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论著作,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它以指导学生学习为宗旨,对学生如何才能“善学”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它强调善学之人应善读、善思、善问、善做。认真咀嚼其精言要义,对于当代的学习者来说,仍有精辟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记;善学之策;当代价值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学习经验。《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那要如何才能避免徒劳无功,成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善学”之人呢?《学记》在继承先哲们有关学习的要求和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它强调学习之人不能盲目乱撞,而应抓住学习的精髓——即善读、善思、善问、善做之策,切实领悟这四点善学之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终生的实践价值。
一、“善读”之“策”
善读,即读书得法,善于读书。古人常云:开卷有益。因为“人不学,不知道。”[1]只有多读、多学,才能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然而多读并不表示善读。《学记》:“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几句话明确指出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应当极力避免的误区,而只有能很好的处理这四种误区,并合理的把握好读书的“度”才能成为善读之人。
(一)善读应博约得当
1.博,即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当所学。”(《朱子语类辑略》)宋代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子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博是学业发展、智力开发的基础。但求博不是盲目求多。《学记》所提的“或失则多”,就是要提醒学者切忌盲目贪多,“贪多嚼不烂”。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若学习内容过于庞杂,就难以得到系统的知识。
2.约,即简要,相对于博而言就是要有专攻方向的意思,学贵专精。荀子由“鼯鼠五技而穷” 的故事,总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耳聪……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就是说,学习必须有专精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知识,形成一技之长。[2]但是约并不是寡,《学记》提醒学者“或失则寡”,读书不应该狭隘寡闻,仅盯着几本课本,则认知面会越来越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逐渐狭隘,思维不开阔,不能融会贯通,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3.善读者应博而不多,约而不寡,博约结合。孔子博学,六艺无所不能,但他钻研的重点始终是在以“礼”为核心的仁学,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约要合理结合,关键在选择,苏轼曾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朱子语类•引裘夫诗话》对学生们来说,主要精力应攻读教科书,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选择的扩展阅读范围,以充实知识、拓展思维。
(二)善读贵在持之以恒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学记》中劝诫学者避免两种不当的学习态度。
1.“或失则易”,即读书轻率勇为。有些学生倚仗自己的小聪明,寄希望于侥幸、迅速的获得成功,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如由于缺乏对学习一本书的艰巨性的先见之明,在粗略了解了书本的大概内容之后,便开始企图探究其中一些深层的精髓。这样做无异于“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只会像故事中的农民那样即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损失惨重。
2.“或失则止”,即读书畏难而止,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思上进。孔子经常勉励其弟子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当冉求向孔子提出“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立即批评冉求,指出他所以中途停止,并非由于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恒心,自动停止前进的。[3]
3.善读者应持之以恒,不能轻率勇为、见异思迁,更不能畏难而止,不思上进。孟子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也就是说,读书就好比挖井,必须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见效。如果挖井挖下几丈不见水就心灰意冷地放弃,那就只能是一口废井,而挖井人也只能坐等渴死。或者说见不到水接二连三的换地方挖,那结果也只会和前者一样。“学则进,废则退”,知识的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学业便能水到渠成。
读书既要有博约相济的涉猎,又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具备了这两者,才能称之为善读。善学之人皆善读,只有善读才能“得其门而入”,才可能在知识宝库中游刃有余,从而真正领悟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成长为“善学”之人。
二、“善思”之“策”
《学记》中提到“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些虽然是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对学生“思”的重视。此外,在“考校”制度中,“大成”的一个鉴定标准便是“知类通达”,即要求学生认识事物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善于思考。那如何才能“善思”?
