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一则工程实例分析介绍道路 “白+黑” 改造的设计流程,为旧路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白+黑;旧路改造;病害处理
1 项目简介
1.1 工程概况
滨江大道维修范围南起山水之门,北至南湖路,总长约13.44 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是我市一条南北向交通性干道,以交通为主 。车流量和重载车量较多,对道路完好状况要求较高,因此,该条路在大修时重点要处理好路基的补强和地下排水的处理。滨江大道(山水之门~阅江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为40 m,已基本按规划实施到位,双向四快两慢规模;滨江大道(阅江路~铜官大道)段道路红线宽度为55 m,现状断面宽度为40 m,双向四快两慢规模;滨江大道(铜官大道~南湖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为25 m,双向四车道机非混行,已基本按规划实施到位。
1.2 建设规模
(1)山水之门-铜港路,南起山水之门,北至铜港路,总长约5.48 km;包括图纸设计范围内的机动车道、铁道口抢修、新建进口坡、路侧平石、交通标线及安全设施工程、绿化带拆除、雨污水工程、道路恢复工程以及其他工程。
(2)铜港路-南湖路,南起铜港路,北至南湖路,总长约7.96 km。包括图纸设计范围内的机动车道、铁道口抢修、新建进口坡、路侧平石、交通标线及安全设施工程、雨水工程、道路恢复工程以及其他工程。
1.3 原有路面结构形式
该路段路面结构分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山水之门-铜港路)从基础到面层依次为矿渣层 40 cm + C20混凝土20 cm + C25混凝土20 cm + 沥青层 8+4 cm;另一种形式是(铜港路-南湖路):矿渣层 40 cm + 原有混凝土破碎处理 40 cm + 5%水稳 20 cm +沥青层 8+4 cm。
2 大修时对以下几种技术问题的处理
2.1 横穿道路基础管道周围强度不足问题的处理
横穿道路基础管道,在路基基础结构层中对路基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路基强度补强中要处理好管道周围的路基强度在管道周围进行补强,在管道的上方设置∮10@100钢筋网片,浇筑厚度不小于20 cmC30混凝土,确保管道上面的基础强度高于周边的路基强度,同时要养护好混凝土, 达到一定值以后才能进行上面层施。
2.2 局部基础混凝土损坏的问题处理
局部路基混凝土损坏,在开挖前一定要进行切,与周边好的混凝土要分,否则,机械在振捣、破碎和开挖时,对好的混凝土有干扰破坏,导致周边好的混凝土有损坏,路基有扰动,影响了路基的强度,因此,在破碎时一定要采取先切割后破。
2.3 破碎的混凝土作为基础 ,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处理
将原混凝土路面破碎的混凝土作为基础,因破碎不均匀,百年破碎后级配不好,孔隙率较大,填充振捣碾压不到位,基础强度有很大影响,导致在行车过程中,车辆对基础不断损坏, 这種状况下,如要翻挖处理,一是费用较高,二是工期较长,三是污染重,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我们采取了基础强度补强的方式,即采用注射高强有机高分子材料“地聚物”进行补强,在补强前,测量道路的湾沉值,补强以后经过保养期,再进行湾沉值测量,前后测量值的比较,符合路基强度后,再进行上面层施工,以确保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值的要求,同时,做到了费用低、工期短、环保好。
2.4 水稳层局部损坏的技术问题处理
水稳层损坏要一个车道作为施工的基础处理宽度,水稳层破除 开挖时,要注意的事项:一要进行切割 ;二要采用振动影响小的设备进行破碎挖除;三是水稳层要整层挖到底部。如果采用震动较大的设备,破除时对周边的水稳影响非常之大,一是影响周边水稳的强度;二是可能在面层产生裂缝或者部分下沉。因此,在水稳层破碎挖除此时,选择设备尤为重要。
2.5 道路弯道超高技术问题的处理
道路弯道超高问题的处理比较复杂,弯道根据半径的不同,超高的设计施工要求也不相同,尤其在施工时对超高的路段更要认真细致 ,要准确测量标高,施工布点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要设置高程桩,按结构层分层施工 ,基础碾压从内向外进行,注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同时,要做好排水施工,路面防滑系数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弯道超高部分的高程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2.6 防裂布的铺设要求
