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及社会效益情况,总结了主要做法与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流域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宁夏固原;原州区;三十里铺
中图分类号 TV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16-01
1 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项目概况
三十里铺小流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距县城约15 km,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6°13′42″~106°17′0″,北纬35°43′25″~35°47′1″,属清水河的一级支流,总土地面积44.23 km2,水土流失面积43.35 km2。该项目为2013年下达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共下达综合治理面积16.21 km2,其中,水平梯田410 hm2,人工种草81 hm2,沟道乔灌混交林172 hm2,地埂灌木林25 hm2(地埂林不计入治理面积中),保土耕作100 hm2,生态修复858 hm2;建设沟道柳谷坊10座,新修田间道路24.6 km。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2.58 km2。
2 工程建设与管理
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从开工之初,就做到了保障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施工单位逐级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单位也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做到人人关心安全、处处讲究安全、不安全不施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格局。自工程开工以来,从抓工程组织管理工作入手,派专人负责三十里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梯田、造林、种草、封禁、保土耕作、小型水保工程等各项措施由专人负责施工,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开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3 工程完成情况与社会效益
已完成工程建设内容:综合治理面积12.58 km2,其中,水平梯田300 hm2,保土耕作100 hm2,生态修复858 hm2;新修田间道路20 km。初步发挥了效益,经测算,梯田保水79%、保土67%;封禁治理保水20%、保土25%,保水、保土效益达到设计标准;经济效益的发挥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测定。预计各项措施完成后,小流域治理程度由32.9%提高至70.29%,每年保土5.06万t,保土效益增加25.96%;每年保水12.27万m3,保水效益增加39.05%。流域林草覆盖度由28.11%提高至53.22%。流域内基本农田面积显著增加,人均基本农田面积由0.11 hm2提高至0.18 hm2,人均基本农田生产粮食由387 kg提高至450 kg。每年粮食、活立木、薪柴、饲草的产值增加267.30万元。
4 主要做法与经验
4.1 统筹兼顾抓规划
在项目规划上,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把坡改梯、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措施一次性规划进项目区,以坡耕地改梯田建设为重点,按照“近村、近水、就缓、就近”的原则,将工程布设在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灌溉渠系配套设施建设的缓坡耕地上,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在措施布局上,因地制宜,统筹配套田间道路、生产道路、滴灌工程以及林草措施等,力争把项目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亮点工程,达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 强化管理抓实施
一是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在项目实施前,做好群众宣传以及村、组干部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向项目区群众下发用地通知书,以便群众提前做好作物倒茬和地块预留,保证了工程建设用地。二是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算好任务、时间、资金、机械账,做到领导责任、作业机械、工程经费、技术服务“四到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三是在项目建设中,把工程质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打破地界、村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达到“土要成形、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能蓄能排,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效果。四是新修梯田立地条件适宜的营造水保林,有条件的地块配套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所有的集中连片点均配套建设田间道路[2]。
4.3 提升质量抓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合同制、建设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工程建设公示制和建后管护责任制等管理制度[3]。二是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并在合同中明确了工程的质量标准。三是在工程开工前,以公告牌形式将试点工程建设地点、建设任务等内容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4]。四是严格落实了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五是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设立建设资金专用账户,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采用报账制的办法拨付资金,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六是加强档案管理,对各类资料及时进行科学分类并立卷归档,确保项目实施中资料、图件的安全保管,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了依据。七是开展自查自验,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地块丈量面积,查验质量,现场登记、勾绘草图、填表计算,做到图、表、实地“三对位”,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林草措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强,要按植树种草季节和土壤墒情实施,同时需要先进行造林整地蓄水保墒,实施周期长。林草措施实施后期管护不力,边实施边破坏现象严重。二是国家投资标准过低,加之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国家投资标准不能满足机修梯田建设需要。建议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全区梯田面积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段特别是未列入重点治理的乡镇村组,坡耕地面积还比较大。据统计,全区宜修梯田的坡耕地尚有3.73万hm2;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项目支持力度,增加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提升梯田整体建设水平,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四是加大林草措施实施力度,并在今后的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地措施拦蓄降雨,加强苗木后期管理,以提高苗木的1年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五是在生产运营期内,要长期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以保证各项措施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和效益的发挥。
6 参考文献
[1] 冉大川,吴永红.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J].水土保持研究,2003(2):58-59.
[2] 王秀珍,王礼先.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03(1):33-36.
[3] 杨进怀,吴敬东,祁生林,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4):18-21.
[4] 沈佩君,邵东国.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前景[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5(5):463-469.