(一)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学者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得不到真知;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很危险。孟子也曾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朱熹也主张学习时要将“读”与“思”结合起来,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朱文公文集》)[4]由以上可见,古代有学之士都重视学和思的结合,强调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才会有收获。
(二)比物丑类,精思、善思
《学记》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偏废学思,而且强调要精思、善思。《学记》中“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明确指出做学问的人,要精于思考,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即举一反三。为了更明确的表达这层意思,《学记》还举出例子:“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也就是说,鼓并不等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并不等同于五色,但若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并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会发生好的功能;教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这一系列的例证,旨在强调学者在学习中善于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全面调动所学所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此猎取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学生必须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训练自己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去类推、联想,由此及彼,从而获得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其他知识,以此达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将知识进行简单的层叠累积,而应该进行“精加工”,即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融会贯通,积极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如此,“1+1”自然就会有大于2的效果。如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通过对一类题材的典型课文的分析、学习,习得研究这类题材文章的知识和能力,综合思索,找出规律,而后主动找类似或同类题材的文章,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文章并解决阅读时碰到的疑问。长此以往,多加练习,自然能养成善于用脑、积极联想的习惯,提升自己“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
三、“善问”之“策”
陆九渊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集》)。如果读书学习时能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易•乾》),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也就逐步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了。但是切忌是胡问、乱问。敢问并“善问”才能学有所成。如何才能“善问”?正如《学记》中明确指出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一)攻坚木——抓关键问题
善问者,应避免浅、泛、乱的问题,要能发现坚木,即关键问题。“当疑者不疑,不当疑者有疑”。许多同学在提问的内容上把握不好,或泛而空,抓不住问题的重点泛泛而问,没有思考价值;或乱而难,问题没有系统性而且又超出自己能理解的范围;或浅而杂,仅就表面的问题东一问西一问。善问者,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出关键的问题,能拨开混淆视听的杂草,直攻坚木,真正做到见微知著。
(二)后节目——由易到难
善问者,应懂得由易到难、循阶而上。《学记》中进一步系统论述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考虑一个疑问时,应围绕核心对疑点进行系统的设计,由易到难一步步自己查证或向别人求证,逐步理解吸收。正如清朝焦循“撞钟”过程的描述:“如始撞钟一声悠长,未遂尽,待重撞一声,此声合前未尽之声,极成其盛而后尽之。”[5]
(三)及其久——真积力久则入
善问者,应对于解决问题保持有耐心和恒心,“及其久也,相说以解”。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就可以得到答案。“真积力久则入”。(《荀子•劝学》)有些较深的疑问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和酝酿,才能豁然开朗。对于疑点,必须较真,绝对不能含糊,不能停留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状态。朱熹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翻,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朱子读书法》)
“问”是知识和智慧的起源。如果只是博览求精,却就所学提不出任何质疑,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知识库”,不能创造实际价值。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提问,无疑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要素。“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善疑、善问确是学生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发展现有知识并开拓创新的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四、“善做”之“策”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他曾论述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荀子也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孺效》)他们都精辟的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与应用,学而能行,才算是真正的学习。那如何做才能称之为“善做”呢?
(一)把握时间,课内外相结合
善做之人懂得把握时机,进行训练。正如《学记》所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和训练。“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里说明乐(弦)、《诗》、礼的正课学习,必须有操缦、博依、杂服这些课外练习的配合。积极利用课外时间,一方面训练正业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另一方面将课内所学付诸于实践,多做多用,才能更有效的将书本上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课外作业是课内学习的准备,又是课内学习的“温故”和延伸。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记》中强调:“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认真剖析不难发现,这里其实讲的是一种从基础做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做事的过程。如南宋应镛所说“善冶之家,其子弟父兄陶金铁,使之糅合以补冶破器,故子弟能学为补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余角挠屈,调和成弓,故弟子观父兄世业,学取抑条和软挠之成箕也。马子始学驾车之时,系在车后而行,使日日见车行,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冶矿难精,裘软易补;良弓难调,箕曲易制;车重难驾,马反则易驯。皆自易而至于难,自粗而至于精,习之有渐而不可骤进。”[6]学习不能越级,“不躐等”,只有先通过不断的基本练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尝试更繁琐、更有深度的事情,这是先哲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的终身事业。学生只有摆脱被动学习的机器,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完成这一转变,除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法和技巧也相当重要。而《学记》通过其精辟的论述,对于学生如何才能成为能用科学方法吸取知识、勤于思考、善于质疑问难、能学以致用的“善学”之人作出了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任敢:学记译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4-25.
[2]甘英:为学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1.
[3]于云才:学习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84.
[4]于鸣镝 那春光:读书治学十二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7.
[5]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1.
