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天成照顽石,红楼倚梦醉硕仙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出现了无数蔚为壮观的艺术奇观,各种艺术形式不胜枚举。古人云“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道”与“器”的区别往往取决于一件艺术作品是否超越了形体样貌并富于精神文化内涵。诞生于宜兴的紫砂壶经过一代代紫砂艺人默默耕耘与不懈努力,紫砂壶早已超越了粗陶茶器的范畴,不再是单纯的器,更可行道。
  紫砂“小硕仙壶”(见图1)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集人文韵味、情感心态于一体。通过全手工的匠心设计与制作,使之流露出基于自然朴素本质的艺术美感,它富于最纯粹的艺术构思,同时更不失文化意境,简约而不简单。现具体谈一谈这把“小硕仙壶”的创作过程和感悟,以期共勉。
  紫砂壶历来便作为文化情感的载体而携带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这些内容经过进一步的提炼则可以作为一把壶的题材。“小硕仙壶”题材源于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题自画石》,诗云,“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该诗以拟人手法,将一颗顽石的生命历程予以人格化诠释,充满了灵气。曹雪芹所著巨作《红楼梦》亦称《石头记》,讲述的便是一块通灵宝玉幻化成人的种种故事,将封建社会的世间百态描绘得入木三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硕仙壶”的创作灵感便来自一日深夜于书房读到曹雪芹的《题自画石》,当下百感交集,遂临时取一支竹筷、一根牙签和一块卵石,在没有运用其它制作工具的情况下,全手工创作了这把紫砂壶。整壶将泥料的天然本质和其吸收的天地灵气充分表露了出来,与诗文意境相得益彰、完美契合。
  “小硕仙壶”整体上浑然天成,自然韵味明显,是典型的花货器型;同时,它的造型特征更是流露出供春遗韵,浸润着深沉的岁月气息。整器造型以全手工捏制而成,壶形小巧而不失大方、古朴;壶身呈柱状,短流、圈把前呼后应;薄盖内嵌壶口,严丝合缝;壶钮似一颗落入凡间的顽石,精准地置于盖顶中央,大有中流砥柱、画龙点睛之势。
  “小硕仙壶”完全依托紫砂泥的本质,用最寻常之物手制而成,可谓一气呵成。它的创作起源和过程与现存最古老的紫砂壶——“供春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小硕仙壶”而言,整把壶无论是壶身主体还是流、把、盖等细节,均参照自然中石块不规则、不对称的风格,有别样的艺术美感。更巧妙地以卵石在护体表面胎体上挤压出深浅不一的石质纹路,呈现出粗而不糙的质地,将顽石气质展露无遗,亦是对曹雪芹诗最写实生动的描绘。
  紫砂花货的创作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小硕仙壶”的创作注重基于现实的艺术优化和人文思想提炼。该壶造型朴拙与优雅并存,壶胎表面用牙签刻字,别具创意又不失美感;壶身刻曹雪芹《题自画石》全诗,直达主题,壶底刻“无材可去补苍天,不枉红尘走一回”,给人以无限的能量,这不仅是对传统经典文学艺术的再诠释,也充分展现出壶艺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令人生出许多感触。
  浑然天成照顽石,红楼倚梦醉硕仙。笔者通过创作“小硕仙壶”,深刻领悟到紫砂壶艺作为一门手工艺的独特,紫砂壶造型风格各异,千变万化而不离其宗,其精神内涵更是经久不衰,值得每一个制壶艺人用心对待。
其他文献
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成就了艺术。确然,生活在一个宽广的世界中,种种历史文化、人文情怀都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所在。紫砂艺术自其发展伊始,历尽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提升、潮流导向的转变,却自始至终为世人所青睐。其中,最大的缘由便是紫砂艺术总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在现实中寻求创新的灵感。一把紫砂壶的诞生总是可以探究其内涵和情怀,不论是寄情于自然山水,抑或是抒发满腔爱国情怀,紫砂泥在灼灼的火焰中饱含深情。紫砂
期刊
江南初夏烟雨苍茫,每到这时节,宜兴南山的万亩竹林风姿婆娑、随波摇曳。对于随处用心的紫砂创作者而言,竹自然成了一种无尽的向往,一种创作素材。匠人融情于景,选用上等泥料,辅以巧思精工,“竹林七贤组壶”(见图1)便由此诞生了。以外在的强劲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表明竹和壶“佳偶天成”,又用作品内在的精、气、神、韵,深情诉说魏晋的人文故事,寻找一种悠远的情怀。  1 “竹林七贤组壶”的造型  一抔土、一张
期刊
摘 要 “卧虎提梁壶”充分借鉴了传统虎文化,外观形态上很好显示出赫赫虎威;内在气质也不俗,酝酿出了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气韵生动,溢于器表。  关键词 卧虎提梁壶;祥瑞题材; 造型;生动气韵  自然界中的虎是传统文化中一种吉祥的象征,也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创作题材。这把“卧虎提梁壶”(见图1)在造型设计中融入了传统文化中的虎形象,展现出威风凛凛、豪迈雄健的虎威,吉祥的寓意溢于器表,呈现出某种