关键词 小流域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宁夏固原;原州区;三十里铺
中图分类号 TV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16-01
1 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项目概况
三十里铺小流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境内,距县城约15 km,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6°13′42″~106°17′0″,北纬35°43′25″~35°47′1″,属清水河的一级支流,总土地面积44.23 km2,水土流失面积43.35 km2。该项目为2013年下达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共下达综合治理面积16.21 km2,其中,水平梯田410 hm2,人工种草81 hm2,沟道乔灌混交林172 hm2,地埂灌木林25 hm2(地埂林不计入治理面积中),保土耕作100 hm2,生态修复858 hm2;建设沟道柳谷坊10座,新修田间道路24.6 km。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2.58 km2。
2 工程建设与管理
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从开工之初,就做到了保障项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施工单位逐级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单位也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做到人人关心安全、处处讲究安全、不安全不施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格局。自工程开工以来,从抓工程组织管理工作入手,派专人负责三十里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梯田、造林、种草、封禁、保土耕作、小型水保工程等各项措施由专人负责施工,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开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3 工程完成情况与社会效益
已完成工程建设内容:综合治理面积12.58 km2,其中,水平梯田300 hm2,保土耕作100 hm2,生态修复858 hm2;新修田间道路20 km。初步发挥了效益,经测算,梯田保水79%、保土67%;封禁治理保水20%、保土25%,保水、保土效益达到设计标准;经济效益的发挥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测定。预计各项措施完成后,小流域治理程度由32.9%提高至70.29%,每年保土5.06万t,保土效益增加25.96%;每年保水12.27万m3,保水效益增加39.05%。流域林草覆盖度由28.11%提高至53.22%。流域内基本农田面积显著增加,人均基本农田面积由0.11 hm2提高至0.18 hm2,人均基本农田生产粮食由387 kg提高至450 kg。每年粮食、活立木、薪柴、饲草的产值增加267.30万元。
4 主要做法与经验
4.1 统筹兼顾抓规划
在项目规划上,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把坡改梯、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措施一次性规划进项目区,以坡耕地改梯田建设为重点,按照“近村、近水、就缓、就近”的原则,将工程布设在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灌溉渠系配套设施建设的缓坡耕地上,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在措施布局上,因地制宜,统筹配套田间道路、生产道路、滴灌工程以及林草措施等,力争把项目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亮点工程,达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 强化管理抓实施
一是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在项目实施前,做好群众宣传以及村、组干部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向项目区群众下发用地通知书,以便群众提前做好作物倒茬和地块预留,保证了工程建设用地。二是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算好任务、时间、资金、机械账,做到领导责任、作业机械、工程经费、技术服务“四到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三是在项目建设中,把工程质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打破地界、村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达到“土要成形、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能蓄能排,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效果。四是新修梯田立地条件适宜的营造水保林,有条件的地块配套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所有的集中连片点均配套建设田间道路[2]。
4.3 提升质量抓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合同制、建设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工程建设公示制和建后管护责任制等管理制度[3]。二是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并在合同中明确了工程的质量标准。三是在工程开工前,以公告牌形式将试点工程建设地点、建设任务等内容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4]。四是严格落实了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五是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设立建设资金专用账户,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采用报账制的办法拨付资金,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六是加强档案管理,对各类资料及时进行科学分类并立卷归档,确保项目实施中资料、图件的安全保管,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了依据。七是开展自查自验,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地块丈量面积,查验质量,现场登记、勾绘草图、填表计算,做到图、表、实地“三对位”,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林草措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强,要按植树种草季节和土壤墒情实施,同时需要先进行造林整地蓄水保墒,实施周期长。林草措施实施后期管护不力,边实施边破坏现象严重。二是国家投资标准过低,加之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国家投资标准不能满足机修梯田建设需要。建议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全区梯田面积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段特别是未列入重点治理的乡镇村组,坡耕地面积还比较大。据统计,全区宜修梯田的坡耕地尚有3.73万hm2;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项目支持力度,增加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提升梯田整体建设水平,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四是加大林草措施实施力度,并在今后的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地措施拦蓄降雨,加强苗木后期管理,以提高苗木的1年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五是在生产运营期内,要长期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以保证各项措施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和效益的发挥。
6 参考文献
[1] 冉大川,吴永红.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J].水土保持研究,2003(2):58-59.
[2] 王秀珍,王礼先.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03(1):33-36.
[3] 杨进怀,吴敬东,祁生林,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4):18-21.
[4] 沈佩君,邵东国.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前景[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5(5):46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