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习惯教育 夯实人生基础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engu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现代教育重要内容,这是中学生在过渡时期所遇到的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对中学生能否成长为栋梁之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一些教育工作者忽视或不能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从而导致部分中学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了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习惯;责任;人格;爱心
  一、当代中学生存在不良习惯
  1.喜欢依赖别人。依赖他人的习惯主要表现在,有的中学生做人懦弱,不勇敢;有的自理能力比较差;有的对生活基本技能掌握比较少。独立性是心理断乳期的重要标志,当一个孩子具备了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会确认孩子已经长大了。
  2.过分自我中心。当代中学生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良习惯是“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主要表现在有的中学生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有的比较自私,自我为中心;有的不谦让,不宽容。特别是中学生在家庭中更容易发脾气,自我控制能力更弱一些,而在学校里要比在家庭中好得多。
  3.害怕承担责任。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中学生可塑性来讲,培育责任心非常重要。
  4.逃避参加劳动。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学生在劳动方面就是存在明显不足。有的害怕劳动,不爱劳动;有的怕脏、怕累;有的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劳动技能掌握比较少。
  5.消极被动学习。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部分中学生学习动机有偏差,导致学习一直出于被动学习状态,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可能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明确联系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并使学生知道练习的成绩懂得成败的原因。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
  2.注重细节,抓好落实。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我们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认真学习古代有关警言,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同时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他们易于接受,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深受教育。
  3.因人制宜,分类施教。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确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也可以活动矫正,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因人因事而异,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如针对有的学生不善于阅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要求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又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如针对有的学生不会审题,我们通过审题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作题时,首先要求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做题。接着,教会学生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解题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如针对有的学生不愿动脑,不愿思考,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如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我们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4.常住不懈,持之以恒。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由型。如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我们只要本着以严为纲,以爱为本的原则,多一颗爱心,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就一定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作者简介:王伟(1979- ),女,山东东营人,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初中英语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大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的法官职业文化同时具备着文化属性和职业属性,因此对于防治法官司法腐败有著其独特的作用机理。首先,这种法官职业文化应严格界定在精神层面之内,而不包括广义职业文化含义之中的制度、行为等层面;其次,法官职业文化针对司法腐败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约束和规范功能、舆论宣传功能。最后,在营造良性健康的法官职业文化上,应从文化属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法官职业文化的积极意义。 
期刊
摘 要:关于偶然防卫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从行为无价值论出发坚持防卫意识必要说,认为偶然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而成立犯罪;从结果无价值论出发认为成立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意识,认为偶然防卫成立正当防卫。另外,还涉及国民行为自由与偶然防卫的关系。  关键词:防卫意识;偶然防卫;正当防卫;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  现行刑法第二十条是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由于法条的表述使用了“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
期刊
摘 要:我国法律至今没有直接、系统的对婚内侵权问题进行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的婚内侵权行为却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受到损害的一方无法及时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从而影响了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  关键字:婚内侵权制度;分割共同财产;完善权利义务  一、在《婚姻法》中建立婚内侵权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内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一般不予支持,然而,随着此类案件的不断增多,人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哲学体现,是凝聚员工的精神内核,是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为了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致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本文就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高效工作  一、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1.追求企业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高度重视新兴媒体新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新兴媒体科学内涵基础上,论述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分析了新兴媒体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兴媒体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兴媒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新兴媒体科学内涵  新兴媒体是相对于传
期刊
摘 要: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重要体现。从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涵义和公诉性、自由裁量性的特征出发分析出有必要对这一制度进行制约。进而分析我国现状,从诉讼参与人的角度分析出我国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制约较为完善,但是仍缺乏具体的细则规定。针对不足提出三方面的完善建议,认为应当对特定案件设置启动前听证程序,在立法上明确悔罪表现,并且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方行使异议权。  关键字: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律信仰”命题成为我国法学界不断讨论的热门话题,无论争议的浪潮多么巨大,“法律信仰”依然以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屹立于法律之林。法律信仰是法律信任、法律认同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公众对当下法律的一种内心确信,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律信任;法律认同;良法  一、法律信仰的必要性  “法律信仰”命题来源于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教授的名言:“法
期刊
摘 要:陪审制度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审判制度,在各国的司法制度发展乃至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陪审制度的一种,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的制约,该制度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跟踪研究,根据司法实践情况作出分析与判断,进而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展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陪审制;司法实
期刊
摘 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环节。应根据公共信托理论与环境权理论确定环境损害的赔偿范围。环境损害赔偿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损害对于受害公民自身权益的损害,及环境损害对于一定区域范围环境风险的赔偿。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损害;赔偿;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损害是指因人们的生产活动或者生活行为侵害环境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而使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
期刊
摘 要:在粤港澳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之间的区际行政协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客观存在的区际法律关系、行政纽带在我国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区际行政协议的法律定位是指明确区际行政协议在法律体系或法学理论体系中的界定和安排。通过分析区际行政协议缔结的主体、内容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的安排,从而了解区际行政协议的法律定位。  关键词:区际行政协议;法律定位;性质  一、区际行政协议的概念和性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