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家庭变故出现问题行为儿童的观察、记录与辅导

来源 :河南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期是人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如果在这个时期出现问题又未能及时得到辅导、矫正,就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随着当前社会的变革,幼儿所在的家庭也在经受各种新的挑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当前,因为家庭问题导致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攻击、退缩、嫉妒、破坏等问题行为层出不穷。当这些幼儿进入幼儿园,其问题行为也会被带到幼儿园,成为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之所以头疼,是因为目前一些教师还不能很好顾及到这些幼儿,更无法针对个体做出长期有效的观察和矫治。我园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成长,专门聘请了学习儿童心理专业的心理教师,为个别出现问题行为的儿童提供专门的心理矫治辅导。
  我园大班一名男童乐乐(化名)刚满5岁,他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现在跟母亲和已经18岁的姐姐一起生活。家里人对乐乐隐瞒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他说“爸爸去了国外”。乐乐与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对父亲有种天生的崇拜感,加上觉得自己的父亲“会打拳、很厉害”,乐乐喜欢上了电脑里那些打打杀杀的暴力游戏。
  乐乐在幼儿园时,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喜欢不时离开座位并发出各种叫声,干扰他旁边的幼儿。乐乐还存在着和同龄幼儿沟通障碍、攻击性强、选择性语言缄默等问题。这些都属于因家庭变故导致的问题行为。
  观察记录与辅导计划
  为了帮助乐乐,初步探索出针对此类幼儿进行有效辅导、矫正的策略,我们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观察记录与辅导计划。
  (一)思路
  首先通过对乐乐家庭、班级环境、师幼关系的了解,来分析乐乐出现问题行为的成因及背景;其次,通过观察、记录、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有目的地干预;最后,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最终找到有效的辅导、矫正策略。
  (二)方法
  观察法、记录法、行动研究、文献研究等。
  (三)过程
  1.商讨不同阶段的研究目标、内容,并确定研究方法。
  2.根据不同时间的观察,进行记录、分析。
  3.学习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4.定期约谈家长,沟通交换信息。
  5.撰写观察记录及教育经验。
  第一阶段的观察记录
  2012年9月9日
  乐乐上课时明显坐不住,经常会出现很激动的样子,不是从座位上跳起来就是爬桌子,或突然离开座位,并伴有自言自语,不回答老师问题。其他幼儿都不愿跟他坐在一起。课后我试着跟他聊天,发现他不愿意跟我对视,总是低着头。我问了一些问题,他一个字也不愿回答,而且极力想挣脱我的手。
  2012年9月10日
  今天和昨天的情况差不多,乐乐还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2012年9月14日
  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都是我自己在讲话,但这次乐乐的情绪比较稳定。乐乐虽然不回答问题,但在我临走前愿意伸出手和我拉钩,约定以后要听老师的话。乐乐总算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教师策略:循序渐进
