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纸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罗山起烟这个地方就不刮风了。
  我很奇怪罗山起烟是个什么样子,烟雾把罗山笼罩了,还是土尘把罗山包围了,或者是人为地在山上放点烟火,到底是个怎样的事呢?我在每一个春天都会一遍遍地看着罗山,但罗山起烟的盛景我总也没看到。
  罗山总没有起过烟,所以风就不停。我们栽下的杨树已经开枝散叶,当年还担心一个秃桩桩怎么能长成树!事实证明,我们的惆怅是多余的,那桩桩上只要发个芽,就会一直不管不顾地长去了。短短五年,這些杨树已经能做椽子了。
  我的儿子阿里已经能走路了,拽着我的衣襟跟在我脚边,我怀里抱着我的另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孩,我们给她起名叫英英。是的,一转眼,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而我们到红寺堡已经五年。这五年,我们有了电,通了自来水,地里也开始长庄稼。日子虽然苦点,但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变化。
  红寺堡在春天还是一片暗黄,一过“五一”,杨树就开始绿了,玉米将地上暗黄覆盖,地上长出各样小草,远处罗山上也显现出青色。
  我迎着罗山方向走在村道上。母亲捎话给我,三姨来了,让我过去。我其实是不想去的:几年的婚姻生活,拖着两个孩子,人又不精神,在心底,我的自卑无处遁形,我怕说起以往,说起现在,说起我的婚姻。但母亲喊我,我不能不去。
  刚进院子,一阵欢笑声就传出来。我推门进去,三姨和表哥、表姐、表嫂都坐在炕上嗑瓜子,看见我,表姐热情地招呼:“叶叶来了啊,哟!这是你的娃吗?长得真漂亮,来来来,姨姨看看。”
  我抱着女儿和三姨打招呼,阿里躲在我的身后怯怯地看着满屋子人。
  表姐说:“叶叶挺能干的,不过可惜了,你那会要是一直在吴忠念书,也就嫁到吴忠了,至少不用这么苦焦,看这两年把你苦成啥了!”
  “个人有个人的命,没福气嫁到吴忠嘛!”我低着头笑着淡淡地说,顺便把女儿的被单往紧里裹了裹。表姐是一番好意,我心里却不是滋味。贫穷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因为贫穷被贴上的标签想要撕下来,也会被扯得血肉横溅。贫穷也不是谁个人的错,贫穷的原因太复杂了。这是在富庶之地生活的人所没办法理解的,如同表姐说的,我完全可以因为他们的原因离开贫穷,可我为什么又回头选择贫穷呢?其实他们不懂,人总是要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才能舒服点,贸然改变带来的不一定是幸福。
  看我尴尬,表哥连忙说:“也好着呢,搬到这里就慢慢好了,高干梁也好着呢,只不过没有路,姨夫当年给我们吃的野味可是香得很,还有那些杂粮!”表哥的善解人意赢来大家连声附和,这个话题就这样结束了。
  母亲的姊妹们互相很亲,三姨能带的东西都给母亲带来了。知道我们买菜不方便,除了买水果,连菜也一起带来。我到外面屋里去拿菜,看见各种菜放了一地,旁边还有个四方四正的袋子,不知是什么东西。我用手触碰了一下,硬硬的,忍不住好奇,就打开看。这一看不要紧,眼睛却再也挪不开了,里面装的居然是报纸,厚厚的一摞。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忍不住拿出一份来看,太想知道这些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五年了,我没有看到一点和文字沾边的东西,我刻意去模糊我的一些想法,接受如今这个现实,抹掉自己曾经读过书的痕迹,抹掉自己念念不忘的远方和诗,成为这广袤土地上劳作的妇女中的一个。但这些报纸出现了,报纸上的字像密集的雪花,把我之前所有想抹掉的东西都覆盖了。此刻,我的眼前只剩下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我想把自己置换到这个世界里去。我伸出手,准备把自己和文字重新连接起来。
  “你干啥呢,拿个菜半天不见人?”母亲抱着女儿出来了。
  “我看三姨都买了什么菜,做啥饭好呢。”我缩回了手,拿起几个西红柿和辣椒,又看了一眼报纸,它们已经像幽灵,潜藏进我的身体我的心里。
  “你三姨费心的,连菜都买了,再也没别的,你就做点西红柿鸡蛋面算了,吃了都还回去呢。”母亲说。
  我又回到屋里开始做饭,心思已经不在做饭和大家的聊天内容上。
  吃了饭,三姨他们动身走了。送走三姨,母亲一边清点着三姨带来的东西,一边念叨:“你三姨什么东西都买来了!你走时把苹果、菜都装点,太多了,我和你爸也吃不完。”母亲一边说,一边给我分。我看着报纸,希望也给我分些。但母亲唯独越过了报纸,就给我装些菜。我说:“妈,报纸也装些吧,回去我也垫垫柜子啥的。”
  “哦,行呢。”母亲说着,抽出几份报纸别在菜旁边,将剩下的抱起塞进箱柜里。我不甘心地瞅了两眼,只能悻悻作罢。
  看着我带回来几张报纸,天明问:“哪儿来的报纸,要那干啥呢?”
