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沐雨露 愿报甘霖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剑平,一个昔日普普通通的贫困农民,一个身有脚疾的瘦弱男子,由于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因为“雨露计划”的推广实施,让他变成了今天华悦的总裁。这个过程是那么的自然,而这一经历又是那么的充满传奇色彩,耐人寻味……
  儿时的贫穷和疾苦磨炼了他的意志
  1977年,殷剑平出生在江西省星子县蓼华镇幸福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有6口人,子女中他排行老二。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全家仅靠他父母务农维持生计,家境十分贫困,童年基本上是在饱一餐、饿一餐中度过的。可偏偏祸不单行,在他一岁半的时候,不幸又降临到他的家庭,降临在他的头上,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在当时也是个难治之症,无论父亲怎样四处奔走求医问诊,他还是落下了残疾。对于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从此,在他亲人的脑海种下了忧虑,在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知子莫如父。为使他摆脱这层阴影,成为一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父亲总是细心地开导着他,以其所知教诲着他,在家庭生活万般拮据的情况下,供他读书。小学时期,每天都是父亲背着他上学,上初中来回家要4公里,他举步维艰的走完了。在这就学的几年里,他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特别是出自贫困家庭身有残疾的酸楚,而亲人、老师等长辈们的教诲、鼓励和帮助又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着温暖、人间处处有真情,让他学会了忍耐、坚韧和自强,也让他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随着年纪一天天长大,他开始明白了许多事。看着父母被生活压弯了的身影和满脸写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沧桑,初中毕业后,他主动退学了。为减少家庭负担,懂事的他走上了拜师求艺之路,跟同村的一位裁缝师傅学习缝纫技术。由于腿脚有疾,他踩机的难度比别人大出一倍,每到晚上,经常脚腿发麻,动弹不得。他几欲辍学,好在有亲人的鼓励和师傅的耐心帮助,两年后,他终于学到了乡间裁缝所有的基本技能,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裁缝师傅”。
  为了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1994年,他离开了师傅,辞别了家人,南下广东,踏上了打工之路。执业没有荒废所学,他在一家制衣厂做车工。这里和以往家里环境大不一样,追求的是效益,时时处处充满着竞争。同样由于身体残疾,他吃尽了苦头,还要不时承受一些冷漠和鄙视。好在他能够吃苦耐劳,心底里深植着自强意识。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暗暗的下定决心:倍加努力,不要比别人差。
  凭着他的毅力、他的刻苦努力,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完成产品的工作量,而或是质量,都比别人要多要好,从而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和老板的青睐。
  第三个年头,他成了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
  新的岗位,让他更加了解服装行业与缝纫加工的广阔天地,也让他爱上了这一行业。从此,他心中执着着一个信念:一定要在这一行业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而另一方面,新的岗位也让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和阅历的不足。对于管理,他没有任何经验,特别是应对市场、研发产品,更是一窍不通。因此,他前后购买了很多书籍自己学习,结果都收效甚微。就这样,在这种求知若渴、学不深进的矛盾中,他迷茫的度过了十年。其间,他的事业没有任何进展,在他的脑海中,参加正规学习培训的念头越来越浓。
  
  沐浴“雨露”得以茁壮成长
  
  2005年,他通过同事和亲戚了解到,家乡的扶贫办正在实施“雨露计划”,正在开展免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开设的专业正好有服装设计与缝纫加工。他心中不由一喜,随即和扶贫办联系,确准了这一消息后,他毅然返乡,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
  培训期间,从基础知识到实际技艺,从生产管理到产品研发、市场开发,他都认真学习着每一章节的知识,认认真真上好每场课。由于此前有十多年接触实际的经验,加上学习的知识全面系统,他对服装行业和缝纫加工有了更新的认识,实际操作水平也得以大幅度提高。学习结束后,当他再次来到广州时,被应聘在一家做缝纫加工的外企上班。由于他能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很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生产管理、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等方面,能为公司献计献策,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很快就荣升为公司生产经理、厂长。这不光是职位发生了变化,他的薪水也成几何倍数增长,因此他的生活环境、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改写了他的人生、转变了他的人生观。
  
