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春天,在樱花盛开的时节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来到了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在这里白燕升将要做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讲座。
讲座这天,西安交大的师生们正在召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景象;校园里处处盛开着美丽的樱花,由于我走错了地方,真正走进教室时,讲座已经开始了。远远的,一个浑厚、圆润、悦耳的男中音就传了出来,我悄悄的走进教室坐了下来。
要说起白燕升,热爱戏曲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
在讲座中,白燕升对京剧旦角演员王君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题为“王者归来”的章节中对王君安做了较大篇幅的讲解和阐述……
他提出郭宝昌是一位很懂戏的影视导演,郭导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当属《神女峰迷雾》、电视剧《大宅门》、《日落紫禁城》等。白燕升还引用了郭导的话:话剧念白+唱=糟踏戏曲。
《梅兰芳》电影片段中为黎明配唱的演员也颇受白燕升肯定。
白燕升对黄梅戏也可谓倾注了不少心血,曾经做过专题节目《情归何处——马兰》,与马兰对唱《梁祝》,后来又策划了黄梅戏“五朵金花”——五姐妹同台献艺,取名《回家》,他说“回家”其实就是五姐妹情感的回家。
在谈到他协助策划组织这次五姐妹“回家”的曲折过程中,白燕升引用了著名科学家马俊如的一道题:一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将决定它的容量,在不改变那块短板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让木桶装更多的水?令人深思。
白燕升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学者型主持人,他的整个讲座无不透着他对于中国戏曲,传统文化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和隐忧。
他在题为“戴着镣铐跳舞”一节中说到:“人们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困难而是诱惑。我们能吃苦,但谁愿吃苦?趋利避苦是人的天性。戏曲最终走进博物馆甚或消亡并不可怕,关键是以怎样的品质留给后人。”
结束了此次讲座,白燕升急匆匆离去。看到如此忙碌的身影,我想这位对中国戏曲文化有着足够担当的电视人,仍然在扮演着一个中国传统戏曲“布道者”的角色,也许正因为有了他这样一批人的努力,我们的传统戏曲才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才使得广大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能有一丝些许的慰藉。
白燕升是河北省黄骅市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先分配到保定电视台,同年调入河北电视台。这期间,主持了包括新闻、经济、文艺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获得了“河北省广播电视主持人大赛”的第一名。1993年白燕升从全国600多人的竞选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名,1994年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1996年1月1日,戏曲·音乐频道开播,即成为该频道唯一的戏曲节目主持人。他多才多艺,京剧、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都能演唱,1997年《白燕升戏曲·歌曲演唱集》由中唱公司发行,表达了他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俗话说“戏曲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但白燕升却觉得,同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相比,自己的人生舞台毕竟渺小,即使站在中央台戏曲栏目的主持台上,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主持戏曲节目相对清贫,还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干好这份工作却异常艰难,现在他同时主持着四五个戏曲栏目,就是因为这个领域的同行太少,但他却会坚守住自己的岗位。
以前作为爱好,戏曲是自由、浪漫、惬意的享受,现在作为职业,对戏曲的认识就得客观、理性和深思熟虑。主持了 9年之后,白燕升的话越来越少了,他觉得要想主持好就要少说为佳。因为大家关注的是你的节目,而不是你。现在,白燕升的主持风格越来越简单平易,他说:“主持只是一份工作,它的作用只在于介绍节目,串联人物,把节目和环境融为一体。”正是因为他这种优秀的主持风格让他获得了 2001年度的“金话筒奖”。
除了主持之外,白燕升又拾起了童年的梦想,一连出了两张个人专辑,新出的专辑里有京剧《锁麟囊》、豫剧《朝阳沟》、河北梆子《蝴蝶杯》、黄梅戏《风尘女画家》等选段,也有自己作词,请冯晓泉作曲的《一生的太阳雨》等流行歌曲,展示了他在戏曲、创作和演唱等多方面的才华。
对于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作家余秋雨有一个“判词”:一个超级戏迷,一位真正的内行,一位够资格的剧评家。而作为一个戏曲行内人,白燕升感受最深的却是目前戏曲发展的窘境,“曲高和寡,知音难求”。这也成为从去年到现在他不断走入校园的原因——为中国戏曲多找一些知音,尤其是年轻的知音。
白燕升认为,提高国人文化素养应该主要得靠吃“中药”,而非“西药”。“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的戏曲不是敬而远之就是不屑一顾,也看不懂中国的山水画和中国书法。对于本土艺术,每一名国人都应该了解、喜欢并宣扬它。如果一味地哈韩、哈日,连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本’都不坚守,那才叫真正的老土……我坚信经典永远不会被尘封,被尘封的永远是我们的眼睛。”