  “三姨带来的,我看看,看报纸上都说啥。”我说。
  “咱们一个老农民,种地也用不上报纸,还是一天把娃管好。”天明好心地提醒我。
  我抱着女儿没说啥。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天明的这些话并不认同。农民咋了?农民就该是文盲,就应该不问世事,就应该在地里待一辈子吗?我不知道,至少,我周围的农民都是这样子的,反倒是谁说话文雅一点就会被大家嘲笑,吓得那些人赶紧把一个个文雅的词收起来,换成和大家一样的说辞。
  报纸是《宁夏日报》和《新消息报》,上面讲的都是当天国家和自治区的大事,还有个版是刊发文学作品的,我就专门找那个版面看。远方的景、别人的生活,高山、河流、城市、建筑、爱情、友情……一系列东西交织在一起,让我迷乱,但又充满着向往,那是怎样的世界呢?那是我一生都不能抵达的地方吧!我瞬间泪流满面,悲伤欲绝。又起风了,我怕我也是跟着风流浪的沙尘,我怕我在这世间没有一点痕迹。
  看完了文学版面,又去看新闻,哪怕这些报纸都是过期的,我也想在上面看到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即使没有也没关系,我就想看看文字组合起来是怎样的状态,甚至夹杂在报纸缝里的寻物启事、房屋出租信息、广告我都去看,顺便猜想一下,丢东西人的心情,租房子的都是什么人,广告招人干啥?是的,我以我的思想去想象别人的生活。
  我一边抱着女儿一边看报纸,阿里时不时凑过来问我:“妈妈,你在干吗,在干吗?”   “看报纸呢,看字呢。”我回答。
  “看这个干啥?”阿里并不明白这些。
  “看外面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我笑着说。
  他跑出去看了一下,进来说:“外面啥也没有啊!哪里有世界?”
  我大笑,把他拉进怀里使劲亲了亲,很多时候看着他,就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报纸看完了,母亲那里还有更多的报纸,还有更多我想阅读的东西,只是,我不敢和母亲要。一些东西一旦在人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势就如春天的风一样,汹涌而来。
  因为两个孩子都小,父亲有时候就喊我回去,让母亲看孩子,我给大家做饭。那些报纸在母亲家里终究是派上用场了,苫案板、苫桌子,或者铺垫在一些地方。每一次去,我的眼睛就没地方放,我不知道该看哪一张,每一张上面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来到红寺堡,为了节省烧的柴火,我们都是锅台连着炕,既做了饭,又烧了炕,等饭做好,炕也热了。这天做完饭,我把锅从灶台上端下来,又忙着看报纸了。阿里是个勤快的孩子,总是盘旋在我的身前想给我干活,看见我把锅端掉,就跑过去拿锅里的漏勺。我忙着看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没注意阿里到了锅前。阿里抓住漏勺的把,准备拿出来,但圆底的锅被他这一动,就倒了,面汤一下子倾泻出来,浇了阿里一脚。
  阿里的哭声、母亲的询问声、女儿的惊吓声,屋里乱成一团。阿里被母亲抱进怀里,一把把鞋袜都脱掉,用冷水浇着。我吓傻了,呆呆地看着大哭的阿里和手忙脚乱的母亲,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幸好面汤晾了一会,阿里穿的鞋子带点塑料,多亏母亲处理得及时,阿里的脚没有烫起水疱,只是红得厉害。他把头蜷缩在我怀里抽噎着,我紧紧抱着他,也跟著他的抽噎发抖。母亲的数落在耳边响起:“我不知道你一天到晚想啥呢,就那么几张破报纸,在上面还能看出花来,你这么用功,当年念书的时候干啥呢,你倒是考个有工作的人。你一个女人家,能做的就是把娃管好,把家操持好,日子过到人前面才是你的本事。你自己说,你这都是什么事情!”