  2012年9月15日
  乐乐开始熟悉我这个老是在他班级出现的新面孔。为了让他说话,我决定从他爱玩的电脑游戏切入。他果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在玩什么游戏、游戏中有哪些人物,还详细地讲解“出绝招”的方式……这次谈话整整持续了1个小时。
  教师策略:投其所好
  2012年9月16日
  社会课上,我觉得乐乐一开始表现还可以,偶尔会自言自语,但被老师提问时依然不愿意回答问题。5分钟以后,他不再听讲,而是自己翻书、唱歌,并开始爬桌子,或把书卷起来拍打桌子。
  绘画课上,乐乐画画时喜欢使用黑色、棕色等深色。下课后我找他聊天,他主动说昨天的游戏还没讲完,要接着讲,于是又讲了将近1个小时。我在乐乐兴奋地讲解游戏的间隙问了关于他父亲的问题。
  我:“想爸爸吗?知道爸爸去哪儿了吗?”乐乐:“想,爸爸去国外打拳了。”我:“那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呢?”乐乐:“等我长大了就回来了。”
  教师策略:拉近距离
  2012年9月17日
  手工课后,听到我要求继续听他讲游戏,乐乐很兴奋。
  我:“你玩过多少种游戏啊?”乐乐:“记不清了。”我:“你是不是不玩游戏的时候也在想游戏?”乐乐:“是,这里(自己指着脑袋)在打架。”
  5岁左右的孩子,对外界多了一份探究与好奇,也多了一份臆想,他们往往分不清游戏与现实的区别。
  教师策略:鼓励表达
  与家长的第一次面谈
  经过对乐乐一段时间的了解,我们在一个下午约了乐乐妈妈来园第一次面谈。
  通过面谈,我们了解到乐乐妈妈每天事情很多,顾不上管乐乐,老让他自己打电脑游戏。乐乐的姐姐已经18岁了,在上大专,也没时间跟乐乐玩。谈到自己的家庭,乐乐的妈妈几度落泪,反省自己确实因为丈夫的离世而忽略了儿子的成长。虽然家里人老是告诉乐乐“爸爸去了国外”,但乐乐还是经常不经意地问:“爸爸的病还没好吗?”因为乐乐总想起父亲被送进医院抢救的情景。
  面谈很顺利,乐乐的妈妈愿意全力配合幼儿园,让乐乐早日摆脱问题行为。于是我和乐乐的妈妈共同商定了几条必须遵守的约定:
  ◎乐乐必须停止玩电脑游戏,家里人想办法用其他事情把乐乐玩游戏的时间替换掉。
  ◎多跟乐乐聊天,哪怕乐乐不回答,做妈妈的也要坚持跟他说话。
  ◎多带乐乐进行户外活动,去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地方,让乐乐逐渐习惯与人相处。
  ◎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乐乐做游戏,如捉迷藏、做手工、画画等,增进母子间的交流,使母子关系更融洽。
  ◎要不定时与幼儿园交换乐乐的表现情况。
  ◎要坚持睡前亲子阅读的习惯,并通过提问促进乐乐思考、回答,增强他的表达能力。   ◎乐乐犯错时,妈妈不能发脾气,要耐心教导,了解犯错的原因,告诉乐乐哪里做错了、应该怎么做。
  第二阶段的观察记录
  2012年9月20日
  听乐乐的妈妈说,乐乐这几天都没有玩电脑游戏。上课的时候,乐乐一开始还比较安静,坚持了将近15分钟后,身子开始扭动,尽管人没离开座位,但也听不进老师讲课了。
  课间,我问乐乐周末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乐乐说去了人民公园,坐了摩天轮,吃了铜锣烧。为了增加互信,我告诉他我也喜欢吃铜锣烧。
  乐乐能积极主动地描述自己在公园做了什么,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2012年9月21日
  今天我特意带了一包铜锣烧过来看他。乐乐也带了同样的铜锣烧,说要和我一起分享,因为他还记得我上次说过喜欢吃这个。我问他昨天回到家做了什么,他说看了动画片,睡前听妈妈讲了两个故事(妈妈配合得很好,没有让他玩电脑)。
  绘画课上,乐乐因课前静息表现很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自由绘画时,在老师的鼓励下,乐乐开始使用一些鲜亮的颜色,还自言自语地说要一会儿用暖色,一会儿用冷色(一般同龄幼儿很少能区分冷暖色)。课间休息时,乐乐突然又开始模仿游戏人物,对我拳打脚踢。但等到老师讲故事时,乐乐安静了下来,领到老师分发的图书后自己能安静地看书,并且比同龄孩子更认真、专注。
