于朋友的关系,过年时走亲戚,也就不再到这家。这一关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尤其是涉及到钱财,多是在这一范围内解决的。如某家人需要借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他同属“一家人”的家庭。再给自己家的适婚孩子寻找对象时,也是会首先拜托自己的“一家人”,并通过他们自己的“一家人”来达到扩大搜寻范围,完成这项工作的,这也是中国关系社会形成的重要部分。
在现代生活条件下,有一些家庭不再自己蒸馍,而是到专门的馒头加工点买馒头,不论买其他馒头的数量有多少,都必定会买足量的人口馍。
参考文献:
[1] 马卓昊.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7卷第3期.
[2] 张海楠.春节民俗源流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2月第22卷第4期.
[3] 蒋秀英.春节期间民俗节日漫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2月第19卷第1期.
[4] 古晓凤.春节民俗传说初探[J].文化纵横.2013年7月总第362期.
[5] 石艳平.传统春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社科纵横.2008年9月总第23卷.
[6] 曾露.“年味”渐失,春节民俗文化何去何从.中国信息报.2009年1月23日第005版.
作者簡介:张菲菲(1989--),女,26,汉族,籍贯河南省焦作市,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