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思维规律,丰富小学生作文语言素材积累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教育事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小学作文教学也紧跟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新时期的小学作文教学强调童真童趣,写出学生眼中真实的生活,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练习中,学生需要打好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提高自己观察生活、认知事物的能力,为自己的写作练习积累足够的素材。
  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从阅读中汲取习作养分
  心理学家加涅在语言联接理论中说过,语言刺激可以带动相关的反应联接,并且在一系列的刺激后得到应有的强化。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通过大量的诵读活动可以获得语言素材。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诵读教学,无论是传统的教法还是新课改理念中无不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因为我国自古就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那些经典的教材文本需要学生记忆下来,在自己的脑海中储存丰富的语言知识材料。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开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汲取大量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阅读量。以此来拓宽自己的习作视野。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书目给学生看,例如《童年天地》《小学生语文学习》《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书报都是专门为小学生创设的,非常适合他们去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例如古诗词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都可以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并且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因此,诵读是汲取语言素材最基本的丰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应该加以重视。
  二、立足生活积累习作素材,增加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要想帮助学生写好作文,得让他们先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而后留在自己的印象中,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我们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就会在作文中娓娓道来,从而成为作文的丰富素材。例如,学生应该观察自己同桌同学的心情是否开心,学习情况是否出现进步;观察学校里的树木在春天是否有生长迹象;观察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观察自己家附近是否有新的建筑物出现……能够观察的事物有很多,学生的写作素材就源自于自己平日里对生活的悉心观察,世界之大,包罗万象,而小学生年纪尚浅,尚未涉世,到位的观察也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为他们今后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内外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也能为他们的写作积累素材。例如,春天来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外春游踏青,让他们有机会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加深对自然界的印象,今后写作文的时候遇到此类话题也就不会犯愁了,这也体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观察。
  三、立足阅读积累语言素材,促进学生借鉴名家笔法
  在写作练习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常常有学生为写不出内容而犯难,无法写出自己想表达的那种句子,也就是他们出现了词不达意的困难,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去形容自己想描述的事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类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语言素材的储存量不够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为自己的写作语言添一把柴火。学生要做好积累工作,就必须先背诵一些经典作品,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都记录下来,做到脑子动、笔头也动,平时多背多记,有了一定的“储备粮”,在写作时发生语言“饥荒”时也就不会担心受怕了。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优美的课文加以诵读和记忆,领略作者的优美笔法,在以后得写作练习中,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去描写景物,想必一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这就比没有积累的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设计语言要轻松得多了,而且写出来的效果也一定比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提笔要好的很多。由此可见,名篇佳作是一个非常值得学生去积累去借鉴的好选择。
  四、利用语文学习多通道特征,引导学生丰富作文语言
  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语文这门学科是整个社会都需要的,也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在经过观察后就能了解到,第一次学到一个词汇时也许会觉得陌生,但是只要在生活中稍加细心观察,就能寻找到它的踪迹,由此可见生活才是大课堂,学习语文的场所不只是在教室,还有多个通道可以提供给学习语文知识。在写作过程中,那些对周围事物认知的程度比较深的学生,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明显要比缺乏观察的学生更加有高度和深度,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能写出有一定思想性的文章,只要他们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同样的,善于从多个渠道学习语文的学生,他们写出的文章在语言上也更加完整和通顺,个别优秀的更是堪称优美。不难看出,接触到的事物面越广的学生,他们的知识也就越广博,写出来的文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都高一筹,作文的质量也就相对偏高。语文学习的渠道是通畅的、多元的,只要我们潜心的研究,及时的帮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汲取语言素材,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作文中语言素材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素材的积累,可以从培养学生从字词句开始,一点一点的深入进行。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借鉴的习惯。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语言素材的积累,从而在作文时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整个童年我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爷的年岁虽大,但手很巧,会找来木条纸片棉线等,自己动手做风筝.于是,童年时我眼里只有风筝.
感情的力量不可估量,情绪的主宰将导致何种局面?翻开人性自私的一页,就容易发现“己”与“他”界限分明的概念,也不难找到“自家人”与“他家人”壁垒分明的现象:赵威后拒以
材料作文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写作难度较大,同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明确的审题立意和中心把握,而且
我们盛毓度小学是一所城市公办小学,无论从生源、师资还是从校园面积、设施设备上讲,都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学校。但就是这样的一所普通小学校,我们的老师,立足自身,立足日常,坚持用技术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2012年起就成为了常州市首批数字化试点学校,走出了“小学校有大平台,小学校用大数据”的实践之路,走在了市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前列。  一、我们对用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作文难,要写出好作文更难。深入分析学生感到写作文难得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写作素材,导致在进行写作时好像无米之炊,没有内容可写。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创设创新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写作方法,并有意识的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
--怀旧有时不是一种颓废一种倒退,而是一种对过往生命的检视,是一种重新聚起的希望和力量.怀旧是一杯昨夜的醇酒,催发一片明朝的生机.
从现代社会需求应用型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际职教界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培养方法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mand of employing pra
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展开想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等能力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说起作文学生没有几个不“头痛”的,为什么学生
沐浴在阳光下,伴着雨水的滋润,杨梅树茁壮成长,不经意地远眺,树阴青枝间已缀满红星,晶莹剔透,让人馋涎欲滴.于是我跑去摘一颗含在嘴里,甘中带涩,久盼的心情也便在这既甘又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