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万古常新的命题,人类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民族才能持续强盛,国家才能长久兴旺发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业的兴盛,建筑设计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能看到赏心悦目的建筑,期望能体验到建筑的美感,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人们都希望建筑设计师能够有创新性的设计。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
  1.加强想象力训练
  想象是凭借潜隐的理性和直觉感知对事物进行大胆的猜测与联想,提出假说,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新组合形成富于创新的科学成果,是设计创造的重要核心。想象力的拓展,取决于激发想象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取决于设计者对想象在设计创造中的积极认同。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事物之间的一定的可比性为前提的。它能够克服两个事物及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系起来。想象力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创造出新艺术形象。建筑师伍重在设计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时,很快联想到悉尼港上的船帆形象,并且把这种联想形成了设计意念。这种天马行空式的设计创新,建成后便成为了悉尼的标志性建筑。培养设计创作中的想象能力,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力,观察、捕捉事物本质和细部洞察力的培养和训练;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对有助于想象力及构思创作能力培养的各类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与掌握。联想式方法在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也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在科学认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2.运用灵感式方法
  人们在进行思维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过程中,往往既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和积累,又要有短时间的突破;既要有长时间的创新构思,又要有瞬间的顿悟灵感。这种瞬时的顿悟性思维方法使建筑设计创新立即得到解决,就是所谓的灵感式方法。灵感式方法是可与不求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只有掌握其特点,才能更好的利用灵感来进行创造。第一,灵感的产生需要其它事物的触发,灵感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它完全是由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诱发的。我们应该人为的增加这种诱发因素的数量,努力丰富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激发创作的灵感。第二,灵感的显现具有瞬时性。由于灵感的引发是不可预料的,因而当灵感出现时,如不及时抓住,它可能转瞬即逝。因此,我们要不计良莠的记录下自己的灵感闪现,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发挥出具大的作用。第三,灵感具有潜伏期。灵感的产生、顿悟的出现是在长期的思考之后,因而它不是随便就能产生的。第四,过程中伴随着情感因素。灵感与情感具有内在的联系,程式化的思维和过于理性的思考同样会限制灵感的产生,另一方面过于偏执的喜好以及强烈的情绪对灵感的产生也是同样不利的。
  3.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场地环境之中,并与场地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因此场地环境对于建筑具有很大影响。通常任何建筑,只有当它和环境场地融合、契入、创新性地综合在一起,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情趣保持某种内在的关联之时,才能有效和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讲,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建筑环境,这种不同的特色是建筑设计创新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深刻的对环境的理解很有可能就会产生创新的杰作。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古今中外的建筑师历来都十分注意对于建造场地的地形、环境及地质等的选择和利用,并力求使建筑能够与场地环境取得新颖的有机联系[2]。
  建筑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自然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地貌环境所制约。通过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方法而产生建筑设计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最为成功的是莱特所设计的考夫曼别墅,业主考夫曼夫妇原希望能够将起居室面向瀑布,使人处在瀑布美景“之前”,莱特却说服了考夫曼夫妇,将整座建筑物建造在瀑布“之上”,而使建筑物身在瀑布与自然环境之中,这不但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造就了与自然相“和谐”式的创新方法的完美建筑范例。
  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和城市设计相融合。我们要从建筑群整体的角度看待单独的建筑设计创新,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当前是我国建筑建造的高峰时期,每一个建筑创作都想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这就造成了“鹤立独行、各自为政”的现象。单独审视每一个建筑都有其创新方面,但形成建筑群却变得混杂而没有章法。因此,建筑设计师要尊重城市已有的设计,将自己的设计融入到城市设计中,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如勃鲁乃列斯基设计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立意新颖但并不与周围建筑的机理相冲突,使其既突出于建筑群之上,又融合于建筑群之中。
  4.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现代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体现民族元素。当一个民族、部落或地域的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时,它的文明就会衰退乃至消亡。建筑的民族性是其能够展现其特色的重要方式。M·弗莱夫妇参与设计的议会大厦等标志建筑,形象强劲有力,充分考虑了通风等需要,又创新的采用了一些取自印度本土的符号性语汇。在建成近半个世纪后,人们对他的规划设计有褒有贬,但都肯定了他在世界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从民族的特点出发进行建筑设计创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现实的[3]。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
  5.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的主要课题。生态、环保的建筑形式也就随之产生,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建筑离不开生态学的支持,同时,建筑的能耗、材料、新陈代谢和可使用率等一系列问题的生态学研究,必然会带来对原有建筑设计革新式的生态学式创新方法,这种创新需求更超越了人类眼前的物质需求,而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的动力。诺曼·福斯特设计的英国威尔士国家植物园大型玻璃温室在卡马森郡的小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卵形。温室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甚至连它的屋顶都可以进行呼吸。整个建筑设计创新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达到了一种优雅无形的境界,成为生态建筑成功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魏志敏.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论述[J].四川建材,2008,2.
  [2]王清友,李志锋.浅谈建筑设计上的协调与创新[J].民营科技,2009,5.
  [3]邢凯,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J].华中建筑,2008,1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美的敏锐的感受力.作为小学生,要获得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重视语文基础知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还需要采用有效策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情感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实现学生良好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
【摘 要】本文在阐述施工新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从防水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筋连接、屋面施工、金刚砂耐磨地坪等几个常见施工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新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应用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
暑假,有的人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有的人在愚蠢地享受这一时的快乐。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写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主席阐释的“中国梦”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强国进行时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应用文写作教学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为了使应用文能发挥“用”的功能,首先要结合实际由易到难地分段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有一个总体规划
历史唯物主义在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文章概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外国建筑史教材
曾以为在这新的城市,可以等到一个人,一个愿意陪我登山的人,我独自爬上这座最高的山时,才知道:等,是等不来的。与其傻傻地在某个地方的某个角落里无望地等,不如说服自己的脚步,一个人上路。  在山顶,眼界变得很开阔,虽然山连着山,绵绵无尽头,心底的希望会变得很狭隘,如果你选择了走出去,那连绵不断的山也就变得小菜一碟了。生活又何尝不是夹杂在偌大城市的小孔里喘息着,每一层楼都有各自的故事,我却喜欢如同蚂蚁一
期刊
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随着阅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