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语法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语法的掌握是英语能力的基本功,而目前中国学生的英语语法的学习效果并不令人乐观。改教育方法,加强文化对比,注重正负迁移的影响,是改善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学习;教学方法
  所谓英语语法,就是英语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主干,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简单来说,语法就是把学习者所学的单词和短语按照固定的法则组合起来,从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谈谈英语语法的教学目的。在英语教学中,开设语法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扩展词汇、短语的同时,正确、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任何版本的语法书和教材都应该按照从基本的词与词之间的法则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法则,逐渐过渡,实现从简入深的教学原则。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有着多年的汉语学习方法,然而同样的学习方法拿到英语学习中是不奏效的。这是因为英语和我们汉语在语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英语不好学的原因了。所以说,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谈一谈英语语法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
  1 针对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法难学,做好语法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的轻重之分,重点的地方,一定要勤加苦练。例如,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致性的问题。所谓一致性原则,一是指英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让学生明白记住类似于“I am、You are, He/She is、We are,They are” 这样的搭配,不要在使用过程中,写出或者说出“I are、 you is”这样的错误结构。二是指文章或段落中,一句话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时态一致原则。很多英语教师在工作中会经常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现象:① When my mother came home yesterday, I am watching TV.② Last week, 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We buy a lot of things we like.以上两个例子都存在时态不一致的问题。第一个例子中,复合句的主句和从句谓语动词时态不一致,这样的表达就不能说明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这是一个错句子。第二个例子中有两 句话,显然两个句子本应该是在描写同一件事情,然而,后一句和前一句的谓语动词时态并不一致,也是很难让人理解这是在写同一件事情。诸如以上这样的语法错误,英语教师必须采用让学生多写文章、多造句,同时加强口语口头造句和说话练习的手段,让学生逐步地养成英语说话和写作的习惯。
  2 英语语法教学要与大量的汉译英造句练习相结合。教师可给出一定数量的英语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相关的例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运用自己所学的词汇造出同样句式结构的句子。在这样的练习中,模仿、重复、大量是必要的三个重点。
  比如,教师在讲解存在句型(There be)时,要先解释好存在句型的意义。存在句型是一种表示在某地或某时存在某物的特殊句式结构,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句子中be之后出现的名词,是这个句子的主语,而前面的be则是谓语。然后教师给出例句: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my house. 这句表示“在我家前面有一棵树”。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party next week. 这句表示“在下周,将会有一个英语晚会”。两个例句充分说明了There be这一句型是表示 “存在”这一意思的。最后安排学生仿照两个例句做造句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在大量的练习中,让学生们对句子结构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总之,英语语法教學必须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不能只注重讲解,而忽略学生自己大量的练习,也不能只要求学生多练多做题,而没有在开始的时候,把语法现象讲透彻。讲与练,必须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树立起重视英语语法的观念,讲究英语语法在实际中的准确运用。
  参考文献
  [1] 读说在突破英语语法方面的作用,《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2] Widdowson,H.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3] 马丁·韦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意识是公民必备的素质,教师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提供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多媒体;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以创新意识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时代在呼唤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而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教师便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中正确引导,点拔学生,不断创造条件培
期刊
每次改试卷,总有很多老师唉声叹气:“又是因为错别字丢分。”还有的老师埋怨学生知错不改:“这个字不知纠正多少遍了,還错。” “这个字在班上讲了几次,还有一半人出错。”……确实,老师批改作业、练习、考卷时,都很耐心地圈画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有时还在黑板上苦口婆心地讲解过,可学生还是改正不了。写错别字,总体来说就是写“错”字和“别”字两种错误。所谓写“错”字,主要是指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的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怎样突出学生的-作用,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师生情感,展示物理趣味,加强实验教学,坚持强化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学用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出;主体;收到;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那么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传统的教师“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结合自身的教学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形成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开放系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开放;自然;阅读;自主学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目前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保证则是学会学习。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们在这方面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探索。那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从课堂的导入、意识的培养、教材插图等环节的精心设计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景,有个好的开头,激发探索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一个好的
期刊
责任  二00九年十月十七日,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那天,晴空万里,秋风习习。我们一行三人风尘仆仆地骑车赶往县城。我是以学校党支部书记的名义陪同校长和教导主任前来参加座谈会,地点是在正安县政府二楼的会议室。参加座谈的领导有:分管水电系统工作的廖副县长,教科局分管基建工作的刘副局长,正安县土坪镇政府镇长,贵州黔源公司的翟总和水利指挥部的领导等。座谈会是在和谐、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进行的。  贵州黔源
期刊
【摘要】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如能适当根据教材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
期刊
从事教学二十几年,一直苦于学生的汉字书写不规范,不美观,虽然也强调书写的重要性,但效果一直不好。写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新课标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是能正确、端正、美观地书写汉字。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是深入到实际,你才会发现真正做到正确端正、美观地书写汉字的人是不多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写字教学。  1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虽然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初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如果一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在我的教学中,曾尝试击好第一槌。  1 诗文名曲,创
期刊
【摘要】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对简单问题 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概括的思维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的永恒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思想才能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具体的数学学习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