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 促进教育质量再提高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以来,镇江教育着眼全市“两率先,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大局,基于对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己任,坚持“一手抓以布局调整为重点的硬件建设,一手抓以强化管理为重点的内涵提升”,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的起点上,镇江教育要想再求新作为、再创新辉煌,进一步奏响教育管理主旋律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坚定强化管理、优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认清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不断增进强化、优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才能走好规模、结构、质量、速度、效益和谐发展之路,不断创造镇江教育发展的新辉煌。
  1.从加强管理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看强化管理、优化管理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但素质教育本身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理想,更不是一个空洞的、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和行动。在加强教育管理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总要求,而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则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和基本保证。可见,努力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积极提升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举措,已经理所当然成为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牛鼻子”工程。
  2.从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看强化管理、优化管理的必要性。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奋斗,中国教育正进入一个“从保证学生有学校上,向有好学校上转变”的新阶段,这是一个教育必须加快实现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转型的阶段,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准确寻找定位,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的阶段。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共识和大势所趋。江苏省教育厅年初专文下发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目的就是要努力加强新形势下学校的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全省中小学管理水平,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江苏基础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提出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既是对上级规定积极、认真的贯彻落实,更是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教育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战略谋划。
  3.从镇江教育“率先当强”之路看强化管理、优化管理的紧迫性。新世纪以来,镇江教育进入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我们必须挺立在发展潮头之上,勇敢面对挑战、确保在全省的应有位置;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正视客观存在的诸如结构还不尽合理,师资素质还不够精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还亟待提高等现实困难和问题。为此,2003年以来,我们审时度势,在积极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调整,着力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强化、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连续四年召开全市教育教学研讨会,不断明确“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要求,突出了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把强化管理、优化管理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各校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是,对照事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各地各校在强化、优化教育管理方面发展还不够平衡,管理的责任心、落实度和创造力还需要有一个大幅的提高。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市直系统采取一个大动作,派出11名年富力强的校级领导和机关干部赴常州进行为期4个月的挂职锻炼,近距离学习先进地区学校管理经验。教育管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管理层次和水平的提升有一个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逐次提升的过程。常州等先进地区学校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扬弃经验管理、实践科学管理、打造文化管理的鲜活样板。而我们的学校虽然有的也在科学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更多的仍处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层面上,个别学校甚至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的状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回顾镇江教育新世纪“率先当强”之路,客观分析当前镇江各地各校具体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实践,我们不难发现,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切实提升管理层次、不断优化管理举措已经成为我们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着力提高强化管理、优化管理的能力和本领
  
  所谓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就是要将强化、优化教育管理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线,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举措,充实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能。高奏管理主旋律的核心是管好人,关键是做好事,力求达到“时时都有人管,事事都管得好”的境界。为此必须强调四点:
  1.加强学生管理是重点。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所有教育管理行为的主要接受者,是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加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强化优化教育管理的难点。尤其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和管理的总目标,将学校改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学生,培养他们优良的品德、文明的举止、创新的精神、健全的心智和积极的心态,使之成为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种种挫折和困难,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此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创新对学生的管理,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要进一步健全队伍、优化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进一步突出学生文明养成教育,进一步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将德育工作这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真正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突出学生体育和劳动、审美教育,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切实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断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艺术修养,真正帮助广大同学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2.加强教师管理是关键。广大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推动者,是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的责任人。为此,必须将教师队伍管理作为高奏主旋律“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切实将校长干部和一线教师这“两支队伍”建设好。一是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三爱”铸师魂。深入推进以“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为主题的“三爱”师德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城乡教师手拉手”、“百千万爱心大行动”。