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要求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的人才。而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为学生的素养而教,而非单纯的为学科知识而教。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元评价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15-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
  再具体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面对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单纯的历史学科知识,而必须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本质追求贯穿始终。简单来说就是为学生的素养而教,而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教。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創设情境
  核心素养离不开知识,但单纯的知识不等于素养。只有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境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才是核心素养。[2]所以我们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知识——知识,而应该推崇情境——问题——知识的新模式。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我在上五四爱国运动时,就采用了影视情节导入的方法。我截取了电影《我的1919》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发言的一段场景。顾维钧在会场上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所有中国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这一视频片段感染了所有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沉默了,甚至有人流泪了。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他们会想知道顾维钧的这段发言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中国的山东究竟有没有收回?这件事在国内有没有什么反响?接着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主动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情境——问题——知识的教学新模式。同时,在这极具感染力的演讲中,学生都热血沸腾,纷纷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外交官的敬佩,对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感慨,形成了正确的历史情怀和家国情怀。
  二、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那么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机会。
  有一位美国历史老师上课,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问学生:“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所坐的船长什么样子吗?”学生不知道。老师就说:“走,造船去。”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就合作打造了一艘哥伦布的船,造好后还把船推到了海里。看似离经叛道的一件事,但是在造船的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历史的、工艺的,什么都要了解。同时,全班同学团结协作,交流沟通,创新实践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学们在这件事中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知道该从什么途径去了解、去入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也都得到了提升,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适应未来社会,使自己受益终身的本领。
  受此启发,我也在我的课堂中尽可能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比如我在上《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排演了一个历史情景剧,表现汉初的历史情景。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准备服装、道具,器材,组织学生排演。事实证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的信任,他们会还你一个巨大的惊喜。
  三、多元评价
  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独特的思想、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等。核心素养也要求培养出能够具备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所以传统的单一性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是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即终结性评价。教师评价模式的单一也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缺乏创造力,只顾埋头死读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我的历史课堂中,我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考试成绩之外我更关注学生上课的表现,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上课的氛围也更加轻松愉快,课堂真正成为人性化的课堂。这一评价模式也客观、公正、全面的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耶鲁大学校长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中能有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孩子都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3).
  [2]孙瑞宁.“核心素养”引领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取向.才智,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但劳动教育在中学阶段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劳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11-2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劳动是每个公
摘要: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师通过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探究性、拓展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质疑”的心理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笔者结合实践案例“欧姆定律应用·测电阻”实验课,阐述问题导学法模式下寻求“教”“学”合一、高效物理实验课堂的些许教学感悟。  关键词: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物理实验;高效课堂  中图分
摘要:指导学生写好情真意切、靓丽的佳作,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得忽视。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单元作文教学《写相互关爱的事》的教学实践,从指导学生紧扣主题、描写具体生动、使用名人佳句为文章增添亮点等几个方面,论述让学生的习作中充满爱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96-1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绘本的定义、特点,并提出了改进教师绘本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加强绘本教学的政策支持,正确选择绘本教材和确保英语绘本的地位等四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63-1  绘本概念源自日本,原是日本对图画书的统称,绘本中图片和文字巧妙的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摘要: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正确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借助几何直观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实现数概念由点到线的突破。  关键词:数感;几何直观;近似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88-01  对数的认识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个数能表示实际物体或事件的个数,这样的数称为准确数。一个数与原来的实际数相近的,这个数就称为原来数的近似数。学生对数的认识,最直观的就是一一对应,对应着
摘 要:英语书面表达在英语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普通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不出一个语意正确、结构完整的句子,更谈不上书面表达了。本文从运用“六点四步答题法”训练,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结合高三复习,强化写作专题训练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高中对口英语高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考复习;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把阅读教学比作一座高楼,那么预习就是高楼的地基。可见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端,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預习。于永正老师曾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如果课前预习的好,同学们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精力集中,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预习;阅读教学;农村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兴趣是学生自觉地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民间谚语、趣闻轶事、谐音、成语,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基础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课堂;趣味;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32-1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即将定型又尚未定型的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学习成绩和心理成长是并重的。从心理学角度
摘 要:小学时期正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其中学校的品德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想要更好地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就要将小学品德与生活有效的融合。下文就对此展开论述,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品德;融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4-01  0  前言  小学品德与生活更好的融合后,可以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分享快乐,让其在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