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何建兴房屋与人一起留住记忆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蚊仔,有咩睇,骑楼底,批马蹄;马蹄爽,煲啖汤,汤有渣,食只虾……”从小长到大的西关童谣被何建新贴在自己家饭馆的墙上,时光带走了一切,连同他住了几十年的老屋。
  
  地铁长寿路出站,穿过喧哗的人群,沿宝源路一排西关建筑向前走几步,便看到了何建兴的小饭馆,小饭馆是一座老旧的西关大屋改建而成,两旁两间较小的房子曾经和这间大屋是三兄弟住,现在早已隔开,中间老大这间最大,何建兴便稍作修葺改成了专做正宗西关菜的馆子。
  何建兴生于60年代的西关,生于斯长于斯已经四十多个年头,但这座上百年的老宅子并非他的家,小时候他住在西关一带的恩宁路,几年前已经被拆,虽然谈到这些,他面露一丝遗憾,但他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单靠这些历史建筑,房子总有一天会倒,最终的载体只能靠人。”
  
  蕴涵“贵”与“气”
  西关大屋坐落于广州城的西北角,清朝末年商贾富豪在这里兴建起具有岭南特色的民间传统大屋,南至三连直街,东至龙津西路,西至西关上支涌,北至逢源沙地一带,现在这一带留下了很多当时的西关大屋,何建兴的饭馆外观还能显出百年前主人当年的富贵,青砖砌的墙面、大块麻石铺设的墙角和门前地面、雕花细致的门脚、近二十条横木的趟栊、泰国楠木的厚重大门。
  “麻石块都是当年从云浮一带运过来的,造价运费非常昂贵,越是有钱的人家铺用的面积越大、数量越少,趟栊的横木如果越多,楼房越高,就越能显示出主人家的财力宏厚”。何建兴细细道来,青砖建的西关大屋至少也有八十年历史,它比红砖重三倍,耐磨性高,防水、防潮非常好,价格相当高;而楠木的硬度高,不易变形,而且防虫、防潮,是很适合造门的高档木料。这座宅子纵深有23米,房宽和房高都取4.8米,这些都是有所讲究的,在当时算是“大宅门”了。
  一走进这座西关大屋,在门口处便养了一缸金鱼,何建兴解释:“养金鱼是用来‘活气’的”。风水学中认为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气场,而房子里面不仅需要人的气场,也需要一些物体的活动,金鱼摆在门口,既能“活气”,又能“挡煞”,西关大屋里一般都会喂养金鱼。三、六、九这三个数字都有吉祥长寿的寓意,这三个数字经常运会用在西关大屋的建筑中,生意人一般养金鱼也是六条或者九条。主人在建宅之前会请风水师根据自己的生辰八字来算自己与大屋合不合,所以家具、物件的摆放都有所讲究。
  何建兴把宅子原来的两层半结构保留了下来,一楼是大堂,二楼有房间,天台可是个露天餐厅。“西关大屋有传统大屋和洋大屋两种,我这种就是西关洋大屋”,传统典型的一般为三开间,对着大门的中轴线,依次是临街门廊、门宫厅、正厅(神厅)、头房、二厅、二房,两旁分别是书房、小院、卧室和厨房,每个厅为一进,多为二进和三进的建筑。西关大屋的采光除了窗户之外,就是独特的天井,每个厅之间以天井相隔。
  “正厅最讲究,用来招待客人,旁边一般是书房,也叫正进阁;二进中间是正室的房间,方便招呼客人,后面的天井利于采光采气,左边的房间一般是丫鬟住的,方便半夜照顾主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再往后是饭厅、丫鬟房、伙房,大宅子一般最后面还有一个小天井,拿来排烟;公子小姐房常在西偏,而二楼一般留给妻妾居住”。
  主体房屋两旁是两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又叫冷巷、火巷、水巷,通达整件大宅,巷子狭长便以门洞墙分隔,利于采光和通风,也便于下人进进出出、晾晒衣物,冷巷只有富裕的本土商人家才会安置,从中亦可窥探出主人的显赫家底。
  从西关大屋的门面不只能读出主人家的“贵”,也能看出其中的家世。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香门第为了把自己与周围的商人区别开来,除去一身铜臭气,会在门口挂上门匾,里屋结构更传统,装修更书香气。而商人为了显摆自己,一般门口会站一个男仆,从男仆的衣装打扮也能看出主人的财力,普通人家的穿麻布,大户人家的男仆甚至穿丝绸。
  
