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基础,精讲精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95990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地理备考的冲刺阶段,有的学生仍存在审题不细致、知识储备零散化、书写表达不规范等问题。我们应通过回归基础,保障基础题与中等难度题的得分。并有针对性地限时训练,精讲精练,尽最大可能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关键词:高考冲刺阶段 回归基础 精讲精练
  高考冲刺阶段,到底怎么复习才能更为高效呢?学生存在的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呢?下面是笔者的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在模拟考试、平时测验、练习中的答题进行分析,学生在冲刺阶段还存在如下问题。
  1.审题不细致
  文综考试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对题干的信息往往一扫而过,这种快速的阅读导致了审题不细致,对材料、题干等信息提取不到位,错失关键得分点。审题不细成为学生失分最为关键的原因。
  2.忽略区域认知
  学生答题注重综合性,用地理原理与过程的一般规律去分析问题,忽略区域特征,出现了“答题模板”现象,这是当前全国卷考试中学生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2016年全国1卷37题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学生忽略了对该区域的定位与认知,只是根据一般规律推导出当地是温带季风气候然后回答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3.知识储备零散化
  地理知识与原理零散、不系统不全面,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思维过程较为混乱,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逻辑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答题不全面。
  4.思维定势的干扰
  现学现用是目前高考题的主要特点。学生在长期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成为解决这类型题的主要思维障碍。以2017全国1卷37题为例,学生的思维定势告诉他:阳坡、海拔较低处光热资源更为丰富,植物多样性都应该更为丰富……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就很难看懂文字内容要表达的新原理与新规律。
  5.书写表达不规范
  语言表达要么是太笼统,逻辑关系不清晰;要么就是太繁杂,描述不专业,抓不到重点;甚至有时候明明理解了,可就是无法用地理语言写出来……这是目前阶段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最为普遍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备考策略
  (一)回归基础
  1.为何回归?
  一套高考题一定是由基础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等构成的,其中以基础题与中等难度题居多.考察的知识原理大部分来自我们教材和考纲要求的必备知识与原理,或在相对简单的材料信息中提取,此类题目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题型,也是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拿到分的题,保证这部分题的得分至关重要。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这部分题是希望;对于基础较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部分题是高考致胜的基础,是生命线。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与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原理,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切忌在冲刺阶段一味求难求新。纵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基础与中等难度题占的分值是不少的。如2017年的全国1卷36题共22分,以剑麻农场为载体来考察相关区位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等,这道题考察就是较为基础的必备知识,难度较小,得分相对容易.对于这样类型的题,我们务必要争取多拿分,拿高分。
  2.如何回归?
  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查漏补缺,是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构不同层级的思维导图,由面到点,层层铺开,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级的思维导图来自查,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
  二是通过经典试题尤其是高考真题的训练,引导学生检查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欠缺,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是重视对模拟考的数据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薄弱点。
  (二)巩固提升
  针对前文出现的典型问题,我们在回归基础之后,应进一步加强地理学科的限时训练与及时反馈,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课堂时间
  精选一道综合题或两到三道选择题,限时完成,然后通过口头表达和实物投影的方式(主要针对综合题)呈现出学生答案与思路。让学生参与分析评价打分,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与规范表达。从而达到规范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步骤、规范呈现形式的目的。
  2.设置专门的地理训练时间
  精选一套完整的试题,限时40-50分钟内完成。教师认真批改,及时反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针对不同学生在限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面批,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缺漏,理清思路,规范表达。这种个性化的面批在冲刺阶段作用是巨大的。一方面让学生获得巨大的精神支持,明白在最艰难、最迷茫的时期,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奋斗,从而激发其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稳定心态,增强自信。另一方面,一对一的面批,更有针对性,更为细致,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课堂上的广而告之所无法比拟的。只是这种训练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与精力。
  3.利用模拟考试的机会
  通过各次模拟考的数据分析,对学生整体上存在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微专题,并设置专门针对薄弱环节的专项练习。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鉴别出学生目前的层次,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輔导与要求。如:地理成绩一直处于后进生行列的学生,我们要着重补基础,对类似于2017全国1卷37题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题,可以不做要求,要指导他们向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要分;对地理成绩一直稳定且位于前列的学生,则在保基础的前提下,应该适当练习一些难题、新题等。
  (三)精选试题
  1.高考真题是最好的练习题
  通过对近六年的全国高考题的研究,我们发现高考题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其考察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是稳定的。高考真题在命题角度、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和精心设计,是最好的检验题目。每次做真题,都是一次挖掘知识点缺漏的好机会,同时高考真题也体现了高考的命题特点与趋势。所以在目前阶段,要让学生反复地做高考真题,把高考题作为最重要的复习资料。