期刊
摘 要 中国人性格像茶壶,心中装载着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和睦友好。紫砂壶蕴含着和谐与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准绳,这与中国人的性格极为契合。本文以“和谐壶”为例,探析其所蕴含的中国人的中庸性格。  关键词 和谐壶;紫砂;性格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清代茶人陈鸣远
期刊
摘 要 在紫砂壶的艺术世界里,壶与人一起经历人生风雨,一起体会世态炎凉,一起体验生命磅礴。一把历经岁月洗礼的紫砂壶,能够让人懂得静观、学会沉思,从而彻悟生命的智慧: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本文拟探析“大漠知秋套壶”的独特寓意。  关键词 大漠知秋套壶;紫砂;寓意  宜兴紫砂壶历经数百年发展,形制上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既是历代艺人师法造化所得,又汲取了其它种类陶器的艺术特点,经长期的艰苦实践
期刊
紫砂艺术薪火相传至今,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品位与精湛的工艺技法而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在我国工艺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紫砂壶的发展与历代制壶艺人的不懈创新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与自然以及生活对话,发掘素材和灵感,向世人展示不朽的紫砂文化,深受大众认可。  紫砂壶广义上的艺术形象既包含了器物具体的外在特征,同时也涉及其内在的精神寄托。可以说,内外兼修、形神俱佳,既是衡量一把壶优秀与否的标准,也是制壶艺人潜心追
期刊
紫砂壶是时代发展的艺术产物,并通过历代壶人与文人的共同努力,使之富于情感,集聚人文现象。艺人通过变化丰富的造型、寓意深刻的书画镌刻等,表达对精神世界的直观追求,以及对时代元素的独特倾诉,使紫砂艺术升华为一门内涵丰满的紫砂文化,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笔者设计制作的紫砂“保钓壶”(见图1)以民族情感为基调,以时代元素作背景。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世界华人保钓联盟成员,本人鉴于日
期刊
宜兴紫砂壶自北宋以来,一直深受世人的钟爱,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诗、书、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或在作品中融入自然元素,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较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审美心理,成为了举世公认的陶瓷艺术瑰宝。  紫砂壶的创作讲究内外兼修、形神俱佳,尤其是随着壶艺人品味的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视,具体而言,便是其体现和运用各种文化元素。自古以来,包括时大彬、陈鸣远、陈鸿寿、顾景舟等在内的众多
期刊
紫砂壶中国特有,是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陶工艺品。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更在当代达到了紫砂史上绝无仅有的空前繁盛,名人辈出,佳作频现,工艺及造型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在紫砂壶的漫长发展史上,它的卓越功能一直深受世人好评,用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隔夜不馊,真正将饮茶的功效和趣味体现了出来,即使在以茶为“国饮”的中国,紫砂壶亦是当之无愧的饮茶圣器。因
期刊
紫砂银河,群星璀璨。在紫砂艺术几百年的发展史上,一代代紫砂艺人前赴后继,奉献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赋予了紫砂无限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细数从明至今历代紫砂艺人,有名者层出不穷,默默无闻者更是不计其数;正是他们的努力推动了紫砂事业的发展。  清代是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名手不绝如缕。如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等,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也是紫砂艺术的一座座丰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