【责编/九月】
讲座这天,西安交大的师生们正在召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景象;校园里处处盛开着美丽的樱花,由于我走错了地方,真正走进教室时,讲座已经开始了。远远的,一个浑厚、圆润、悦耳的男中音就传了出来,我悄悄的走进教室坐了下来。
要说起白燕升,热爱戏曲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
在讲座中,白燕升对京剧旦角演员王君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题为“王者归来”的章节中对王君安做了较大篇幅的讲解和阐述……
他提出郭宝昌是一位很懂戏的影视导演,郭导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当属《神女峰迷雾》、电视剧《大宅门》、《日落紫禁城》等。白燕升还引用了郭导的话:话剧念白+唱=糟踏戏曲。
《梅兰芳》电影片段中为黎明配唱的演员也颇受白燕升肯定。
白燕升对黄梅戏也可谓倾注了不少心血,曾经做过专题节目《情归何处——马兰》,与马兰对唱《梁祝》,后来又策划了黄梅戏“五朵金花”——五姐妹同台献艺,取名《回家》,他说“回家”其实就是五姐妹情感的回家。
在谈到他协助策划组织这次五姐妹“回家”的曲折过程中,白燕升引用了著名科学家马俊如的一道题:一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将决定它的容量,在不改变那块短板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让木桶装更多的水?令人深思。
白燕升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学者型主持人,他的整个讲座无不透着他对于中国戏曲,传统文化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和隐忧。
他在题为“戴着镣铐跳舞”一节中说到:“人们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困难而是诱惑。我们能吃苦,但谁愿吃苦?趋利避苦是人的天性。戏曲最终走进博物馆甚或消亡并不可怕,关键是以怎样的品质留给后人。”
结束了此次讲座,白燕升急匆匆离去。看到如此忙碌的身影,我想这位对中国戏曲文化有着足够担当的电视人,仍然在扮演着一个中国传统戏曲“布道者”的角色,也许正因为有了他这样一批人的努力,我们的传统戏曲才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才使得广大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能有一丝些许的慰藉。
白燕升是河北省黄骅市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先分配到保定电视台,同年调入河北电视台。这期间,主持了包括新闻、经济、文艺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因此获得了“河北省广播电视主持人大赛”的第一名。1993年白燕升从全国600多人的竞选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名,1994年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1996年1月1日,戏曲·音乐频道开播,即成为该频道唯一的戏曲节目主持人。他多才多艺,京剧、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都能演唱,1997年《白燕升戏曲·歌曲演唱集》由中唱公司发行,表达了他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俗话说“戏曲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但白燕升却觉得,同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相比,自己的人生舞台毕竟渺小,即使站在中央台戏曲栏目的主持台上,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主持戏曲节目相对清贫,还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干好这份工作却异常艰难,现在他同时主持着四五个戏曲栏目,就是因为这个领域的同行太少,但他却会坚守住自己的岗位。
以前作为爱好,戏曲是自由、浪漫、惬意的享受,现在作为职业,对戏曲的认识就得客观、理性和深思熟虑。主持了 9年之后,白燕升的话越来越少了,他觉得要想主持好就要少说为佳。因为大家关注的是你的节目,而不是你。现在,白燕升的主持风格越来越简单平易,他说:“主持只是一份工作,它的作用只在于介绍节目,串联人物,把节目和环境融为一体。”正是因为他这种优秀的主持风格让他获得了 2001年度的“金话筒奖”。
除了主持之外,白燕升又拾起了童年的梦想,一连出了两张个人专辑,新出的专辑里有京剧《锁麟囊》、豫剧《朝阳沟》、河北梆子《蝴蝶杯》、黄梅戏《风尘女画家》等选段,也有自己作词,请冯晓泉作曲的《一生的太阳雨》等流行歌曲,展示了他在戏曲、创作和演唱等多方面的才华。
对于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作家余秋雨有一个“判词”:一个超级戏迷,一位真正的内行,一位够资格的剧评家。而作为一个戏曲行内人,白燕升感受最深的却是目前戏曲发展的窘境,“曲高和寡,知音难求”。这也成为从去年到现在他不断走入校园的原因——为中国戏曲多找一些知音,尤其是年轻的知音。
白燕升认为,提高国人文化素养应该主要得靠吃“中药”,而非“西药”。“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的戏曲不是敬而远之就是不屑一顾,也看不懂中国的山水画和中国书法。对于本土艺术,每一名国人都应该了解、喜欢并宣扬它。如果一味地哈韩、哈日,连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本’都不坚守,那才叫真正的老土……我坚信经典永远不会被尘封,被尘封的永远是我们的眼睛。”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