防裂布的作用是防止或减轻基础混凝土的反射裂缝的发生,铺好防裂布有利于控制反射裂缝的发生。防裂布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抗剪切能力较好和良好的粘结性能等,在铺防裂布之前,要在混凝土层或者水稳层的上面均匀喷洒沥青粘层油,再将防裂布平整的铺在粘层油上面。注意事项:一是要平整 ,二是要碾压,防裂布要与混凝土面层或者水稳面层紧密粘结,不允许有皱折、卷边、空隙,在确保防裂布平整完好的基础上再摊铺沥青混凝土。
2.7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的处理
沥青路面裂缝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白+黑工程通常出现旧路开挖段和旧路利用段。旧路开挖段的沥青路面裂缝通常发生在过街排水管沟的上部及道路上检查井的周边,旧路利用段裂缝通常发生在旧路混凝土板块裂缝上部,特别是胀缝上部。
解决办法:
(1)旧路开挖段:道路管沟两边和检查井外墙周边应台阶式回填级配合理的砂砾,并分层夯实至混凝土层或水稳层底部标高,保证井管周边的路基夯实,不可用素土或者松沙回填,更不可只填不夯。面层40 cm厚的稳定层,水泥含量仅含4.5%~5.0%,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较小,一般不易产生裂缝。
(2)旧路利用段:首先要将旧路板块之间的缝隙用柔性材料进行填塞。小于1 cm的裂缝,灌缝材料用聚氨酷类灌浆材料;大于1 cm的裂缝,填缝材料用经改性的环氧树脂类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铺设防裂贴,防裂贴具有优异的防裂效果,较好的低温柔韧性,抗剪切能力较好和良好的粘结性能等,选用优质可靠的防裂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只要旧路有缝,就不可不铺设防裂贴,做好橡胶沥青封层后,再铺设沥青路面。旧路面一般为C30混凝土路面,水泥含量20%左右,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较大。
2.8 道路上的窨井与道路周边问题的处理
道路上种类窨井等构筑物,是最薄弱的区域,其周边的强度较低,在车辆通行长期碾压下极易损坏 ,井周边基础下沉、 井框下沉,甚至井框脱落或翘起。 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更要注意井室与路基路面的有机衔接问题。 由于该路段车辆多、重车多、交通流量大 因此 处理好井室周边的结构安全非常重要,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在该路段上处理的方法:一是在井室周边设置∮10@150双层钢筋网片,并加4∮12斜向剪力筋,浇筑厚度不小于20 cmC30混凝土, 钢筋网片深入到道路基层、基础中不小于 45 cm ,以确保井室周边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是在井框周边采用超强快凝材料使井框与道路紧密衔接,其宽度不小于35 cm,确保井框连接牢固,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
滨江大道沥青面层 在这次大修中,我们采取了两种施工工艺进行对比。一是靠南段约9 km ,采取传统的施工方式: 底层局部进行基础处理,面层进铣刨,然后在铺设防裂布,施工两层的沥青混凝土 8+4 cm; 另一种是靠北段约5 km,采用新工艺模式,是较为先进环保型的施工工艺 ,在沥青路面原有基础上快修,注浆补强基础,对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是一种目前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环保型的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 、污染小、 成本相对较低 、效率高 。如果这次效果比较好,在以后的路面维修中逐步推广。
3 结语
在“白+黑”路面大修时,处理好细部病害非常重要,除了认真细致外,还要采用先进的工艺,积极使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使路面维修达到费用低、工期短、环保好、质量高的标准,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生,程振国.成都市某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探讨[J].四川水泥,2017(7):204.
