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公布的《2018年西班牙数字社会》调查报告,将西班牙14岁到24岁年龄段人群称为“静音一代”,因为其中98%的人首选智能手机聊天软件作为沟通手段,打电话、面对面等人际交往方式变得罕见。
“静音一代”可以说是被互联网时代的聊天软件“造就”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以技术定义时代、划分文明阶段的惯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演进与技术更迭的高度重合。但在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需求推动产生新技术的进程中,技术与人类彼此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微妙但又十分重要的变化。“开始的时候,我们创造工具,后来它们造就我们。”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话,揭示了技术和人类关系正走向一个新的拐点。
聊天软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垄断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滚动的文字取代有声的话语,隔着屏幕的沟通取代面对面的互动,聊天软件让人际交流更加快速、成本更低、范围更广。但填平物理空间的鸿沟并不代表人心距离会拉近。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把握技术和人类相互作用力的平衡,既鼓励技术创新,又避免滑向英格兰作家赫胥黎笔下单一、冰冷、技术压迫一切的“美丽新世界”,是摆在人类面前迫切又长久的课题。
《网络谜踪》是2018年年底上映的一部“桌面电影”,它以电脑桌面为视角,讲述了一位作为父亲的工程师通过在互联网上追踪线索,一步步找到并解救失踪女儿的故事。整部电影从剧情设置到语言表达都通过信息时代的技术工具勾连、拼接,使得电影如纪录片般写实了信息时代人与媒介交互、彼此延伸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生存状态,正是“静音一代”所身处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正经历着的。
“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生活一天,不打电话,不上社交网络,不回电子邮件。”《纽约时报》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将这样的生活方式定义为身份的象征,指出面对面的交流正成为一种奢侈品。当“没有手机的一天”只能成为假设、以“行为艺术”来强化,原本更加温暖真切的面对面交流正在技术洪流中遗失。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仍看重传统人际交往中蕴藏的价值。
在与技术同步飞驰的征程中,只要始终坚信人类情感、人性光芒、人文关怀,坚信这是人类生生不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源泉,就会掌握驾驭技术发展方向的力量。
评点:
文章关注的是一种愈发普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静音”的人群愈来愈广,这是一个值得关注与重视的现象。作者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利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把握技术和人类相互作用力的平衡”的问题,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事例,剖析事理,提醒人们勿让“静音”作别温暖的“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呼应上文所提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層次清晰,收放自如,论述持中公允,不乏深度,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编辑:关晓星)
“静音一代”可以说是被互联网时代的聊天软件“造就”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以技术定义时代、划分文明阶段的惯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演进与技术更迭的高度重合。但在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需求推动产生新技术的进程中,技术与人类彼此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微妙但又十分重要的变化。“开始的时候,我们创造工具,后来它们造就我们。”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话,揭示了技术和人类关系正走向一个新的拐点。
聊天软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垄断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滚动的文字取代有声的话语,隔着屏幕的沟通取代面对面的互动,聊天软件让人际交流更加快速、成本更低、范围更广。但填平物理空间的鸿沟并不代表人心距离会拉近。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把握技术和人类相互作用力的平衡,既鼓励技术创新,又避免滑向英格兰作家赫胥黎笔下单一、冰冷、技术压迫一切的“美丽新世界”,是摆在人类面前迫切又长久的课题。
《网络谜踪》是2018年年底上映的一部“桌面电影”,它以电脑桌面为视角,讲述了一位作为父亲的工程师通过在互联网上追踪线索,一步步找到并解救失踪女儿的故事。整部电影从剧情设置到语言表达都通过信息时代的技术工具勾连、拼接,使得电影如纪录片般写实了信息时代人与媒介交互、彼此延伸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生存状态,正是“静音一代”所身处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正经历着的。
“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生活一天,不打电话,不上社交网络,不回电子邮件。”《纽约时报》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将这样的生活方式定义为身份的象征,指出面对面的交流正成为一种奢侈品。当“没有手机的一天”只能成为假设、以“行为艺术”来强化,原本更加温暖真切的面对面交流正在技术洪流中遗失。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仍看重传统人际交往中蕴藏的价值。
在与技术同步飞驰的征程中,只要始终坚信人类情感、人性光芒、人文关怀,坚信这是人类生生不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源泉,就会掌握驾驭技术发展方向的力量。
评点:
文章关注的是一种愈发普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静音”的人群愈来愈广,这是一个值得关注与重视的现象。作者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利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把握技术和人类相互作用力的平衡”的问题,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事例,剖析事理,提醒人们勿让“静音”作别温暖的“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呼应上文所提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層次清晰,收放自如,论述持中公允,不乏深度,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