  教师策略:零食鼓励
  2012年9月22日
  乐乐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我没玩电脑”。
  这节课的内容是分享自己看到的元宵节花灯。乐乐想发言但比较胆怯,老师鼓励了很久他才举手。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人民公园看到的莲花灯,并跟老师一起画出了莲花灯的样子。之后的自由绘画时间,乐乐画出了自己看到的好几种花灯。
  课间休息时,乐乐又开始模仿游戏人物的动作,踢了我一脚。乐乐估计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对,跑到很远的地方躲了起来。我拿出准备好的小饼干叫他过来,告诉他:“刚才那一脚踢得老师很疼,下次最好不要这样了。”乐乐小声说“知道了”,并主动要求给我讲故事。
  乐乐静息很好,还帮助老师给其他小朋友发放了早点。
  2012年9月23日
  进门时乐乐正在与几个男孩子打闹,看得出同班小朋友是比较怕他的。打闹被我制止之后,我叫他去帮我搬了椅子。
  上课时他很积极,在老师的鼓励下发了言,但仍然时常自言自语、扭动。
  2012年9月24日
  我问乐乐昨晚回家做了什么事,他说没有看电视,做了手工,还玩了玩具,又自己收拾好了玩具。但上课时乐乐几乎1分钟也没坐住。还频繁模仿游戏人物的打斗招式,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反抗情绪强烈。
  乐乐在图书室看书时非常认真,比同龄孩子看书能力强很多。
  2012年9月27日
  乐乐今天看到我时很沉默,几乎不愿意说话。
  早晨跟乐乐妈妈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交换了幼儿园与家庭的情况。发现乐乐会故意错误地传达我布置给他的任务,比如把“回家帮妈妈做家务”传达成“老师说我可以玩一会儿电脑”,但妈妈并没相信乐乐。我向乐乐妈妈再次强调,在乐乐犯错时要耐心教导,告诉他哪里犯了错、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乐乐在学唱儿歌时精力较集中,进度也跟得上,音乐响起时比较兴奋,做操的时候很认真。
  2012年9月28日
  乐乐今天依然很沉默,课间时突然问我:“你不让我玩电脑,我的QQ宝贝怎么办?”上课时情绪不高。
  2012年9月29日
  乐乐上绘画课时主动把画纸让给小朋友,开始会谦让了;绘画时很认真,画画有想法,表现力和创意性强;喜好画机器人打斗类的内容。
  2012年10月9日
  乐乐今天的逆反情绪很明显,不听指令、攻击性强。我装作生气不理他,他的反应是过来扯我的头发,又抓又挠,想让我对他有所关注。我知道像乐乐这样的孩子,情急之下会使用较极端的方式引起别人关注。我握住他的双手,使其不能继续对我“动武”,让他坐在我的腿上,尽可能温和地告诉他这样的表达方式是错误的,应该用语言告知或是轻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策略:社会技能训练(学会控制情绪),社会认知冲突训练
  2012年10月12日
  乐乐旁边坐了一个叫霏霏的女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不同,霏霏非常主动,活泼又热情。她告诉我她已经成为乐乐的好朋友了,我觉得乐乐很需要这样乐于和他交往的朋友。
  早晨与乐乐妈妈进行了短暂面谈。自从丈夫去世后,乐乐妈妈的情绪经常很低落,又容易烦躁,对很多事都没耐心,对乐乐也是一样。她烦躁时会大声叫乐乐走开,甚至伴有严厉的责骂。我告诉乐乐妈妈,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并被孩子模仿,今后最好改善一下这种错误的情绪表达。
  2012年10月15日
  我:“周末做了什么?有没有玩电脑?”
  乐乐:“有,就玩了10分钟。”
  我:“玩打架游戏了吗?”
  乐乐:“就玩了会儿QQ农场和QQ宠物。”
  我:“带了铜锣烧给你,但是你要保护好它啊!”
  乐乐:“嗯?怎么保护?”
