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全球时尚圈里有两位新女神,她们来自中国。一位是从泥土里寻找灵感的马可,她创立的品牌是“例外”和“无用”;一个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元素的王陈彩霞,她闻名于世界的品牌是“夏姿·陈”。
马可,长春人,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在全国首开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时,马可就是首届15名时装设计及表演专业学生中的一员,1米7的个子在模特儿中并不算高挑的。进入到大学的马可显现出了良好的文化功底,而她对于服装设计的浓厚兴趣及天赋也表露无遗。虽然主修的是服装设计与表演,但她画的服装设计效果图是班上最好的,作品一点不比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差。
有一次教授给全班布置了制作饰品的设计作业,其他女孩子基本上都选择了珠子来制作,唯独马可选择了木片、竹片和麻绳来完成,色系搭配到位,而且放弃了缝纫机,完全用手工去完成,让人耳目一新。
“例外”走红
1993年大学毕业后,马可拒绝了分配的单位,来到广州一家小型服装公司。1994年,23岁的她以《秦俑》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是金奖选手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而帮助马可完成获奖作品《秦俑》的就成了她后来的丈夫——“例外”女装如今的董事长毛继鸿。1995年,马可推出“例外”服饰。这个名字,源于她认为“衣服不应该是肤浅的”。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毛继鸿发现,那时的中国服装市场尽管品牌繁多,但属于国内原创的设计品牌不多,占据主流的大多是“洋货”。而原创设计品牌定位低,高端品牌极少。毛继鸿决心,要设计出国内的高端服装品牌,以30万元资金与马可一道成立了公司。他们分工明确,毛继鸿负责市场营销,马可负责设计,一心想做出有思想的作品。
1996年冬天,“EXCEPTION例外”正式在广州上市,没钱租店面的创始人把第一批大衣放在了北京和广州的小店寄卖。北京的那家叫做“素人店铺”的店里,从晚上6点到9点,就售出了6件!马可永远记得当时人们看到例外衣服时候的惊奇的眼神,因为在那个年代,例外的风格对大家来说,就是个意外。这让马可更坚定了创作的方向:做有思想的服装!
得到认可后,毛继鸿和马可开始品牌和渠道两头走:不断参加国际性时装展会,提高品牌影响力;导入直营和特许相结合的国际先进品牌经营系统。这些策略被证明是成功的。此后,诸多名人慕名订购“例外”演出服装。马可之所以可以获得许多中国艺术家们的青睐,源于她真正懂得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她懂得艺术家们内心对时尚的需求。
马可的搭档毛继鸿确实是一个商业头脑很好的创始人:2008年,毛继鸿就在全面收缩店铺数量的同时,把衣服价格提升一倍,全面走高端路线。可惜,共同创业且在各自领域才华横溢的夫妻两人,在取得了耀眼的社会地位之后,却在十年前悄悄离婚了。而一直没有孩子的马可曾把“例外”品牌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已不得不割舍掉对“例外”的爱。
“我喜欢无用”
马可与毛继鸿离婚之后,于2006年创办“无用”品牌,定位为高端定制服饰,没有专卖店。“无用”这个名字暗示老子思想中无为的哲学概念。马可曾这样说道:“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用的物件,买个有用的东西,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我喜欢无用,才能赋予它新的价值。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2007年2月,35岁的马可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级时装周上开发布会的设计师。
“无用”品牌引发了轰动,原因在于马可的创作方式,她把纯亚麻制成的服装埋在泥土里近半年,让它们汲取土地的芬芳和色泽,然后取出来运到巴黎,让非专业模特的外国人穿上在时装周上展示。你能想象吗?许多平凡人穿上带着泥土的衣服,走在巴黎的T台上,那是怎样一番场景?
