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区、条带和前震的地震波识别指标的探讨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华东、华南地区1970年以来4次6级左右地震前后地震波某些参数的变化特征。定义了单发前震。讨论了模拟记录的数字化、震源与介质模型的简化、理论量板的制作、震级和震源的测定及其传递环节等的误差估计。给出了空区、条带、前震的某些地震波判别指标。
其他文献
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形变场的观点,结合辽宁省地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30多年的资料,重点介绍了近20年辽宁省地下流体观测网的发展过程及其映震规律。
本文选取2001~2009年吉林省地震观测报告记录的地震事件,根据断裂构造特征和地震的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分为四个地区,即西部、中部、东部、长白山火山区。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波速比方法研究了吉林地区的波速比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吉林省西部、中部、东部及长白山火山地区的波速比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即西低、东高、长白山火山区最高,这对吉林地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文中讨论了2006年吉林乾安-前
地倾斜固体潮分析中根据固体潮汐的畸变、趋势、上升、下降、转折等变化特征,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本文基于地倾斜固体潮汐可计算的特点和时程变化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地倾斜异
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总体功能,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各类属性图的建立、地图的制作等。最后给出了基础数据库在地震应急响应系统中的使用结果。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强震台网在2008年11月14日析木MS4.3级地震中的应急反应情况,同时进行了反思。并针对辽宁强震台网的可持续发展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本文根据多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与地震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Mf值、C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简。这6个参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但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到反应地震强度特征的综合指标W,发现该指标W,在辽宁海城7.3级、岫岩5.4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恢复。这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
本文在文献[1]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自上个世纪以来5级以上地震的活动特征,给出了东北地区未来3~5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以及最大震级。
<正>~~
期刊
本文结合2009年度震情跟踪一般性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项目的部分内容,对赤峰大甸子井异常提取及特征研究的16种方法进行了映震能力、前兆效益水平和区域地震三要素分析研究。原始日均值、气压系数、复相关系数、从属函数和异常频次累加等方法的映震能力R值超过0.7,异常主要以超2倍方差的突跳加剧和破年变特征为主;从属函数、变化率、变差法、异常频次累加和相对均方差分析等方法的前兆效益水平Q值相对较高,具有一定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