  2.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改编或原创一些层次递进的试题
  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地理复习方面的强项与薄弱环节,我们需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如笔者就设计了如下题目,来强化学生对南极区域自然地理问题的认知与分析。
  例题:在南极大陆这片覆盖着95%以上冰雪面积的“白色沙漠”上,能吃到新鲜蔬菜是南极科考队员最为“奢侈”的梦想之一,2017年12月27日来自上海的工程人员抵达中山站后开始施工,历时一个月,完成了蔬菜温室主体钢结构安装任务。温室建成后,预计每月可生产60千克的新鲜蔬菜瓜果,初步解决中山站队员吃菜难的问题。
  (1)说明工程人员选择12月底开始在南极中山站建设温室的原因(4分)
  (2)结合南极的自然环境,说明南极温室应具备什么功能?(8分)
  (3)分析南极温室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12月底,南极中山站白昼长(出现极昼)(2分),获得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为暖季(2分)
  (2)南极酷寒,温室应具有较强的保温和加热功能(2分);南极气候极度干旱,温室具有加湿功能;(2分)南极的冬半年,昼短夜长,出现极夜,温室应具有人工照明功能;(2分)南极缺乏土壤,温室应具备无土栽培的功能;(2分)南极烈风,温室应坚固,具有强大的抗风功能(2分)
  (3)建筑材料、设备将面临低温严寒与烈风的巨大考验;(2分)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输送地面人员、物资困难多;(2分)气候极端,紫外线强,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2分)人工费用高(1分);环保要求高(1分);温室建于冰层之上,地基不稳(2分)基础设施落后,施工难度大(2分)
  总而言之,在冲刺阶段高三地理复习备考,一定要有针对性。回归基础,精讲精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构建“少教多学”的高效阅读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已经成为当前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呢?有哪些好的策略吗?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就这一议题进行论述。  【关键
【摘要】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的“新”时代。而这源于网络的资源亦为阅读教学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了更好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要从小就培养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活力,要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更好地激发出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不愿意干的事往往也干不好,枯燥乏味不仅不会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还会适得其反。本文以小学三年级课程为例,具体分析课堂适当互动的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互动课堂;兴趣;小学生  小学
【摘 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不强,读文章时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这很容易让他们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作为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应该理解孩子们的苦衷,教给他们轻松而简洁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年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入门阶段,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初中语文教学大量采用了条分缕析的“科学化”方法,以做练习、讲练习为主,完全丧失了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也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语文教学已成了教育界讨论最多的问题,很多教师也感到困惑。多年来,我在语文“艺术化”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于“语文教学艺术”,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乐学”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教育部更是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概念,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学生长期发展有重要决定作用的一个人的素养,是構成人才要素的重要品质之一。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驱动下,能够学到更多。同时,教师的观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起重视,从实际出发,对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阅读价值,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升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要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整个单元是以植树为内容,研究植树的棵树、间隔数、间隔长以及要植树的总长度等数量之间的关系。教材呈现了有关“植树问题”的不同情形: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和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例1讨论的是在一条线段上植树并且两端要栽的情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笔者借助此内容,既让学生在经历过程,探索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
纵观全球,教育正以跨越式的发展适应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服务等方式已经逐步走向了网络平台,知识的作用发生了质的飞跃,求知授知的方法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单纯的师教生听的教学方式变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与互助的格局,单调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演变为多媒体并用的教学格局。人们意识到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激活想象力、陶冶情操、培养
【摘 要】班级建设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环境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其中班级组织建设是针对班级的组织生活,以岗位建设与干部培养为内容,形成有机的班级组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成长。文章以新基础教育为背景,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从四个方面分析小学班级组织建设转型的前提、核心灵魂、转型保障。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小学;班级建设;转型思维  一、认识班级建设的现状是转型思维的前提  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