让人们领略一种抛弃了奢华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创作,这就是马可想要的。此后,马可在国内、香港、法国拿奖拿到手软,还曾获得2009年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荣誉。多年前,著名导演贾樟柯以设计师马可的“无用”服装为题材的纪录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倡导中国消费者告别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的历史。
艺术家们最爱的中国设计师马可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她认为设计师在社会上承担社会良知的角色,必须诚实正直,不去推动浮华之风,不为利益名誉出卖灵魂。
“夏姿·陈”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财大气粗的欧美日韩品牌,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占据了中国人的视野,也让许多人忽视了还有更多优秀的品牌存在。下面这个服饰品牌,是中国人缔造的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品牌,它的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是如今海外最受追捧的中国设计师,她的时装秀可以成为巴黎時装周的压轴大戏。而猴年春晚林心如、梁咏琪、刘涛形成的美女组合,也是身着她的服饰艳惊中外的,她就是诞生于台湾的夏姿·陈品牌创立者王陈彩霞女士。
生于1951年的王陈彩霞原名陈彩霞,王字是她丈夫的姓氏。在台湾地区,女人们嫁作人妇之后就会冠上夫姓,所有人都用“王太”称呼陈彩霞,于是王陈彩霞就成了她的名字。在台湾地区,她创立的品牌夏姿·陈有两个封号:“台湾香奈儿”“台湾之光”。
王陈彩霞是台湾彰化县人,穷苦人家出身,只受到过小学教育,更别提学习什么服装设计专业了。她与服装的渊源仅仅是来自于早年的养家糊口,因为小时候母亲常和她说,家境不好的孩子就要学会一技之长,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于是,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了一家裁缝店做学徒,学习打板,就是希望能有谋生的技术,以后能养活自己。那时候根本没想过以后要做一个服装设计师,甚至拥有自己的品牌。
1969年,18岁的陈彩霞在清水镇的王家布庄当上了裁缝,19岁的少东家王宏元爱上了她,两人冲破了家族的干扰,最终结合在了一起。这段爱情故事颇有琼瑶剧的味道。 婚后,改名王陈彩霞的台湾女子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设计剪裁能力和丈夫家族王家的优质面料,成为了四乡八里人士婚嫁与日常着装的第一选择。当时,这对年轻夫妇什么都做,从外套、礼服到半裙,也算是基本功扎实。而布店的生意,则与王陈彩霞日后注重面料本身的创作脱不开干系。
因为喜欢服装设计,小两口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服装加工这个行业,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最终做成了当地的第一品牌。1971年,和每一个希望一展拳脚的台湾地区年轻人一样,带着10万元新台币,王宏元和陈彩霞到了台北。1978年,两人给自己的服装品牌注册了“夏姿·陈”的名字。在夏姿后面缀上陈这个姓,就是对王陈彩霞设计能力的最大肯定。
刚到台北的时候,Armani和香奈儿在台北卖得最好。如果说香奈儿尚有悠久历史,Armani在那个年代完全是创立不久的意大利新锐设计师品牌。当时,王陈彩霞暗暗想,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处在经济腾飞前夜的台北的确给了他们梦想——初创的夏姿·陈被买手相中就可以以较低的租金拿到百货店的位置,台北的名流顾客如过去在清水的富裕主顾一样喜欢他们的衣服。很快,他们就拥有了一大串响当当的顾客名单,这其中还包括像南怀瑾老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老先生特别喜欢夏姿·陈东方韵味十足的长衫。
1990年,夏姿在巴黎成立了工作室。原因仅仅因为对顶级面料孜孜以求的王陈彩霞很苦恼,欧洲的奢侈品面料供应商不肯把好料子卖给她,因为奢侈品圈子那时候是歧视中国人的。但这也无法阻挡这位女性成为时尚圈最独特的存在。
用不完的5000年中华文化
无论是在巴黎顶级商场老佛爷,还是在上海外滩9号,她的专卖店都是众多国际大牌中间的唯一中国品牌。但这个过程却非常艰辛。台湾地区经济起起伏伏几十年,有多少次上市圈钱一夜暴富的机会,夏姿始终在这个圈外。上了市,就要被许多外力左右,王太觉得自己是个慢节奏的人,只想做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所以她做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从中国传统里寻找差异化,用苏绣手工制衣。