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抓好以“八要”、“十不”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行为规范教育,着力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的教育,使“教育就是奉献”成为镇江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同时,要不断完善师德测评制度,将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二是要着力推进专业提升,以“三大”长师才。2006年以来,我们创造性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练兵”的“三大”活动,给队伍建设引入了活水、动力,今后要围绕素质教育主题,继续深入开展“三大”活动,在活动中丰富教师思想,提升教师理论层次,增长实践才干。三是要真诚关爱、呵护广大教师,以“三关心”强保障。“三爱”教育、“三大”活动相互贯通、有机相连,对加强教师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任何严格的管理都必须建立在有序、有情、得法的基础之上,这是实现高质高效管理目标的有效保证。必须处理好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关怀尊重之间的关系,在严格要求教师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诉求,提升教师价值观与职业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三爱”教育和“三大”活动持续发展,使之更加有效。为此,今年以来,我们在总结近年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实施了以“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三关心”行动,力求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物质保障。实践证明,只有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开展好“三关心”行动,才能切实将广大干部、教师紧紧团结在镇江教育“率先当强”的旗帜下,才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完整体系,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机制。
  3.加强教学管理是基础。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就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课堂教学质量、抓课堂常规管理上,千方百计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当前,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重心的下移,年级部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备课组已经成为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责任主体。为此要努力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和每一个班级。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均衡发展与培养特长并重,瞄准课堂一线,突出学生主体,要坚持“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强化在课后”的要求,切实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严格化,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持久化。
  4.加强后勤管理是保证。学校的后勤、财务等部门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任务的重要承担者,也往往是一个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相对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为此,在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的实践中,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后勤服务管理,以“领导满意、师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追求,积极作为、创新管理、保障有力,主动融入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的大合唱。一是要强化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卫生、整洁、优美、平安的校园环境;二是要抓好学校经费和各办公室、班级备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三是要抓好学校食堂、宿舍、卫生室、工会活动室等事关师生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部门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周到、舒心、温馨的服务。
  正如18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实践都向我们提出了不断强化、优化教育管理的强烈呼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领导力,提高责任心,增强创造性,提高落实度,不断将教育管理这个镇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奏得更加响亮。
  
  [作者简介]
  刘国荣,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如果将社区、街道当作一个家,有时免不了将别人家的街道跟自己住的街道做一个比对,为啥别家的街道这么优秀?  以打造家园美化舒心工程、角色强化初心工程、服务优化暖心工程、资源聚化凝心工程四大战略工程为载体,在“拆”“清”“修”“整”四方面下功夫,2019年,金阊街道全面攻坚粉刷单元楼道、美化楼道、油漆单元门、维修信报箱、修剪大树、补种绿化、新增车位、安装绿化隔离栏、升级和新增“民心”议事亭、增设智能充
期刊
古香古色、轻盈素雅的建筑,儒学思想贯穿的空间,本土历史与乡贤文化的展示地……牛橋村有这样一座利用村民老屋改造而成的新学堂,诗礼堂秉承传统,传播儒学知识,重视家风家训,帮助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今天的牛桥村是吴中区临湖镇最大的村,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生态的美丽乡村。在当地人心中,诗礼堂就像一个小型博物馆,如今,这里也成为苏州乡村振兴学堂新的现场教学点。  牛桥与孔氏之渊源  提起聚族而居
期刊
一粒小小的蚕茧,不仅可以制作出如水的丝绸,还可以幻化出各種美丽精致的造型;  一把古典的团扇,不仅带着东方的美感,还可以“代言”江南苏州的慢生活;  古朴的漆艺作品,可以华丽温润,也可以很甜很嗲;  精致的苏绣小物,可以妆点出不一样的美。  两千五百年的苏州,精致的苏绣小物,可以妆点出不一样的美。有太多的独特风物,更有太多的匠心独运,今天,我们不聊那些华丽丽的大“非遗”,单说一些小“文创”,  奇
期刊
“我也曾到过许多地方,可那梦中的天地往往是苏州的小巷。”这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在文章中描写的对苏州小巷的热爱。  黑瓦、朱栏、白墙、小巷铺着长长的石板,这里不仅有无数人走过的印记,更有着无数人童年的回忆。  前段时节,苏州287米长的定慧寺巷内,婀娜多姿的银杏树换上了五色锦绣礼服,吸引了“《现代苏州》第二季春芽摄影小记者班”的成员们到此采风摄影,在金灿灿的风景下收获属于自己的最美“银杏”掠影。  趣味
期刊
去年夏天,记者曾探访上海愚园路市集,那里本来是原医药职工大学校舍,2018年8月,进行更新改造。入口地地磚上印着“旁友,侬好呀!”的字样,里面有生鲜菜场,又有满溢着老上海情怀的市集:一家家传鞋匠铺,一爿老上海糕点店,一碗柴片馄饨,一间裁缝铺……  虽然隔着一条马路便是喧嚣都市,但此时此刻置身于此,脑子里浮现出的满是老上海的弄堂生活。对,就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街坊邻居围坐在弄堂里看女排比赛那样,热
期刊
千年大运河奔流不息,穿城而过,既连接了南北交通要冲,又圈点了吴中城市繁华。作为大运河吴中段最核心位置的吴中高新区,因与运河守望相约千年而滋润,更因为生活在这里许许多多人的守护而变得更加诗意优美。  程袁华,一位默默奉献的“最美城市劳动者”,也是城市美的守护者。在吴中高新区环卫所担任车辆维修员,他24年的坚守让人们对于这份工作有了美的理解与尊重,也在城市的四季流变中,让这个24年的约会变得更温暖、更
期刊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是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因为是阴雨天,人迹罕见,但少了喧嚣,更多一份安谧。这里有大城的气魄,大城的恢弘,大城的雄伟和
期刊
离古城不远一佛殿,四四方方,异常雄伟。脱下登山鞋提在手中,前面老僧正蹒跚上阶,放慢脚步跟在其后。大殿空空荡荡,走到尽头,金佛端坐,面前供桌摆着新鲜水果,令人清心。  本地名胜以曼德勒山最为著名,出寺便想急着过去,怎料司机开到半路拐了个弯,又到一处寺院。四周静极,树木葱郁,走到入口,守卫指手划脚示意脱鞋,盛气凌人,心头不悦,转身离去。回到车上,关照司机勿再停留,直接上山。  简易的盘山公路,司机猛踩
期刊
高端装备、功能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这些行业在太仓港边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2019年,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实施利洁时、扬子三井、之宝等5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58亿元,特别是在2019年太仓金秋经贸月活动期间,港区共新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达220亿元。刚过去的一年,这里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载体,追求“拎包入驻”  玖龙智能装备产业园是由玖龙集团投资约50亿元建设的项目。这是港
期刊
2019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值得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园区迎来了开发建设2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回顾总结了25年来,园区不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累的经验。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园区不断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园区可谓好事连连。  8月底,国务院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扬帆起航,苏州成为了自贸区“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