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名师,有很多说法,课讲得好的、能教书的、善猜题的、所教学生成绩优异的……从教27年的我,接触过的教师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具备名师特质,然而,让我对名师的内涵有全面而深刻理解的,唐朝霞老师是其中的一位。
唐朝霞是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与唐老师相识,是在2002年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上,听着她入木三分、娓娓道来的点评,看着她才思横溢、亦庄亦谐的风采,心想这位小学老师有点不一般嘛。之后,在一次次共同探讨中,在一次次共赴乡村支教中,我渐渐走近了唐老师,了解了唐老师,她确实是个不一般的小学老师。2004年,她成为首批“昆明市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我的感觉得到了印证。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情”。她对事业钟情,对学生真情,对同事热情。她的事业情,使她能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使她能心静如水,宠辱不惊;使她能神气内敛,抱元归一。她的学生情,体现在她能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使她能赢得学生爱戴、家长敬重。她的同事情,使她助人为乐,助人成功。她就是这样一名心中拥有阳光,浑身散发着热量,以热情、真情、激情从事着她钟爱的事业,关爱着学生,影响着同事的名师。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专”。她对教学专业,对学生专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无数次尝试探索,经过无数次课堂历练,形成了她宽广的教育胸怀和理性的教育灵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知识内涵。为了这个“专”,她酷爱学习,博览群书,年过五旬,依然学习电脑,学做课件;为了这个“专”,她追风赶潮,投身教改,在新课改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实践经验;为了这个“专”,她对教学中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字也要寻根究底,不弄清楚,誓不罢休。她的“专”,使她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她的“专”,使她讲课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她的“专”,使她不但能高屋建瓴,而且能辨别细微,自成一说;她的“专”,使她能和着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创新。唐老师以她的“专”,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小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更要有厚实的学科专业功底。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趣”。她为师有趣,她待生有趣,她的课堂有趣,她的生活有趣。她的风趣,使她的课堂诙谐幽默,饶有兴味,常常使学生笑语串串,欢声连连,就连常常令学生头痛的作文课,在唐老师的“趣教之道”中,也如清风拂面,更似柳暗花明。她的情趣,使她的人生充溢着快乐与欢笑,这样的人生,直接影响到课堂;在课堂上,她巧妙设趣,以趣激人,让学生在趣中学文悟理。“趣”,蕴含着唐老师的智慧,更体现着一种境界。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谐”。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事业与生活和谐,内心与外表和谐,服饰与气质和谐,谈吐与修养和谐的人民教师。唐老师还用她的智慧,用她的才识,用她的情感,为我们演绎了鲜活而生动的和谐课堂。和谐使她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从唐老师身上,我看到名师之所以“名”,就在于其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名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标兵;名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生的引领。像唐老师这样执著教育,爱洒学生,情专趣谐的名师,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的要义,正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又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般的清新自然。唐老师使我看到了教育是怎样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层面,直接链接学生生命的成长。
认识唐老师是有幸的,做唐老师的学生更是幸福的!
唐朝霞是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与唐老师相识,是在2002年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上,听着她入木三分、娓娓道来的点评,看着她才思横溢、亦庄亦谐的风采,心想这位小学老师有点不一般嘛。之后,在一次次共同探讨中,在一次次共赴乡村支教中,我渐渐走近了唐老师,了解了唐老师,她确实是个不一般的小学老师。2004年,她成为首批“昆明市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我的感觉得到了印证。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情”。她对事业钟情,对学生真情,对同事热情。她的事业情,使她能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使她能心静如水,宠辱不惊;使她能神气内敛,抱元归一。她的学生情,体现在她能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使她能赢得学生爱戴、家长敬重。她的同事情,使她助人为乐,助人成功。她就是这样一名心中拥有阳光,浑身散发着热量,以热情、真情、激情从事着她钟爱的事业,关爱着学生,影响着同事的名师。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专”。她对教学专业,对学生专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无数次尝试探索,经过无数次课堂历练,形成了她宽广的教育胸怀和理性的教育灵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知识内涵。为了这个“专”,她酷爱学习,博览群书,年过五旬,依然学习电脑,学做课件;为了这个“专”,她追风赶潮,投身教改,在新课改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实践经验;为了这个“专”,她对教学中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字也要寻根究底,不弄清楚,誓不罢休。她的“专”,使她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她的“专”,使她讲课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她的“专”,使她不但能高屋建瓴,而且能辨别细微,自成一说;她的“专”,使她能和着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创新。唐老师以她的“专”,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小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更要有厚实的学科专业功底。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趣”。她为师有趣,她待生有趣,她的课堂有趣,她的生活有趣。她的风趣,使她的课堂诙谐幽默,饶有兴味,常常使学生笑语串串,欢声连连,就连常常令学生头痛的作文课,在唐老师的“趣教之道”中,也如清风拂面,更似柳暗花明。她的情趣,使她的人生充溢着快乐与欢笑,这样的人生,直接影响到课堂;在课堂上,她巧妙设趣,以趣激人,让学生在趣中学文悟理。“趣”,蕴含着唐老师的智慧,更体现着一种境界。
唐老师的“名”,在于她的“谐”。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事业与生活和谐,内心与外表和谐,服饰与气质和谐,谈吐与修养和谐的人民教师。唐老师还用她的智慧,用她的才识,用她的情感,为我们演绎了鲜活而生动的和谐课堂。和谐使她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从唐老师身上,我看到名师之所以“名”,就在于其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名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标兵;名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生的引领。像唐老师这样执著教育,爱洒学生,情专趣谐的名师,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的要义,正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又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般的清新自然。唐老师使我看到了教育是怎样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层面,直接链接学生生命的成长。
认识唐老师是有幸的,做唐老师的学生更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