  我:“如果你上课时能坐端正并认真听课,下课跟小朋友好好相处不动手打人,老师就把铜锣烧送给你。如果你做不到,老师就要把它收回来。”
  教师策略:价值澄清(让乐乐尝试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审查自己的行动)
  2012年10月17日
  唱歌时,乐乐旁边一个叫洋洋的女孩大声说:“我不跟他坐一起,他会打我!”旁边的另一位男生也进行了附和,乐乐面对这样的场面有点失落。
  早上与乐乐妈妈又进行了短暂交流。乐乐妈妈说乐乐最近在家里的变化很明显,改变了以电脑游戏为主的独处生活。即使是去爷爷家也玩得很开心(之前一段时间不愿意去爷爷家,去了也不多讲话),会主动找妈妈聊天了。我肯定了乐乐妈妈前一段的表现,让她继续坚持,找机会多跟孩子相处。   2012年10月18日
  状况较好,情绪平稳,上课坐得住。
  2012年10月19日
  今天乐乐很兴奋,或许是知道要过周末的缘故,玩电脑游戏的愿望高涨。乐乐最近开始变得很黏我,总往我身上偎,兴奋了就大笑。因为怕乐乐太兴奋而无法正常上课,我干脆让他当另一位老师的教具制作小帮手,帮他分散过于兴奋的情绪。
  课间时他小声跟我商量,周末可不可以玩一会儿电脑,因为他很久没照顾自己的QQ宠物了。我虽然有一点点不忍,但还是告诉他暂不可以玩电脑,因为我希望他能表现得更棒一些。
  教师策略:强化法
  2012年10月22日
  乐乐今天情绪较兴奋,攻击性行为比较多,但事后对于自己的攻击行为表示歉疚,说因为想来幼儿园所以很兴奋。乐乐跟我聊天时一直在扭动,还用手指抠我的脖子、下巴跟手掌。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太久没碰电脑游戏,乐乐正在经历难熬的反复期。
  2012年10月23日
  早晨与乐乐妈妈短暂面谈,我告诉她乐乐近几天的表现应该是正常的反复期,希望她不要懈怠,在家要继续坚持辅导乐乐,等过了这段时间,乐乐的情况将会有明显的好转。
  老师讲花的知识时,乐乐听得很认真,并主动坐在离老师很近的地方。但20分钟后他开始出现扭动现象,开始轻轻地踢桌子,几分钟后又安静了下来。接下来的手工课引起了乐乐的好奇心,他变得很听话,进度跟得也很好,表现很积极。
  2012年10月24日
  绘画课是以在太空里玩游戏为主题画一幅画。乐乐画画一直都很有想法,表现力较好,能画满一整张纸。乐乐开始喜欢用丰富的颜色,几乎完全抛弃了以往喜欢用黑、灰色系的习惯。但他下课后依然有攻击行为,被我带去一边进行了一番教导。
  第三阶段的观察记录
  2012年10月25日
  有老师来听课,乐乐的课程跟进状态较好,积极举手发言。可能因为是公开课,任课老师一直没点到乐乐,于是乐乐有点生气,不愿意再举手,并开始躁动。为了不影响老师上公开课,我带他去外面进行了一对一辅导。
  2012年10月29日
  今天乐乐还是比较兴奋,于是我带他到走廊里谈话。由于现在彼此非常熟悉,乐乐很喜欢往我身上偎,表达喜欢的方式是抠、挠,甚至抓我的头发。我再次跟他强调了表达亲近的正确方法。
  2012年10月30日
  今天入园晨检时乐乐主动向我问好,上课时情绪也比较稳定,不用鼓励也愿意举手发言了。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在老师讲到小学配有专门的电脑室时,乐乐情绪较兴奋,大笑了几声,有身体扭动的现象,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2012年11月2日
  乐乐上课状况越来越好,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进度跟得较好。如果举手多次没被点到名字时,他情绪就会有些失落。老师请他画出12点整的时针与分针,他表现很棒,受到老师表扬后很开心,接下来的表现都很稳定。
  2012年11月3日
  乐乐昨天中午没睡觉,晚上回家睡得早,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早上坚持在家里完成了作业才愿意出门,所以今天迟到了(看来乐乐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孩子)。我跟乐乐妈妈强调要耐心教导,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强化乐乐目前的良好表现。
  2012年11月6日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认识野菜,乐乐的整体状态很好,注意力集中并能随着进度积极举手发言。
  2012年11月8日
  乐乐从家里带了迷宫图书和玩具跟大家分享。乐乐一边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分给别人玩,一边跟小朋友交流自己玩玩具的心得。这这说明乐乐已经可以跟同龄孩子正常地交流了,真为他感到高兴。
  2012年12月1日
  乐乐上课时的状态很好,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了;游戏时行动能听指挥,做课间操时很认真。下午是家长观摩课,因为妈妈在下边听课的缘故,乐乐变得很有表现欲,发言积极,时常与妈妈有眼神交流。放学后,与乐乐妈妈进行了交流。谈到乐乐近几个月的变化,指出他各个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我也能明显感觉到乐乐妈妈比最初相识的时候开朗了很多。
  经验总结
  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我们得出结论:问题行为确实会妨碍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已出现问题行为的幼儿,幼儿园和家长要联合起来,及时进行干预。
  (一)建立积极的关系
  与父母建立依恋、信任、亲密等关系是幼儿形成自我概念、大胆探索世界的基础,也是幼儿以后与同伴建立积极关系的前提。与老师建立健康良好的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进学习,有利于问题行为的预防。父母和教师之间形成互相尊重、融洽的关系时,他们就能对幼儿的需要和行为表现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在家庭和幼儿园相互支持的前提下,父母可以与教师分享有关家庭环境、幼儿行为表现及其发展的重要信息,教师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孩子所在家庭的文化价值观和家庭养育的方法,而家长也能从教师那里吸收更多有关家庭教养方面的建议。