[6]王玮光:礼记•学记学习方法的当今接受[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22).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关键词:学记;善学之策;当代价值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学习经验。《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那要如何才能避免徒劳无功,成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善学”之人呢?《学记》在继承先哲们有关学习的要求和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它强调学习之人不能盲目乱撞,而应抓住学习的精髓——即善读、善思、善问、善做之策,切实领悟这四点善学之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终生的实践价值。
一、“善读”之“策”
善读,即读书得法,善于读书。古人常云:开卷有益。因为“人不学,不知道。”[1]只有多读、多学,才能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然而多读并不表示善读。《学记》:“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几句话明确指出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应当极力避免的误区,而只有能很好的处理这四种误区,并合理的把握好读书的“度”才能成为善读之人。
(一)善读应博约得当
1.博,即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当所学。”(《朱子语类辑略》)宋代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子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博是学业发展、智力开发的基础。但求博不是盲目求多。《学记》所提的“或失则多”,就是要提醒学者切忌盲目贪多,“贪多嚼不烂”。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若学习内容过于庞杂,就难以得到系统的知识。
2.约,即简要,相对于博而言就是要有专攻方向的意思,学贵专精。荀子由“鼯鼠五技而穷” 的故事,总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耳聪……故君子结于一也。”(《劝学》)就是说,学习必须有专精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知识,形成一技之长。[2]但是约并不是寡,《学记》提醒学者“或失则寡”,读书不应该狭隘寡闻,仅盯着几本课本,则认知面会越来越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逐渐狭隘,思维不开阔,不能融会贯通,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3.善读者应博而不多,约而不寡,博约结合。孔子博学,六艺无所不能,但他钻研的重点始终是在以“礼”为核心的仁学,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约要合理结合,关键在选择,苏轼曾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朱子语类•引裘夫诗话》对学生们来说,主要精力应攻读教科书,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选择的扩展阅读范围,以充实知识、拓展思维。
(二)善读贵在持之以恒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学记》中劝诫学者避免两种不当的学习态度。
1.“或失则易”,即读书轻率勇为。有些学生倚仗自己的小聪明,寄希望于侥幸、迅速的获得成功,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如由于缺乏对学习一本书的艰巨性的先见之明,在粗略了解了书本的大概内容之后,便开始企图探究其中一些深层的精髓。这样做无异于“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只会像故事中的农民那样即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损失惨重。
2.“或失则止”,即读书畏难而止,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思上进。孔子经常勉励其弟子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当冉求向孔子提出“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立即批评冉求,指出他所以中途停止,并非由于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恒心,自动停止前进的。[3]
3.善读者应持之以恒,不能轻率勇为、见异思迁,更不能畏难而止,不思上进。孟子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也就是说,读书就好比挖井,必须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见效。如果挖井挖下几丈不见水就心灰意冷地放弃,那就只能是一口废井,而挖井人也只能坐等渴死。或者说见不到水接二连三的换地方挖,那结果也只会和前者一样。“学则进,废则退”,知识的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学业便能水到渠成。
读书既要有博约相济的涉猎,又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具备了这两者,才能称之为善读。善学之人皆善读,只有善读才能“得其门而入”,才可能在知识宝库中游刃有余,从而真正领悟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成长为“善学”之人。
二、“善思”之“策”
《学记》中提到“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些虽然是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对学生“思”的重视。此外,在“考校”制度中,“大成”的一个鉴定标准便是“知类通达”,即要求学生认识事物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善于思考。那如何才能“善思”?