  母亲觉得我太不靠谱了,气得脸色有些苍白。我抱着阿里,一句话也不敢回。
  回到家里,天明看着两个娃,我又忙着烧炕。晚上睡下,阿里梦里还有些抽噎,我心里很难受,坐在灯下看着他。天明说:“你也快睡吧,想那么多干啥。再说,咱们也真得好好过日子,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天明没有直接说,但他的意思我明白,还是希望我不要再把心思放在其他地方,要多顾家。因为之前,我和他说过我的梦想,说过我向往的远方。但天明觉得,我有点傻,那都是城里人、念书人追求的东西,咱一个老农民,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重点。我没有接话,默默地躺下了。关了灯,夜晚覆盖了所有,屋里屋外,村里村外,都是一样暗,一样沉寂。没有风的夜晚,一切安静地让人生出一种错觉,我们到底是在哪里,是在高干梁,还是在红寺堡,是在相同的土炕上?我们到底是谁,是延续了父辈的生命,还是给了孩子起点,是传承了土地的生生不息,还是画了一幅蓝图给孩子,我们到底在干嘛?夜静得只剩下我自己的呼吸,我憋住一口气,想让时间停下来给我些许答案。时间被我堵在胸腔里,我的心脏跳得杂乱,最终,我的胸腔被撞得生疼,一口气替时间打开了通道,我只能放行,看着它马不停蹄地离去,消失在虚无里。夜依然静得没有声息,我的困扰如影随形。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看报纸了,但柜子里那一摞报纸如同蛊毒,每次去母亲家都让我魂不守舍。这种感觉很痛苦,就像你暗恋着一个人,对方不知道,你又没办法说。但你每时每刻不在想念他,你强忍着思念,克制着自己,可只要看见他,你的情绪就会沦陷,完全不能自主,无法抽身而退。
  我一直问自己怎么办,我使劲在想,抛开阿里被烫这件事情,我因为看报纸而耽搁了什么呢?好像并没有。我在管孩子的时候仍然在做饭、洗衣服、操持家务,我过得和我身边这些女人没什么区别啊,我为什么不能看。这样一想,好像心里没那么难受。那就继续看吧,可母亲已经说得那么严厉了,我怎么敢“顶风作案”呢?我怎么能拿到报纸呢?如果被母亲看见,又将是一场怎么样的风暴!
  但我已经无法自拔,我趁母亲出去的间隙,从柜子里拿出几张报纸,卷成筒塞进女儿的被单里,等母亲进来的时候,我就告辞回家。回去还有天明呢,我也不能让他看见,比起生活,这些事情都是小事,如果为这些事情闹得生活鸡飞狗跳,这也不是我读书的初衷。
  我变得像个“贼”一样,在任何能躲开母亲,躲开天明的角落和时间段里,我都在“偷”着看报纸。我还得把报纸还回去,这又得费一番周折,有时候并不会那么顺利,所以有可能三五天甚至十天八天都没有报纸可看。这种感觉真的很糟糕,既提心吊胆,又满心渴望,既煎熬痛苦,又默默欢喜。我就像一条濒临干涸的鱼,在即将失去最后一口空气的时候落进水中,等缓过一口气时,心里的恐惧却是那么清晰。
  我总会在夜里醒来。在月亮最亮的那几个夜晚,看见远处的罗山,冷峻、清高地站着,俯视着脚下这些村庄,也俯视着醒来的我,目光清幽、冷漠。它似乎不满在它的王国有人窥探。而我对它,除了仰慕和向往再无其他。我已经抛弃了高干梁的山,我希望罗山可以接纳我,也接纳我游走的灵魂,让我的心安定下来,但是,我并不那么容易被罗山接纳,我仍然是孤独的。
  天明不在,母亲忙着操持她的羊,我忙里偷闲看着报纸。在两个孩子的哭闹声中,日子一天天过去。罗山终究没有起烟,但六月之初,风却慢慢少了下去,土黄也随之褪去,罗山清晰地显现出来,在瓦蓝的天空下横在大地上,偶尔会有几只苍鹰在天空盘旋,云彩也开始白起来。不起风,景色挺好。
  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当最后一张报纸还回去的时候,我顿觉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文字是一种媒介,连接着远方,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人有一些希望和寄托在心间游荡,至少觉得远方是可以想象和期待的。但这种媒介一旦消失,现实又是这样的单调和无趣,一切又开始了琐碎和忙乱。G
  (未完待续)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谢斌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参加了大会,捧回了这个沉甸甸的奖牌。如何化激励为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楷模”力量。近日,记者专访了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  记者:前不久,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闽宁镇成为宁夏唯一一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受到表彰,请
期刊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打了一场扫黑除恶的整体战、攻坚战、人民战争,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效。一批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得到依法严惩,沉冤多年的积案得以昭雪,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人
期刊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表彰大会上,宁夏35名先进个人和26个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其中,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这是对闽宁镇24年来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有力褒奖,更是闽宁镇6.6万生态移民的荣耀。这项荣誉让干部群众倍感骄傲、倍受鼓舞,同时也为宁夏各族群众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增添了强大动力。党员引领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习
期刊
5月24日,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银川举行,表彰嘉奖65个先进集体和139名先进个人,总结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进行部署。会前,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咸辉,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等接见了受表彰嘉奖的代表,与大家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  陈润儿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向受到表彰嘉奖的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先
期刊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是迎接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
期刊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西吉马铃薯种产业成为群众致富主导产业。(图片由西吉县委宣传部提供)  “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西吉县作为全区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是重任在肩、任重道远。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落细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凝心聚力、真
期刊
4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这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会议部署要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保持敢打硬仗、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
期刊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宁夏就建立了我们党的组织。红军长征和西征都曾转战宁夏,之后宁夏人民又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建设,为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宁夏的红色资源、红色密码、红色遗迹非常丰富,为我们更好学习党的历史提供
期刊
盐池县花马池镇黄花菜种植基地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聚焦政策性移民和自主迁徙移民,以人口规模800人以上的大型移民安置区为重点,围绕解决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
期刊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巡视的工作定位、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的深刻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政治巡视和政治监督,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政治巡视和政治监督,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