关键词:白+黑;旧路改造;病害处理
1 项目简介
1.1 工程概况
滨江大道维修范围南起山水之门,北至南湖路,总长约13.44 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是我市一条南北向交通性干道,以交通为主 。车流量和重载车量较多,对道路完好状况要求较高,因此,该条路在大修时重点要处理好路基的补强和地下排水的处理。滨江大道(山水之门~阅江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为40 m,已基本按规划实施到位,双向四快两慢规模;滨江大道(阅江路~铜官大道)段道路红线宽度为55 m,现状断面宽度为40 m,双向四快两慢规模;滨江大道(铜官大道~南湖路)段道路红线宽度为25 m,双向四车道机非混行,已基本按规划实施到位。
1.2 建设规模
(1)山水之门-铜港路,南起山水之门,北至铜港路,总长约5.48 km;包括图纸设计范围内的机动车道、铁道口抢修、新建进口坡、路侧平石、交通标线及安全设施工程、绿化带拆除、雨污水工程、道路恢复工程以及其他工程。
(2)铜港路-南湖路,南起铜港路,北至南湖路,总长约7.96 km。包括图纸设计范围内的机动车道、铁道口抢修、新建进口坡、路侧平石、交通标线及安全设施工程、雨水工程、道路恢复工程以及其他工程。
1.3 原有路面结构形式
该路段路面结构分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山水之门-铜港路)从基础到面层依次为矿渣层 40 cm + C20混凝土20 cm + C25混凝土20 cm + 沥青层 8+4 cm;另一种形式是(铜港路-南湖路):矿渣层 40 cm + 原有混凝土破碎处理 40 cm + 5%水稳 20 cm +沥青层 8+4 cm。
2 大修时对以下几种技术问题的处理
2.1 横穿道路基础管道周围强度不足问题的处理
横穿道路基础管道,在路基基础结构层中对路基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路基强度补强中要处理好管道周围的路基强度在管道周围进行补强,在管道的上方设置∮10@100钢筋网片,浇筑厚度不小于20 cmC30混凝土,确保管道上面的基础强度高于周边的路基强度,同时要养护好混凝土, 达到一定值以后才能进行上面层施。
2.2 局部基础混凝土损坏的问题处理
局部路基混凝土损坏,在开挖前一定要进行切,与周边好的混凝土要分,否则,机械在振捣、破碎和开挖时,对好的混凝土有干扰破坏,导致周边好的混凝土有损坏,路基有扰动,影响了路基的强度,因此,在破碎时一定要采取先切割后破。
2.3 破碎的混凝土作为基础 ,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处理
将原混凝土路面破碎的混凝土作为基础,因破碎不均匀,百年破碎后级配不好,孔隙率较大,填充振捣碾压不到位,基础强度有很大影响,导致在行车过程中,车辆对基础不断损坏, 这種状况下,如要翻挖处理,一是费用较高,二是工期较长,三是污染重,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我们采取了基础强度补强的方式,即采用注射高强有机高分子材料“地聚物”进行补强,在补强前,测量道路的湾沉值,补强以后经过保养期,再进行湾沉值测量,前后测量值的比较,符合路基强度后,再进行上面层施工,以确保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值的要求,同时,做到了费用低、工期短、环保好。
2.4 水稳层局部损坏的技术问题处理
水稳层损坏要一个车道作为施工的基础处理宽度,水稳层破除 开挖时,要注意的事项:一要进行切割 ;二要采用振动影响小的设备进行破碎挖除;三是水稳层要整层挖到底部。如果采用震动较大的设备,破除时对周边的水稳影响非常之大,一是影响周边水稳的强度;二是可能在面层产生裂缝或者部分下沉。因此,在水稳层破碎挖除此时,选择设备尤为重要。
2.5 道路弯道超高技术问题的处理
道路弯道超高问题的处理比较复杂,弯道根据半径的不同,超高的设计施工要求也不相同,尤其在施工时对超高的路段更要认真细致 ,要准确测量标高,施工布点要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时要设置高程桩,按结构层分层施工 ,基础碾压从内向外进行,注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同时,要做好排水施工,路面防滑系数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弯道超高部分的高程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2.6 防裂布的铺设要求
