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形体结构往往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得以体现。本文将从古汉字中挖掘我国古代先民的死亡称谓、丧葬方式及丧葬习俗等丧葬文化。
【关键词】:汉字 死亡 丧葬 文化
生老病死是万物之常规。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符号,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窥探出古代社会的种种文化。作为一种民俗现象,丧葬习俗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
一、古人的丧葬观念与丧葬方式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说:“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段注》中解释为:“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人。”先民认为死是生命完尽,魂魄脱离形体而去。由此可看出古人灵魂不灭的观念。然而在灵魂观念产生之前,我国先民经历过食尸与弃尸阶段。
1.人腹葬——食尸
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先民只能被动地采摘捕猎为生,出于生存的需要,吞食死者的尸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饥饿状况。这一方式可以称为人腹葬,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说:“歺,列骨之残也。”这种剔置人肉的行为是为食用而准备的,且这种方式在上古文献中有所记载,如《墨子·节葬》有言:“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
2.野葬——弃尸
古人经历过弃尸这一阶段,即把尸体简单包裹之后扔到草莽沟壑之中。如“葬”字,《说文》:“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其中“茻”为草丛,“死”为尸体,“一”表示包裹或垫着尸体的草席,就是说,用草席包裹尸体之后扔在草丛中,形象地反映了远古的丧葬习俗。《易·系辞传》中提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即把包裹的尸体扔到野外后,既不堆土也不种树来作标记。
这一丧葬方式也体现在“吊”字中。“吊”的异体字为弔,《说文》解释为“故人持弓会殴禽也。”其字形像人手持弓箭,这是古人将尸体扔到野外并守护尸体的形象。持弓守尸受灵魂观念影响,认为寄托灵魂的肉体被禽兽撕咬,其灵魂就会发怒,从而降灾于活着的人,尤其是亲属。然而,虽然持弓守尸可使尸体免于禽兽伤害,但风吹日晒仍会较快的损伤尸体,因而产生了土葬这一丧葬方式。
3.土葬——埋尸
我国古人除灵魂观念之外还“事死如事生”,人们像对待生一样赋予死以繁缛的礼节。此外,受农耕观念影响,古人信奉入土为安,土葬方式应运而生。土葬是我国丧葬文化中最重要和延袭时间最长的一种丧葬方式。人死后一般先停尸待丧,在此期间通知亲戚吊唁,经过饭琀、殓、殡等程序才会埋葬。
饭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等物,放入米贝等称为饭,放入珠玉等称为琀。置于死者口中的饭琀因其阶级地位的不同,在品种和数量上也会加以区分。饭琀的作用主要是为死者祈福与尽孝道,希望死者在另一个国度里衣食无忧。
殓。在吊唁完畢之后,就要进行入殓仪式。《玉篇·歹部》中提到,“殓,殡殓也,入棺也”,即将尸体置于棺椁之中。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一般是死后第二天举行。“大殓”是指收尸入棺,通常在小殓后的第二天进行。入殓前后,要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殡。尸体入殓后至下葬前要停放一段时间,称为“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从歺,从宾,宾亦声。夏后殡于阼阶,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宾阶,”即亲人去世之后,停柩西阶像对待宾客一样对待他(古代礼制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在我国古代,按等级区分殡的时间,如周代一般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庶人逾月而葬。
棺椁。最初土葬时,是将尸体直接放入土坑中后掩埋,而后发展为先将尸体盛放于棺木之中而后埋葬。棺椁在古代是两种不同的装尸体的器具。《说文解字》:“棺,关也,所以掩尸。”《段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由此可知,古代的棺有多层,内棺曰棺,外棺曰椁。棺椁是用来装尸体的,但只有未装尸体的才称棺椁,装有尸体时就称为柩。
坟墓。现在我们把埋葬尸体的地方统称为坟墓,而古代坟和墓是不同的。“坟”、“墓”二字中的义符“土”集中反映了土葬的特点。最初的墓是与地面平的,为了便于祭祀,便堆土为坟作为标记。“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礼记·檀弓》)即在墓穴上堆起大土堆叫做坟,没有堆起土堆的叫做墓,故有“墓而不坟”的说法。
除以上三种丧葬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丧葬方式,如火葬、天葬等。
二、古文中的死亡称谓
古人一般将死亡称为“死”、“丧”、“亡”,又根据死者的等级地位、死亡年龄及死亡方式不同,给予其不同的称谓。
首先,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死亡称谓也显示出一定的等级性。如“崩”、“殂”、“薨”、“卒”分别指帝王之死、诸侯国君之死、大夫之死。《礼记·曲礼下》明确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以上称谓反映了古代丧葬文化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次,根据亡者年龄,因年龄不同,其称谓也不同。如“殇”、“夭”、“寿”、“老”等,分别指不成年而死、少壮而死、老死。同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殇”又分为下殇、中殇、长殇。
最后,根据死亡的方式来分,又可分为“殣”、“缢”、“殉”等。殣,指人因饥饿而死;缢,从糸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指吊死;殉,指以人或物随葬或为某种目的而死,殉葬也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根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因此丧葬时坚持“事死如生”的原则,丧葬作为人生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得到储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正解[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刘勇.《说文解字》土部的文化说解[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郑英南.《说文解字·土部》字研究[D].延边大学:延边大学,2013