  回报“甘霖”是他的一个心愿
  
  这一转折性的变化让他深深感受到:他是幸运的,他成功了,是他逢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他的成功得助于扶贫开发“雨露计划”的实施、得助于家乡亲人的帮助和支持……越是深想,心中的感恩情怀越烈,深深触动了他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情结,触发了他默默奉献、回报社会的念想。
  得沐“雨露”、愿报“甘霖”,他心中有了一个愿望——回乡创业、建设家乡,创办一个服装与缝纫加工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成功,带动更多的人自主创业、改善生活、发家致富。怀着这样一颗心,他边打工、边酝酿、边准备着……
  2007年底,他辞去了外企的厂长职务,谢绝了老板的再三挽留,带着志同道合的好友,回到了家乡,合股投资300余万元,在县工业园区创办了一个以生产台球器具为主要产品的加工企业——九江市华悦有限公司。
  在县扶贫办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和大力帮扶下,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上马,拥有厂房1500平方米,招收员工80余人,已研发生产台球杆盒、台球杆袋、台球杆筒、台球三指手套、台球桌布以及相关手袋、背包等三大系列、20多个产品。由于款式新颖、质量过硬,产品很快就进入国际市场,远销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就在开业的头一年,在2008年这个全球金融风暴的灾难年,他的公司年销售收入就达到500万元,创利税近百万元,为建设家乡、发展经济、解决地方富余劳动力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华悦,他深深感知了他所做的事业意义重大,也激发了他更大的设想:他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成倍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能容纳员13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企业年利税逾千万元,为家乡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用扬鞭自奋蹄”。殷剑平,一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热血青年,正在以更高的热情续写着他人生华美的篇章!
  [作者简介]邹莹,男,江西省星子县扶贫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丽娜]
其他文献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1983年1月,第二个
期刊
城郊经济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区域性经济,具有城郊特色,是城乡经济的综合体。城郊型乡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是广大城郊型乡镇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近日就修水县竹坪乡发展城郊经济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竹坪乡发展城郊经济的主要做法    竹坪乡离修水县城17公里,是全县36个乡镇中离县城最
期刊
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解读1196元新扶贫标准    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蒋晓华日前表示,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覆盖扶贫对象4007万人。我国在2007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把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6元的农村人口定为扶贫对象,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8%。后来此标
期刊
[提要]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时期,伴随全球金融风暴的出现,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纷纷跳水,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受阻。文章以江西革命老区吉安县为例,对县域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中合理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县域房地产业;发展;调查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政策的贯彻落实,江西吉安县城区常住和
期刊
[提要]本文通过对南昌火车站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地位进行介绍,从而证明在特殊场所建立专门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对特殊区域进行特殊立法的远景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立法;必要性    南昌火车站是南昌乃至整个江西省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研究制定火车站地区的特定管理办法,保证火车站地区秩序更加规范,为南昌火车站这一特定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
期刊
因为是游子,所以时刻思念着故乡;因为是终日萦绕那抹淡淡又不失浓烈的乡愁在心头的游子,所以时刻想着为故乡做点什么;更因为是身上始终系着慈母手中那根细细长长线的游子,所以明白故乡的需求就是自己在外奋斗的最大动力。  村里的那条坑洼不平的老路该修了。妈妈老了,腿脚不再那么利索,众多的乡亲们也同样出行不便。今年,远在深圳务工的游子郭会祥四兄弟在金融危机的节骨眼上却决定取消扩大生产的计划,而要给家乡修一条快
期刊
原编者按: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中国贫困状况评估报告》指出,在过去25年里,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的进展令人称羡,但减贫的任务仍然存在,且在某些方面比过去更为艰巨。许多在过去曾有助于扶贫的因素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并在此过程中孕育了新的挑战。  按照中国官方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农村的贫困率(人口数量比例)从1981年的18.5%下降到了2004年的2.80%,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从1.
期刊
[提 要] 办学质量就是生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蓬勃发展。确保办学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本文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合作办学实际出发,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成效,以期对其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标准体系;探析  [作者简介]夏 艳(1981—),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助教,公共管理硕士。(江西南昌 33
期刊
一条汉子,经营了一个企业;一个企业,造福了一方百姓。  他笑容可掬,温文尔雅;他年轻睿智,精明能干。  他的公司让该县1600户农户直接参与,超过该市任何一家涉农企业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他的公司在4年内使该县年肉鸡出笼量从20万羽增加到2600万羽,成为该县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最大农业龙头企业,也成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  他的公司覆盖了该县所有10个贫困乡镇,70%以上的贫困村;  养鸡业的兴起,
期刊
踏进乐安县万崇镇盐丰村,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昔日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穷得叮叮响的小山村,如今大变样:宽阔的水泥路伸进村里,哗啦啦的自来水进入农户,山里娃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洋房里配备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沼气灶、卫生间、书房,祖祖辈辈耕种的稻田里生长着青翠欲滴的烟叶和桑叶。花果飘香,小溪潺潺环绕着小村,村民们以往迷茫悲观的眼神,如今焕发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彩。谈起这些变化,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