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用教学是不是都应该是“写”?是不是脱离了“写”语用训练就不复存在了?阅读教学应该努力从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的融入点入手,强化感知体验,让语用训练指向意义理解;强化方法积累,让语用训练指向技能操练;强化揣摩洞察,让语用训练指向言语形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用训练;意义理解;技能操作;言语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5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本质属性之后,顺势提出了“语用”教学理念。一时间,各种形式的实践练笔充斥在阅读教学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光說不练”的弊端。但在语用教学中,除却了“写”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富有针对性的训练呢?
一、强化感知体验,让语用训练指向意义的理解
教材中很多的名家名篇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而对文本语言意义的获取,对学生精神成长、语言积淀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更是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基础。
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文就从“抱病回信、陈述平凡、阐述真谛、劝诫惜时”几个方面,表达了巴金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其中,“阐述真谛”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连串的追问来促发学生的思考:“在巴金爷爷的心目中,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紧扣“在于奉献”“让生命开花结果”“给社会增光添彩”等核心语句,揣摩巴金爷爷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有关巴金爷爷写作不拿国家工资、多次慷慨解囊、捐献书画收藏品等生平事迹,使学生真正理解“开花结果”“为他人花费多余的爱、同情、精力和时间”这些语言的真正内涵。紧接着,教师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结合詹天佑、司马迁、谈迁等人的事例,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为这个社会增光添彩。
没有理解,就没有迁移,更谈不上实践运用。阅读教学除了进行读写结合的练笔之外,还应该将重点聚焦在言语内涵之中,剑指语言意义的理解。
二、强化方法积累,让语用训练指向技能操练
王荣生教授认为:“怎么读”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特定取向之下“读什么”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某一篇文本,就是要进行有甄别的阅读,从不同的文体出发,就应该有不同的关注点,有不同的阅读姿态,并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如《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借物喻人。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这首诗时,除了运用一般诗歌的阅读方法之外,还需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展开阅读。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大意之后,首先组织学生对石灰的特点进行概括;随后,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石灰的生产过程和于谦的背景资料,并引领学生在对比研读中意识到:石灰的生产过程与于谦的生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后,教师又引领学生借助对石灰的认知,尝试对于谦的人物特点进行感知,实现由物及人的过渡,从而真正读懂所“喻”之人的特点。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资料的互文阅读、彼此勾连,揣摩了咏物诗创作的规律,更积累了咏物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揣摩洞察,让语用训练指向言语形式
阅读教学要在理解内容、获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秘妙,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所谓“来”,就是以理解、体验为主,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所谓“回”,就是以逆袭的思维,让学生从情感认知重新回到文本的言语形式之中,探寻作者表达的密码,解开作者创作的神秘面纱。
以说理文《谈礼貌》的教学为例,在学生提炼了中心论点、概括了三个事例之后,教师引领他们将思维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上:(1)课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涵盖古今,为什么没有国外的?(2)为什么举了名人的事例之后,还选择了一些普通百姓的案例?(3)这三个事例在顺序上是否可以进行调整?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发现,这篇说理文的中心论点是: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心论点的范畴决定了不能以外国人的事件为例,否则论点和论据没有匹配性。因为指向“中华民族”,所以不能单单以名人为案例,而是名人和百姓相辅相成,才能涵盖“中华民族”的全部内涵。而这三个事例在凸显传统美德的力度上呈现出鲜明的递进性:牛皋有求于人,应该讲礼貌;小孩有负于人,讲礼貌也在情理之中;而周总理是“人负于我,原谅他人”,最能体现讲礼貌的传统美德,因此顺序上不能随意调换。
通过三个问题的研讨与交流,学生深入领悟了作者在素材选择、表达序列方面的匠心独运。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表达历练奠定了基础。
总之,不同的文本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价值,有的侧重于读,有的侧重于思,有的侧重于练。阅读教学的选择就应该努力从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的融入点入手,遴选出契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语用训练形式,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基。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用训练;意义理解;技能操作;言语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5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本质属性之后,顺势提出了“语用”教学理念。一时间,各种形式的实践练笔充斥在阅读教学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光說不练”的弊端。但在语用教学中,除却了“写”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富有针对性的训练呢?
一、强化感知体验,让语用训练指向意义的理解
教材中很多的名家名篇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而对文本语言意义的获取,对学生精神成长、语言积淀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更是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基础。
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文就从“抱病回信、陈述平凡、阐述真谛、劝诫惜时”几个方面,表达了巴金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其中,“阐述真谛”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连串的追问来促发学生的思考:“在巴金爷爷的心目中,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紧扣“在于奉献”“让生命开花结果”“给社会增光添彩”等核心语句,揣摩巴金爷爷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有关巴金爷爷写作不拿国家工资、多次慷慨解囊、捐献书画收藏品等生平事迹,使学生真正理解“开花结果”“为他人花费多余的爱、同情、精力和时间”这些语言的真正内涵。紧接着,教师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结合詹天佑、司马迁、谈迁等人的事例,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为这个社会增光添彩。
没有理解,就没有迁移,更谈不上实践运用。阅读教学除了进行读写结合的练笔之外,还应该将重点聚焦在言语内涵之中,剑指语言意义的理解。
二、强化方法积累,让语用训练指向技能操练
王荣生教授认为:“怎么读”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特定取向之下“读什么”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某一篇文本,就是要进行有甄别的阅读,从不同的文体出发,就应该有不同的关注点,有不同的阅读姿态,并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如《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借物喻人。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这首诗时,除了运用一般诗歌的阅读方法之外,还需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展开阅读。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大意之后,首先组织学生对石灰的特点进行概括;随后,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石灰的生产过程和于谦的背景资料,并引领学生在对比研读中意识到:石灰的生产过程与于谦的生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后,教师又引领学生借助对石灰的认知,尝试对于谦的人物特点进行感知,实现由物及人的过渡,从而真正读懂所“喻”之人的特点。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资料的互文阅读、彼此勾连,揣摩了咏物诗创作的规律,更积累了咏物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揣摩洞察,让语用训练指向言语形式
阅读教学要在理解内容、获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秘妙,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所谓“来”,就是以理解、体验为主,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所谓“回”,就是以逆袭的思维,让学生从情感认知重新回到文本的言语形式之中,探寻作者表达的密码,解开作者创作的神秘面纱。
以说理文《谈礼貌》的教学为例,在学生提炼了中心论点、概括了三个事例之后,教师引领他们将思维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上:(1)课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涵盖古今,为什么没有国外的?(2)为什么举了名人的事例之后,还选择了一些普通百姓的案例?(3)这三个事例在顺序上是否可以进行调整?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发现,这篇说理文的中心论点是: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心论点的范畴决定了不能以外国人的事件为例,否则论点和论据没有匹配性。因为指向“中华民族”,所以不能单单以名人为案例,而是名人和百姓相辅相成,才能涵盖“中华民族”的全部内涵。而这三个事例在凸显传统美德的力度上呈现出鲜明的递进性:牛皋有求于人,应该讲礼貌;小孩有负于人,讲礼貌也在情理之中;而周总理是“人负于我,原谅他人”,最能体现讲礼貌的传统美德,因此顺序上不能随意调换。
通过三个问题的研讨与交流,学生深入领悟了作者在素材选择、表达序列方面的匠心独运。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表达历练奠定了基础。
总之,不同的文本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价值,有的侧重于读,有的侧重于思,有的侧重于练。阅读教学的选择就应该努力从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的融入点入手,遴选出契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语用训练形式,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基。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