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产单核李斯特菌败血症与脑损伤:附三例报告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例由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颅脑影像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以加强对李斯特菌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脑损伤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例李斯特菌败血症均为早发型,系宫内感染所致.生后即有反应差、呼吸窘迫、肤色苍白、皮肤出血点、肝脏增大、四肢肌张力低下等败血症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4.2 ~32.8)×109/L、血小板(72~136)×109/L、C反应蛋白16~52 mg/L.均合并肺部广泛炎症,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血培养明确为产单核李斯特菌,药敏结果均显示多重耐药.1例选择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例选择美罗培南.呼吸机治疗3~5d,撤机后行颅脑超声及脑脊液检查,提示白质区回声增强,1例可见侧脑室扩大及前角旁点状出血.生后2周复查颅脑彩超1例未见明显病变;2例白质回声增强,其中1例侧脑室扩大.2例超声异常者进一步颅脑MRI检查,例1示右侧侧脑室后角旁脑实质内及左侧放射冠区异常信号影,表现为灰白质界限模糊、皮层变薄;例2示侧脑室扩大,双侧放射冠区及枕叶异常信号影.脑脊液检查1例常规、生化均正常;2例白细胞数分别为68 × 106/L、110×106/L,蛋白1.2、1.5 g/L,糖1.62、2.2mmol/L.2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结论 早发型李斯特菌败血症发病迅猛,病情凶险,导致多脏器损害,脑损伤发生率高,应及早诊断,针对性选择敏感抗菌素,积极治疗并发症,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的异同,为深入研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3日龄Wistar大鼠采用3种不同的缺氧缺血方法建立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为: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 30 min、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min.比较各组大鼠脑病理形态学变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
患儿,男,生后8d,因”脐部出血不止、肉眼血尿半天”第1次入院。患儿系G2P2,孕足月行剖宫产娩出,无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羊水、脐带无异常,出生体重3.3kg。入院前脐部出血不止,未经特殊治疗。病程中无发热、抽搐、尖叫,无皮疹、吐沫,吃奶可,无呕吐及腹胀,大便正常,
期刊
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人工肝为自体肝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脏移植的“桥梁”.人工肝支持系统被分为生物型人工肝装置、非生物型人工肝装置和混合型人工肝装置3类.以往非生物型人工肝应用方法(如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等)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但不能影响预后.近年来,非生物型人工肝设备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组合式血液净化(普罗米修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合并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转归.方法 采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川崎病16例,不完全川崎病8例;其中男15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1.67∶1;5岁及以上2例,5岁以下22例(占91.7%).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14例,占58.3%,其中冠状动脉扩张6
目的 本研究对2009至2012年院间转诊重症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探讨重症患儿院间转诊的必要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和转运距离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男女比例为2.24:1,87.39%(8067/9231)的院间转诊患儿是新生儿和婴儿;66.32% (6122/9231)转诊患儿来自基层
患儿,男,1岁1个月,因"咳嗽1周、发热2d、颈部包块1d"入院.1周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喉中有痰,2d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入院前1d家长发现其颈部有一包块,触之患儿哭吵明显.入院查体:T37.6℃,P 140次/min,R4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头颅、五官正常,颈旁可扪及2~3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0 cm×1.5 cm大小,质软.颈部
期刊
患儿,女,7岁,因"昏迷4h"入院.患儿于入院当日进食早餐后即入睡,家长未在意,3h后呼之不应,强烈刺激后出现四肢抖动,急来我院.患儿既往有遗尿症,否认过敏史,无传染病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3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68 mm Hg(1 mm Hg =0.133 kPa),身高120 cm,体重23 kg.患儿昏迷状(Glasgow评分7分)[1],呼吸不规
期刊
目的 了解头部虐伤(abusiveheadtrauma,AHT)患JDth惊厥性癫痫发作(nonconvulsiveseizures,NCS)的发病率。设计回顾性研究行连续脑电监测的AHT患儿。场所三级医院的PICU。对象2岁或2岁以下患儿,存在神经影像检查,查体证实的AHT证据,且经儿童保护组织确认受到虐待。干预措施无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共纳入32名AHT患儿,中位年龄4月(4分位数间距3.0—5
期刊
背景脓毒症全球行动推荐采用增强免疫,补充维生素,母乳喂养及其他重要干预措施来预防脓毒症。本文提出了预防非洲热带地区患儿因脓毒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二套方案(PICASTA),设计本方案是为了进一步减少A类国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住院人数。目的明确A类国家一所试点医院内可预防性、可预见性或医院源性脓毒症的致病原因,以减少ICU严重脓毒症住院患儿数。
期刊
目的 探讨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benign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BIH)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9年8月本院儿科住院的年龄在2 ~ 12个月的53例婴儿BI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5例患儿存在外部性脑积水,脑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达84.9% (45/53),其中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