防裂布的作用是防止或减轻基础混凝土的反射裂缝的发生,铺好防裂布有利于控制反射裂缝的发生。防裂布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抗剪切能力较好和良好的粘结性能等,在铺防裂布之前,要在混凝土层或者水稳层的上面均匀喷洒沥青粘层油,再将防裂布平整的铺在粘层油上面。注意事项:一是要平整 ,二是要碾压,防裂布要与混凝土面层或者水稳面层紧密粘结,不允许有皱折、卷边、空隙,在确保防裂布平整完好的基础上再摊铺沥青混凝土。
2.7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的处理
沥青路面裂缝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白+黑工程通常出现旧路开挖段和旧路利用段。旧路开挖段的沥青路面裂缝通常发生在过街排水管沟的上部及道路上检查井的周边,旧路利用段裂缝通常发生在旧路混凝土板块裂缝上部,特别是胀缝上部。
解决办法:
(1)旧路开挖段:道路管沟两边和检查井外墙周边应台阶式回填级配合理的砂砾,并分层夯实至混凝土层或水稳层底部标高,保证井管周边的路基夯实,不可用素土或者松沙回填,更不可只填不夯。面层40 cm厚的稳定层,水泥含量仅含4.5%~5.0%,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较小,一般不易产生裂缝。
(2)旧路利用段:首先要将旧路板块之间的缝隙用柔性材料进行填塞。小于1 cm的裂缝,灌缝材料用聚氨酷类灌浆材料;大于1 cm的裂缝,填缝材料用经改性的环氧树脂类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铺设防裂贴,防裂贴具有优异的防裂效果,较好的低温柔韧性,抗剪切能力较好和良好的粘结性能等,选用优质可靠的防裂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只要旧路有缝,就不可不铺设防裂贴,做好橡胶沥青封层后,再铺设沥青路面。旧路面一般为C30混凝土路面,水泥含量20%左右,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较大。
2.8 道路上的窨井与道路周边问题的处理
道路上种类窨井等构筑物,是最薄弱的区域,其周边的强度较低,在车辆通行长期碾压下极易损坏 ,井周边基础下沉、 井框下沉,甚至井框脱落或翘起。 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更要注意井室与路基路面的有机衔接问题。 由于该路段车辆多、重车多、交通流量大 因此 处理好井室周边的结构安全非常重要,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在该路段上处理的方法:一是在井室周边设置∮10@150双层钢筋网片,并加4∮12斜向剪力筋,浇筑厚度不小于20 cmC30混凝土, 钢筋网片深入到道路基层、基础中不小于 45 cm ,以确保井室周边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是在井框周边采用超强快凝材料使井框与道路紧密衔接,其宽度不小于35 cm,确保井框连接牢固,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
滨江大道沥青面层 在这次大修中,我们采取了两种施工工艺进行对比。一是靠南段约9 km ,采取传统的施工方式: 底层局部进行基础处理,面层进铣刨,然后在铺设防裂布,施工两层的沥青混凝土 8+4 cm; 另一种是靠北段约5 km,采用新工艺模式,是较为先进环保型的施工工艺 ,在沥青路面原有基础上快修,注浆补强基础,对路面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是一种目前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环保型的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 、污染小、 成本相对较低 、效率高 。如果这次效果比较好,在以后的路面维修中逐步推广。
3 结语
在“白+黑”路面大修时,处理好细部病害非常重要,除了认真细致外,还要采用先进的工艺,积极使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使路面维修达到费用低、工期短、环保好、质量高的标准,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生,程振国.成都市某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探讨[J].四川水泥,2017(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