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典型地区中低温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来源 :高校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盆地作为江苏省地热地质条件最优的地区,发育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文章选择存在已探明的中温地热井及干热岩验证孔所在的盆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地热流体携带的地球化学信息,了解深部地热储层基本特征及不同深度地热资源的成生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流体中优势阳离子为Na+,阴离子呈复合离子型,以Cl-为主,Na+、TDS与Cl-均有着非常好的正相关性。经Na-K-Ca阳离子地热温标与Si O2地热温标法估算研究区地热流体热储温度介于73.8~145.1℃,推测黄荡地热田深部地热流体循环深度为2.1~2.8 km。通过定量计算,获得了地热流体补给高程范围为203.5~418.5 m。经过贝叶斯算法校正后的地热流体14C年龄自西向东呈增加趋势,与地热流体自西向东的径流方向有关,补给区可能位于研究区西南侧的沿盱眙老子山、明光、滁州分布的张八岭丘陵区。结合地热流体循环深度、循环周期(地热流体年龄)、氢氧同位素补给高程、热储温度及宝应1井测井成果,首次建立了宝应黄荡地热田的成矿模式。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代替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神狐海域完成了我国第三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GMGS3),该调查表明钻探区水合物资源含量巨大,能够作为2017年南海首次试采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参考靶区。由于靶区内试采位置的选择离不开沉积特征的分析,因此本论文主要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及地震剖面,应用地震地层学在研究区内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并着重对格架内上中新统—
人地协调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教学中的定义。人地协调观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所秉承的正确价值观,包括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主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认识严峻的人口与自然环境的问题,树立学生人地协调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纱条辅助复位硬纸夹板外固定法治疗中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17-2019年67例采用本方法治疗的中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分别从复位效果、拆除夹板即刻TAFS评分、1个月及2个月TAFS评分四个方面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复位效果优良率为92.5%。功能方面,拆除夹板后即刻优良率为67.2%,1个月后优良率为74.6%,2个月后优良率为95.5%。结论:采用纱条辅助
图们江流域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中俄朝蒙”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导致部分地区生境斑块趋于破碎,生物交流通道趋于阻断,研究生态空间连通性变化并有针对性地保护和修复,可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选取图们江流域中国一侧作为研究区域,分别选取该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图,利用In VEST模型计算生境质量并划分出
<正>介绍·图景《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诗三百",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
期刊
<正>[教学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以18个“学习任务群”支撑起高中语文学习,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任务过重和单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不清晰,风靡当下的大单元学习体系庞大复杂,容易忽视单篇课文,但“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不可忽视的个体功能”[1],统编教材只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提及相关学习目标,由此,单篇课文教学需要在这三者中提炼教学要点。微专题是
期刊
浙江省水热型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勘查风险较高。本文基于前期的地热工作成果,对省内已有地热资源的热储岩性、主要控矿构造、主要指示性指标和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将浙江地热资源归纳为三大类九亚类,得出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是水热型地热资源赋存的主要部位,尤其是活动性断裂、高氟区断裂和强地震区断裂,具有较佳的成矿条件。浙江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古大气降水,温度、化学组分等与赋存环境密切相关
海上卫星通信浮标-低轨卫星-船端的大回路通信链路,是一种实现深远海通信浮标和船基信息中心之间高速率实时信息通信的有效方式。低轨卫星通信具有空间衰减和传输延时小的优点,利于海洋探测数据的实时回传。低轨卫星对地通信过程中需要实时调整天线波束指向,采用相控阵天线能快速调整波束指向海面通信区域,且可实现大角度广域覆盖。同时,海面浮标端天线在复杂海况环境中也需实时跟踪卫星。因此,研究低轨卫星星载相控阵天线技
由于毫米波雷达以及第五代手机通讯的迅速发展,将毫米波集成相控阵天线当作核心技术也成了当前研发的热门所在。全文阐述出高集成相控阵天线的应用背景,和中国国内的一些高集成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发状况,最后提出了高集成相控阵的设计重点和关键技术难点。
<正>“1+N”现场作业风险管控通过科学实用的分级评估方法,与分级管控措施现场落地相结合,有效配置资源、立体管控风险,最终实现作业安全。实践证明,整体机制运作良好,发挥了有效管控风险的功效。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电力行业作业风险评估与管控是风险管控的关键,管控或监督不严往往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常抓不懈的安全举措,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统筹制定管理、技术、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