  (二)建立家庭中的预防措施
  家庭是预防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家庭中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睡眠常规、科学饮食、玩具选择、劳动习惯等),以降低问题行为出现的概率。此外,还要注意及时排解幼儿因为家庭问题产生的不良情绪,了解幼儿情绪发泄背后的缘由。家长应该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并养成情绪倾诉的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缓冲机制。
  (三)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要正确面对问题行为儿童,与此类幼儿积极互动,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出现。对于幼儿偶然出现的问题行为,教师应避免过多强调“问题”,而应尽量多对其行为中的积极因素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明确他的行动方向,不能仅仅告诉幼儿不要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并为他们的积极行为提供参考。
  反思
  我们对孩子的观察还缺乏量化的数据和指标,对于出现的问题缺乏梳理,辅导矫正的指导策略过于片段、零散,针对问题行为儿童的长期指导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系统化。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深入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升干预的能力和水平,使所有老师都能够关注到问题儿童,正确对待问题儿童,具备一定的辅导矫正能力。
其他文献
我们班的教室不大,孩子却很多。为了让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充足一些,我对教室进行了多样化改造,争取让教室的每一个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除了教室中间孩子们必须用到的几张桌子,我把其余的几张桌子都放置到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里。这样一来,孩子们进行游戏的区域就变大了。那个由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组成的区域,我跟孩子们开玩笑说是我们班的“贵宾卡座”。  在一次操作活动中,我组织孩子们学习色彩排序。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
研究了原位沉积碳酸钙对旧报纸(ONP)浆纤维性能的改善,并与传统加填(填料为GCC和PCC。浆料经过预絮聚处理)进行对比。原位沉积碳酸钙是指将旧报纸浆与氧化钙混合后,在高剪切力作用
核心界定话"思·辩"思,指的是想、考虑、动脑筋,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辩,指的是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思·辩,指思考辩论。《礼记&#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前教育要肩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整合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
不同行业对纸张表面有不同的要求,如防渗透、防静电、防伪等,因此纸张表面涂层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各个造纸企业对涂料制备有较高的要求——一套涂料制备系统应具备多种涂料的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写作的《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指出“: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的人可以称之为‘成人
对加拿大某硫酸盐法制浆工厂将热电联产与其他一些能够影响发电能力的措施相结合进行生产的集成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些能够影响发电能力的方法包括减压阀的去除,蒸汽压力水平
油田工程的造价在石油企业的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在保证油田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使油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就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而加强对油田工程的造价管理
教师要坚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潜下心
会计职业道德直接关乎会计市场诚信,同时影响会计信息可利用价值,对此建设计职业道德体系尤为关键。但介于市场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效果并不理想,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