【关键词】:汉字 死亡 丧葬 文化
生老病死是万物之常规。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符号,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窥探出古代社会的种种文化。作为一种民俗现象,丧葬习俗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
一、古人的丧葬观念与丧葬方式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说:“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段注》中解释为:“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人。”先民认为死是生命完尽,魂魄脱离形体而去。由此可看出古人灵魂不灭的观念。然而在灵魂观念产生之前,我国先民经历过食尸与弃尸阶段。
1.人腹葬——食尸
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先民只能被动地采摘捕猎为生,出于生存的需要,吞食死者的尸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饥饿状况。这一方式可以称为人腹葬,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说:“歺,列骨之残也。”这种剔置人肉的行为是为食用而准备的,且这种方式在上古文献中有所记载,如《墨子·节葬》有言:“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
2.野葬——弃尸
古人经历过弃尸这一阶段,即把尸体简单包裹之后扔到草莽沟壑之中。如“葬”字,《说文》:“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其中“茻”为草丛,“死”为尸体,“一”表示包裹或垫着尸体的草席,就是说,用草席包裹尸体之后扔在草丛中,形象地反映了远古的丧葬习俗。《易·系辞传》中提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即把包裹的尸体扔到野外后,既不堆土也不种树来作标记。
这一丧葬方式也体现在“吊”字中。“吊”的异体字为弔,《说文》解释为“故人持弓会殴禽也。”其字形像人手持弓箭,这是古人将尸体扔到野外并守护尸体的形象。持弓守尸受灵魂观念影响,认为寄托灵魂的肉体被禽兽撕咬,其灵魂就会发怒,从而降灾于活着的人,尤其是亲属。然而,虽然持弓守尸可使尸体免于禽兽伤害,但风吹日晒仍会较快的损伤尸体,因而产生了土葬这一丧葬方式。
3.土葬——埋尸
我国古人除灵魂观念之外还“事死如事生”,人们像对待生一样赋予死以繁缛的礼节。此外,受农耕观念影响,古人信奉入土为安,土葬方式应运而生。土葬是我国丧葬文化中最重要和延袭时间最长的一种丧葬方式。人死后一般先停尸待丧,在此期间通知亲戚吊唁,经过饭琀、殓、殡等程序才会埋葬。
饭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等物,放入米贝等称为饭,放入珠玉等称为琀。置于死者口中的饭琀因其阶级地位的不同,在品种和数量上也会加以区分。饭琀的作用主要是为死者祈福与尽孝道,希望死者在另一个国度里衣食无忧。
殓。在吊唁完畢之后,就要进行入殓仪式。《玉篇·歹部》中提到,“殓,殡殓也,入棺也”,即将尸体置于棺椁之中。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一般是死后第二天举行。“大殓”是指收尸入棺,通常在小殓后的第二天进行。入殓前后,要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殡。尸体入殓后至下葬前要停放一段时间,称为“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从歺,从宾,宾亦声。夏后殡于阼阶,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宾阶,”即亲人去世之后,停柩西阶像对待宾客一样对待他(古代礼制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在我国古代,按等级区分殡的时间,如周代一般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庶人逾月而葬。
棺椁。最初土葬时,是将尸体直接放入土坑中后掩埋,而后发展为先将尸体盛放于棺木之中而后埋葬。棺椁在古代是两种不同的装尸体的器具。《说文解字》:“棺,关也,所以掩尸。”《段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由此可知,古代的棺有多层,内棺曰棺,外棺曰椁。棺椁是用来装尸体的,但只有未装尸体的才称棺椁,装有尸体时就称为柩。
坟墓。现在我们把埋葬尸体的地方统称为坟墓,而古代坟和墓是不同的。“坟”、“墓”二字中的义符“土”集中反映了土葬的特点。最初的墓是与地面平的,为了便于祭祀,便堆土为坟作为标记。“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礼记·檀弓》)即在墓穴上堆起大土堆叫做坟,没有堆起土堆的叫做墓,故有“墓而不坟”的说法。
除以上三种丧葬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丧葬方式,如火葬、天葬等。
二、古文中的死亡称谓
古人一般将死亡称为“死”、“丧”、“亡”,又根据死者的等级地位、死亡年龄及死亡方式不同,给予其不同的称谓。
首先,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死亡称谓也显示出一定的等级性。如“崩”、“殂”、“薨”、“卒”分别指帝王之死、诸侯国君之死、大夫之死。《礼记·曲礼下》明确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以上称谓反映了古代丧葬文化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次,根据亡者年龄,因年龄不同,其称谓也不同。如“殇”、“夭”、“寿”、“老”等,分别指不成年而死、少壮而死、老死。同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殇”又分为下殇、中殇、长殇。
最后,根据死亡的方式来分,又可分为“殣”、“缢”、“殉”等。殣,指人因饥饿而死;缢,从糸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指吊死;殉,指以人或物随葬或为某种目的而死,殉葬也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根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因此丧葬时坚持“事死如生”的原则,丧葬作为人生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得到储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正解[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刘勇.《说文解字》土部的文化说解[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郑英南.《说文解字·土部》字研究[D].延边大学:延边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