(一)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学者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得不到真知;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很危险。孟子也曾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朱熹也主张学习时要将“读”与“思”结合起来,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朱文公文集》)[4]由以上可见,古代有学之士都重视学和思的结合,强调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才会有收获。
(二)比物丑类,精思、善思
《学记》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偏废学思,而且强调要精思、善思。《学记》中“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明确指出做学问的人,要精于思考,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即举一反三。为了更明确的表达这层意思,《学记》还举出例子:“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也就是说,鼓并不等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并不等同于五色,但若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并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会发生好的功能;教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这一系列的例证,旨在强调学者在学习中善于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全面调动所学所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此猎取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学生必须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训练自己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去类推、联想,由此及彼,从而获得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其他知识,以此达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将知识进行简单的层叠累积,而应该进行“精加工”,即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融会贯通,积极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如此,“1+1”自然就会有大于2的效果。如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通过对一类题材的典型课文的分析、学习,习得研究这类题材文章的知识和能力,综合思索,找出规律,而后主动找类似或同类题材的文章,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文章并解决阅读时碰到的疑问。长此以往,多加练习,自然能养成善于用脑、积极联想的习惯,提升自己“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
三、“善问”之“策”
陆九渊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集》)。如果读书学习时能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易•乾》),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也就逐步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了。但是切忌是胡问、乱问。敢问并“善问”才能学有所成。如何才能“善问”?正如《学记》中明确指出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一)攻坚木——抓关键问题
善问者,应避免浅、泛、乱的问题,要能发现坚木,即关键问题。“当疑者不疑,不当疑者有疑”。许多同学在提问的内容上把握不好,或泛而空,抓不住问题的重点泛泛而问,没有思考价值;或乱而难,问题没有系统性而且又超出自己能理解的范围;或浅而杂,仅就表面的问题东一问西一问。善问者,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出关键的问题,能拨开混淆视听的杂草,直攻坚木,真正做到见微知著。
(二)后节目——由易到难
善问者,应懂得由易到难、循阶而上。《学记》中进一步系统论述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考虑一个疑问时,应围绕核心对疑点进行系统的设计,由易到难一步步自己查证或向别人求证,逐步理解吸收。正如清朝焦循“撞钟”过程的描述:“如始撞钟一声悠长,未遂尽,待重撞一声,此声合前未尽之声,极成其盛而后尽之。”[5]
(三)及其久——真积力久则入
善问者,应对于解决问题保持有耐心和恒心,“及其久也,相说以解”。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就可以得到答案。“真积力久则入”。(《荀子•劝学》)有些较深的疑问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和酝酿,才能豁然开朗。对于疑点,必须较真,绝对不能含糊,不能停留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状态。朱熹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翻,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朱子读书法》)
“问”是知识和智慧的起源。如果只是博览求精,却就所学提不出任何质疑,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知识库”,不能创造实际价值。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提问,无疑是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要素。“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善疑、善问确是学生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发展现有知识并开拓创新的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四、“善做”之“策”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他曾论述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荀子也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孺效》)他们都精辟的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与应用,学而能行,才算是真正的学习。那如何做才能称之为“善做”呢?
(一)把握时间,课内外相结合
善做之人懂得把握时机,进行训练。正如《学记》所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和训练。“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里说明乐(弦)、《诗》、礼的正课学习,必须有操缦、博依、杂服这些课外练习的配合。积极利用课外时间,一方面训练正业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另一方面将课内所学付诸于实践,多做多用,才能更有效的将书本上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课外作业是课内学习的准备,又是课内学习的“温故”和延伸。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记》中强调:“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认真剖析不难发现,这里其实讲的是一种从基础做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做事的过程。如南宋应镛所说“善冶之家,其子弟父兄陶金铁,使之糅合以补冶破器,故子弟能学为补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余角挠屈,调和成弓,故弟子观父兄世业,学取抑条和软挠之成箕也。马子始学驾车之时,系在车后而行,使日日见车行,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冶矿难精,裘软易补;良弓难调,箕曲易制;车重难驾,马反则易驯。皆自易而至于难,自粗而至于精,习之有渐而不可骤进。”[6]学习不能越级,“不躐等”,只有先通过不断的基本练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尝试更繁琐、更有深度的事情,这是先哲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的终身事业。学生只有摆脱被动学习的机器,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完成这一转变,除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法和技巧也相当重要。而《学记》通过其精辟的论述,对于学生如何才能成为能用科学方法吸取知识、勤于思考、善于质疑问难、能学以致用的“善学”之人作出了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任敢:学记译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4-25.
[2]甘英:为学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1.
[3]于云才:学习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84.
[4]于鸣镝 那春光:读书治学十二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7.
[5]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1.
[6]王玮光:礼记•学记学习方法的当今接受[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22).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