在夏姿·陈品牌初创之时,王陈彩霞就喜欢在衣服上增加刺绣。在台北最开始是使用机器刺绣,但总觉得少了精致和灵气。随着两岸氛围的宽松,她开始在苏州找苏绣工坊。当时苏州刺绣的发展很尴尬,名声在外,却只有旅游纪念品镜框和极少量的戏装。
为了让夏姿陈的刺绣质量达到奢侈品牌的水平,王太太每年都会根据下一季新推的主题而对绣工们进行专门培训,她倡导的刺绣融合了西方刺绣和传统苏绣的精华,一件衣服上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东西方绣工,细細看来美不胜收。如今,有超过2000名绣工为台湾夏姿陈品牌工作,平均一件成衣的刺绣需要一个绣工用一个月完成。
早在2003年,“夏姿·陈”就被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为值得瞩目的新锐品牌;2004年1月,伦敦金融时报评选“夏姿陈”服饰为年度热门时尚品牌之一,这个评价让她与来自全球的国际精品名牌并驾齐驱。(编辑/可敬)
马可,长春人,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在全国首开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时,马可就是首届15名时装设计及表演专业学生中的一员,1米7的个子在模特儿中并不算高挑的。进入到大学的马可显现出了良好的文化功底,而她对于服装设计的浓厚兴趣及天赋也表露无遗。虽然主修的是服装设计与表演,但她画的服装设计效果图是班上最好的,作品一点不比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差。
有一次教授给全班布置了制作饰品的设计作业,其他女孩子基本上都选择了珠子来制作,唯独马可选择了木片、竹片和麻绳来完成,色系搭配到位,而且放弃了缝纫机,完全用手工去完成,让人耳目一新。
“例外”走红
1993年大学毕业后,马可拒绝了分配的单位,来到广州一家小型服装公司。1994年,23岁的她以《秦俑》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是金奖选手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而帮助马可完成获奖作品《秦俑》的就成了她后来的丈夫——“例外”女装如今的董事长毛继鸿。1995年,马可推出“例外”服饰。这个名字,源于她认为“衣服不应该是肤浅的”。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毛继鸿发现,那时的中国服装市场尽管品牌繁多,但属于国内原创的设计品牌不多,占据主流的大多是“洋货”。而原创设计品牌定位低,高端品牌极少。毛继鸿决心,要设计出国内的高端服装品牌,以30万元资金与马可一道成立了公司。他们分工明确,毛继鸿负责市场营销,马可负责设计,一心想做出有思想的作品。
1996年冬天,“EXCEPTION例外”正式在广州上市,没钱租店面的创始人把第一批大衣放在了北京和广州的小店寄卖。北京的那家叫做“素人店铺”的店里,从晚上6点到9点,就售出了6件!马可永远记得当时人们看到例外衣服时候的惊奇的眼神,因为在那个年代,例外的风格对大家来说,就是个意外。这让马可更坚定了创作的方向:做有思想的服装!
得到认可后,毛继鸿和马可开始品牌和渠道两头走:不断参加国际性时装展会,提高品牌影响力;导入直营和特许相结合的国际先进品牌经营系统。这些策略被证明是成功的。此后,诸多名人慕名订购“例外”演出服装。马可之所以可以获得许多中国艺术家们的青睐,源于她真正懂得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她懂得艺术家们内心对时尚的需求。
马可的搭档毛继鸿确实是一个商业头脑很好的创始人:2008年,毛继鸿就在全面收缩店铺数量的同时,把衣服价格提升一倍,全面走高端路线。可惜,共同创业且在各自领域才华横溢的夫妻两人,在取得了耀眼的社会地位之后,却在十年前悄悄离婚了。而一直没有孩子的马可曾把“例外”品牌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已不得不割舍掉对“例外”的爱。
“我喜欢无用”
马可与毛继鸿离婚之后,于2006年创办“无用”品牌,定位为高端定制服饰,没有专卖店。“无用”这个名字暗示老子思想中无为的哲学概念。马可曾这样说道:“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用的物件,买个有用的东西,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我喜欢无用,才能赋予它新的价值。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2007年2月,35岁的马可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级时装周上开发布会的设计师。
“无用”品牌引发了轰动,原因在于马可的创作方式,她把纯亚麻制成的服装埋在泥土里近半年,让它们汲取土地的芬芳和色泽,然后取出来运到巴黎,让非专业模特的外国人穿上在时装周上展示。你能想象吗?许多平凡人穿上带着泥土的衣服,走在巴黎的T台上,那是怎样一番场景?
