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简要叙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说明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策,以期能够推动基层文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文化作为民族之根、兴国之魂,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这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淡忘的状态下,一直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借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东风,各地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割裂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需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教育发展,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改造社会风气,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的發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只有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成果。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基层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发展。有些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的领导只注重经济指标是否完成,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认为只要搞搞形式,应付好上级检查评比即可。对于全方位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挖掘富有本土特色的基层文化等问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经费投入不足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总体来說,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加上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极大地制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室普遍是“空壳文化室”或“残缺文化室”,一般只是“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多数村虽建起了“农家书屋”,但由于资投入不到位,造成图书存量和质量严重不足,有的“农家书屋”甚至常年不开门。
(三)人员管理混乱
由于机制体制原因,目前在丰县镇级基层文化站,面临人员工资由镇级财政统筹发放、人员编制由主管局管理、具体工作由乡镇安排的局面,文化站人员往往被抽调到招商、建设、拆迁等一线经济岗位,为乡镇中心工作服务,造成基层文化专职人员工作精力不集中、活动开展不及时、工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四)工作开展不力
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文娱活动形式单调,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很少。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开展“送文化、送电影、送戏”下乡,但全是“送”,缺乏本土特色,只能走走过场,应付上级业务检查,难以使优秀文化植根基层沃土。加之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兴趣不大,读书看报意愿不强,劳作之余,大部分消遣活动都集中在走亲、串门、闲聊、看电视,甚至赌博打牌,其精神世界比较匮乏。
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有保障
必须着眼于引导和教育,着重于创新和发展,着力于探索规律和建立机制,包括建立领导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投入机制和齐抓共管等机制。在领导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考核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动力机制上,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分片包村组建专业团队;在激励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基层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夯实基层文化设施配套,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场所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因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该地区建设规划之中,进行城镇化建设决不能忽视甚至忽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不是短期行为,必须着眼长远、狠抓当前,而且更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要把加强基层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硬件建设要达标,软件建设要完善,切实把基层文化站打造成为能够吸引群众常去常新的好去处。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人管
活动是载体,设施是基础,队伍是保证。所以,基层文化建设,应该把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基层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基层党委政府切实提高认识,把文化工作者真正“解放”出来,回归文化事业岗位,着力打造一批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组织能力的专职基层文化队伍,全方位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同时,要不断发展和培养骨干,组建各种队伍,如秧歌、健身舞、歌咏、书画、摄影、器乐、诗歌等,挑选热心于文化工作,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担任各支队伍的负责人,善于发现培养新人才,以扩充骨干队伍,增加新生力量。
(四)丰富基层文化建设内涵,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氛围
丰富基层文化建设内涵,必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坚持群众导向,让群众文化在群众的自我创造、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鉴赏中生根、发芽、结果。用反映时代特征、寓意深刻、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广泛参与,从不同角度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那些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文化现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一种浓厚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文化作为民族之根、兴国之魂,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这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淡忘的状态下,一直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借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东风,各地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割裂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需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教育发展,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改造社会风气,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的發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只有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成果。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基层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认识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发展。有些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的领导只注重经济指标是否完成,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认为只要搞搞形式,应付好上级检查评比即可。对于全方位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挖掘富有本土特色的基层文化等问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经费投入不足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总体来說,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加上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极大地制约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室普遍是“空壳文化室”或“残缺文化室”,一般只是“一块牌子,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图书少,娱乐、健身设施少。多数村虽建起了“农家书屋”,但由于资投入不到位,造成图书存量和质量严重不足,有的“农家书屋”甚至常年不开门。
(三)人员管理混乱
由于机制体制原因,目前在丰县镇级基层文化站,面临人员工资由镇级财政统筹发放、人员编制由主管局管理、具体工作由乡镇安排的局面,文化站人员往往被抽调到招商、建设、拆迁等一线经济岗位,为乡镇中心工作服务,造成基层文化专职人员工作精力不集中、活动开展不及时、工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四)工作开展不力
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文娱活动形式单调,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很少。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开展“送文化、送电影、送戏”下乡,但全是“送”,缺乏本土特色,只能走走过场,应付上级业务检查,难以使优秀文化植根基层沃土。加之农民自身对文化学习兴趣不大,读书看报意愿不强,劳作之余,大部分消遣活动都集中在走亲、串门、闲聊、看电视,甚至赌博打牌,其精神世界比较匮乏。
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有保障
必须着眼于引导和教育,着重于创新和发展,着力于探索规律和建立机制,包括建立领导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投入机制和齐抓共管等机制。在领导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考核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动力机制上,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分片包村组建专业团队;在激励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基层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夯实基层文化设施配套,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场所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因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该地区建设规划之中,进行城镇化建设决不能忽视甚至忽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不是短期行为,必须着眼长远、狠抓当前,而且更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要把加强基层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硬件建设要达标,软件建设要完善,切实把基层文化站打造成为能够吸引群众常去常新的好去处。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人管
活动是载体,设施是基础,队伍是保证。所以,基层文化建设,应该把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基层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基层党委政府切实提高认识,把文化工作者真正“解放”出来,回归文化事业岗位,着力打造一批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组织能力的专职基层文化队伍,全方位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同时,要不断发展和培养骨干,组建各种队伍,如秧歌、健身舞、歌咏、书画、摄影、器乐、诗歌等,挑选热心于文化工作,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担任各支队伍的负责人,善于发现培养新人才,以扩充骨干队伍,增加新生力量。
(四)丰富基层文化建设内涵,保证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氛围
丰富基层文化建设内涵,必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坚持群众导向,让群众文化在群众的自我创造、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鉴赏中生根、发芽、结果。用反映时代特征、寓意深刻、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广泛参与,从不同角度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那些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文化现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一种浓厚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