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促进新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采编与制作课程体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优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闻采编与制作;融媒体;现状;策略
  一、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一)全能型新闻人才
  首先,是具备新闻业务基础技能,具体是指拥有采、编、写、评、制等基础技能,要求新闻人才能对新闻业务的基本技能全面掌握。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更侧重于对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技能的掌握,电视媒体侧重于拍摄、采写、音频等处理技能的掌握。而融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的技术,涵盖了图形、文字、语言和声音等多项内容。为此,融媒体环境下,需要学生掌握全方位的业务技能,即声音、影像、编辑、评论、采写等。
  其次,是新闻业务基础技能范畴外的技能,由此,要求新闻学生能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广泛涉猎。新闻人才在融媒体环境下,不单单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基础业务之外的拓展技能,如媒介推广、运营和策划等能力。
  (二)掌握融媒体传播技术
  主要是指融媒体传播渠道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术,如利用手机客户端更新和发布信息,利用微博、微信等发布信息。信息传播和来源的多元化,是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
  为此,作为传媒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领,就是对融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加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新闻与采编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三块主要内容。通识类课程主要涵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公共基础。尽管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在課程名称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都是关于新闻的写、编、评、摄、制等基础技能。
  首先,因为受制约于各种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目前并不存在专门的实践类课程。其次,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却没有及时更新新闻教育的知识和课程。传统媒体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应结合融媒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有实践教学要求,但主要是在校内安排实践课程,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拓宽课程的覆盖面
  首先,对课程方向进行明确。并不是将一两门课程单纯地添加,将课程的覆盖面拓宽,而是对课程的模块进行科学的设置;而拓展技能模块,应对融媒体的需要紧紧把握;
  其次,需要将融媒体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利用一些融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对一些融媒体课程进行发布;
  最后,将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与市场接轨。而构建校内融媒体平台,是开展实训课程的关键,应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媒体人员到校兼课、兼职指导学生的实践;由于寒暑假有充足的时间,可对学生的寒暑假充分利用,构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外实习制度,使学生的实践能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开展。
  (二)促进课程之间的联动
  传统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设计教学重点和教学计划。因为教师之间相对独立,使课程之间内在联动匮乏。在学期末的实训和单课程实训,是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媒体时代,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技术技能,所培养的新闻人才,应更加全能。
  为此,应在明确好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增加课程之间的内在联动,通过专门的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带动。而这个实践项目是综合的、贯通式的课程实践,应与课程项目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使学生能在实践中融合贯通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实现课程联动的有效方法,就是项目引领。为了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需要开设更多贯穿式综合实践项目。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高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应与融媒体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议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熟知并且一直在用关于思想政治的课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身修养、持有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交和适应能力等。现如今的形势下,一些高校对于思政以及类似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只是将这些基础课程当做学生可有可无的学分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意义很大,高校不够重视的态度对学生是不负责的,并且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对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予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本文具体探讨文学与新闻传播互动现象,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新闻  一、文学与新闻概述  为了把握文学与新闻传播的互动现象,需要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以新闻为例,新闻主要是指事件报道,含括经济事件报道、政治事件报道、文化事件报道等。以文学为例,文学主要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表达方
本文提出并解决模糊关系系统的串联补偿解耦问题,给出了串联解耦补偿器的结构、实现解耦的一个充分条件和串联补偿解耦问题的解存在的一个充要条件。 In this paper, we pro
摘要:主流媒体能够引导舆论的走向,为民众反映自身诉求提供途径,向大众转达党的声音,为政府当参谋,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新时代,主流媒體应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主流媒体的专业化、大众化及时代化几个方面对主流媒体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主流媒体在新时代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提供
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一个年轻的领域。本文对国内外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做了概要介绍,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探讨了英语语言策略的研究方法。 The stu
摘要:志愿服务是基层党建的重要载体,新媒体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志愿服务工作。以华东疗养院为例,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新媒体运用,扎实推进医院志愿服务建设。  关键词:党建引领;新媒体;志愿服务  一、以新媒体为载体,加强规范化管理  (一)健全机制  院精神文明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配备专人管理,制订管理规范、统一徽章标识、开展招募登记、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志愿者服务总队,制订章程,明确基本任务、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由于环境对象不同,其褒贬含义也大相径庭。就拿"有所畏惧"来说,笔者一直不大看好,总觉得是个贬义词。本文之所以命题为"有所畏惧新解",主要是对"有所畏惧"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但近年来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却日趋下滑,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就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发展现状和传播途径进行探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交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的具有很久生命
随着安徽全省站点的不断增多,增强地市台站与省中心台站的联络,需要建立一个内部网络,及时将每天信息上传到省中心站,以便更好的掌握地市各台站传输和接收节目的频率以及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