让人们领略一种抛弃了奢华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创作,这就是马可想要的。此后,马可在国内、香港、法国拿奖拿到手软,还曾获得2009年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荣誉。多年前,著名导演贾樟柯以设计师马可的“无用”服装为题材的纪录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倡导中国消费者告别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的历史。
艺术家们最爱的中国设计师马可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她认为设计师在社会上承担社会良知的角色,必须诚实正直,不去推动浮华之风,不为利益名誉出卖灵魂。
“夏姿·陈”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财大气粗的欧美日韩品牌,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占据了中国人的视野,也让许多人忽视了还有更多优秀的品牌存在。下面这个服饰品牌,是中国人缔造的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品牌,它的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是如今海外最受追捧的中国设计师,她的时装秀可以成为巴黎時装周的压轴大戏。而猴年春晚林心如、梁咏琪、刘涛形成的美女组合,也是身着她的服饰艳惊中外的,她就是诞生于台湾的夏姿·陈品牌创立者王陈彩霞女士。
生于1951年的王陈彩霞原名陈彩霞,王字是她丈夫的姓氏。在台湾地区,女人们嫁作人妇之后就会冠上夫姓,所有人都用“王太”称呼陈彩霞,于是王陈彩霞就成了她的名字。在台湾地区,她创立的品牌夏姿·陈有两个封号:“台湾香奈儿”“台湾之光”。
王陈彩霞是台湾彰化县人,穷苦人家出身,只受到过小学教育,更别提学习什么服装设计专业了。她与服装的渊源仅仅是来自于早年的养家糊口,因为小时候母亲常和她说,家境不好的孩子就要学会一技之长,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于是,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了一家裁缝店做学徒,学习打板,就是希望能有谋生的技术,以后能养活自己。那时候根本没想过以后要做一个服装设计师,甚至拥有自己的品牌。
1969年,18岁的陈彩霞在清水镇的王家布庄当上了裁缝,19岁的少东家王宏元爱上了她,两人冲破了家族的干扰,最终结合在了一起。这段爱情故事颇有琼瑶剧的味道。 婚后,改名王陈彩霞的台湾女子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设计剪裁能力和丈夫家族王家的优质面料,成为了四乡八里人士婚嫁与日常着装的第一选择。当时,这对年轻夫妇什么都做,从外套、礼服到半裙,也算是基本功扎实。而布店的生意,则与王陈彩霞日后注重面料本身的创作脱不开干系。
因为喜欢服装设计,小两口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服装加工这个行业,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最终做成了当地的第一品牌。1971年,和每一个希望一展拳脚的台湾地区年轻人一样,带着10万元新台币,王宏元和陈彩霞到了台北。1978年,两人给自己的服装品牌注册了“夏姿·陈”的名字。在夏姿后面缀上陈这个姓,就是对王陈彩霞设计能力的最大肯定。
刚到台北的时候,Armani和香奈儿在台北卖得最好。如果说香奈儿尚有悠久历史,Armani在那个年代完全是创立不久的意大利新锐设计师品牌。当时,王陈彩霞暗暗想,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处在经济腾飞前夜的台北的确给了他们梦想——初创的夏姿·陈被买手相中就可以以较低的租金拿到百货店的位置,台北的名流顾客如过去在清水的富裕主顾一样喜欢他们的衣服。很快,他们就拥有了一大串响当当的顾客名单,这其中还包括像南怀瑾老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老先生特别喜欢夏姿·陈东方韵味十足的长衫。
1990年,夏姿在巴黎成立了工作室。原因仅仅因为对顶级面料孜孜以求的王陈彩霞很苦恼,欧洲的奢侈品面料供应商不肯把好料子卖给她,因为奢侈品圈子那时候是歧视中国人的。但这也无法阻挡这位女性成为时尚圈最独特的存在。
用不完的5000年中华文化
无论是在巴黎顶级商场老佛爷,还是在上海外滩9号,她的专卖店都是众多国际大牌中间的唯一中国品牌。但这个过程却非常艰辛。台湾地区经济起起伏伏几十年,有多少次上市圈钱一夜暴富的机会,夏姿始终在这个圈外。上了市,就要被许多外力左右,王太觉得自己是个慢节奏的人,只想做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所以她做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从中国传统里寻找差异化,用苏绣手工制衣。
在夏姿·陈品牌初创之时,王陈彩霞就喜欢在衣服上增加刺绣。在台北最开始是使用机器刺绣,但总觉得少了精致和灵气。随着两岸氛围的宽松,她开始在苏州找苏绣工坊。当时苏州刺绣的发展很尴尬,名声在外,却只有旅游纪念品镜框和极少量的戏装。
为了让夏姿陈的刺绣质量达到奢侈品牌的水平,王太太每年都会根据下一季新推的主题而对绣工们进行专门培训,她倡导的刺绣融合了西方刺绣和传统苏绣的精华,一件衣服上往往会有几种不同的东西方绣工,细細看来美不胜收。如今,有超过2000名绣工为台湾夏姿陈品牌工作,平均一件成衣的刺绣需要一个绣工用一个月完成。
早在2003年,“夏姿·陈”就被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为值得瞩目的新锐品牌;2004年1月,伦敦金融时报评选“夏姿陈”服饰为年度热门时尚品牌之一,这个评价让她与来自全球的国际精品名牌并驾齐驱。(编辑/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