  珍藏“人”与“情”
  解放以后广州人口激增,很多难民、农民涌入广州城,为了缓解住房压力,西关大屋被隔开一间间小房,房管局安排进住,一间大屋能住二三十人,当时何建兴住的也是这种“72家房客”。
  麻石道上有着何建兴很多儿时记忆,那时电影《地雷战》、《地道战》风行后,他和小伙伴们便设计了自己的“地道战”、“地雷战”:把麻石道上的石块缝隙当是跑道,路上的沙井盖作为弯道,连个人一前一后赛跑,后面的人逮到前面的就算赢,输了的人要“骑牛仔”,这就是地道战。除了这些,那是的小孩子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找乐子,还有“水鬼上岸”、“钻猪笼”等上百种游戏。
  “以前我家旁边就是金星电影院,我们经常看‘霸王戏’的地方,现在已经拆了。”那个年代的电影票分七种颜色,一周七天,每天不一样,何建兴和小伙伴们便捡那些地上用过的电影票,等下个礼拜就乘人多的时候混进去;有时候在开场前找一个看电影的大人跟进去,即使他知道你是看霸王电影的也不会说什么,进去之后他们就坐在过道上,有人那电筒来查就马上溜到其他地方。
  说到这些儿时的“玩事”,他还对荔湾湖印象非常深刻,“以前那一带是低洼地,那时号召全民运动,为了有个环境优美的运动场所,全荔湾区的人都去抬沙,硬是给挖了个人工湖,我爸妈都有参加,我们都叫它‘人工湖’”。
  零嘴是每个人童年回忆中少不了的情结,深藏在西关巷子也无异,当当糖、麻糖、肥仔米、甘草条、飞机榄就是这些西关小子打牙祭的小吃,当时何建兴大概没想到他以后会和“吃”结缘,三十多年后,他在西关开了自己的私房菜馆,专做西关菜肴。“人家是十年磨一剑,我是三十年磨一剑”,多年混迹于饮食业,这家他称为“概念馆”的五秀美食坊终于开业,榄角焗骨、招积叉烧是这里的招牌菜,“清、淡、鲜是西关菜的特点,我们跟酒楼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专注于西关菜,做法也尽量传统和创新结合,好像招积叉烧这道很传统的粤菜,酒楼是烧出来的,我们是拿大锅炒出来的。”
  何建兴这个老西关,平时还经常看西关的文献,奇闻异事信手拈来,他还把一些小知识印在菜谱上:西关大屋、骑楼、泮塘五秀、西关小姐……当食客埋单问“老板,能不能打个折”时,便拿这些来当考题,考过了就给客人一个优惠,希望能从这些细微末节来为西关文化的传承出一点绵力。
  当问到是什么让他如此热爱这里,他感叹:“虽然那个年代生活艰辛,但是人情味浓。”
  何建兴生于1966年,小时候父亲在木器工艺厂的技工,这算是当时很吃香的工作,当时一个月有42块的工资,如果帮屠宰厂做工,还会得到一些“走后门”的猪肉,在肉类供应紧张的年代,很多人一个月才喝上一次肉汤,而他家几乎每个星期都能喝上肉汤,每次还煲上一大锅,分给街坊。
  何建兴的母亲曾经在一个中山大学的医学教授开的诊所为他当助手,跟随这个教授十几年,经常经手一些药方,学了很多医药知识,算是半个医生,街坊如果有什么病痛,都会找她帮忙开方子,现在他饭店里的药膳汤水也是传承自母亲的秘方。
  “以前邻里关系很好,如果闻到哪家炒肉片,隔得远远地也问一句:‘四婶,今天炒肉片呀!’不像现在的小区,连旁边住户姓什么都不知道。”晚上的饭店,街坊邻里都是夹好菜就出来坐在凉快的麻石板上,看到邻居有什么好吃的就夹两块,有来有往,不亦乐乎。
  “西关有太多街坊在这里了,这么多年在这里我放不下,对这里有很深厚的感情,最怀念西关的人,街坊邻里的守望相助,我的这个小饭店已经成为以前老街坊聚会的落脚点,我也计划在附近买房,回归西关。”
  何建兴指了指饭店中心的牌匾——“和”,人以和为贵。
  
  西关逸事
  
  苦力们的“二喱馆”
  广州当时有两个商业区,一个是越秀区的北京路,另一个就是荔湾区的西关,西关是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这里吸纳了很多有钱人,这一带治安良好,也带旺了附近,形成商业圈,自然吸引了很多劳动的苦力。
  但西关是富裕人群的聚集地,附近都是费用不菲的酒家,现在很多广州的老店都集中这里—广州酒家、泮溪酒家、莲香酒楼等,只有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那这些贫穷的苦力吃什么呢?“二喱馆”就是他们解决一日温饱的地方,通常这种最廉价的馆子只有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光顾,就是一顿饭只要两个铜钱。
  这些“二喱馆” 集中在西关的广州南站,这是货品的集散地,苦力主要集中的地方。到了饭市,这些人便三五成群进去,门口一般有一个铜盘,进来时扔两个铜板到盘子里,“哐当”一声。铜板正是最小的单位“喱”,这就是“二喱馆”名字的来历。
  
  昙花一现的西关小姐
  明末清初,广州的洋买办受了西方思想影响,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慢慢为他们接受,同样重视女丁,这些有文化的商人不想让他们的女儿像过去的女性那样待字闺中,在全中国的小姐都要扎脚的年代,西关这里的大家闺秀得到了学校教育的机会,不再身居大宅,三步不出闺门只做女红,顺应就产生女子学校这些应和时代潮流的产物。
  西关小姐接受的是渐进式的学习,小时候先念卜卜斋,学习典故、史料和写文章,比较单一;稍大之后便送到洋学堂继续读书,刚开始只有女子学院,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男女混合的学堂,在这里可以学习天文、地理各种知识。
  话说西关小姐当时剪着一头短发,戴朵头花,穿着改良短旗袍,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当时非常轰动,当她们穿着一身潮流的装扮,骑着洋车(自行车)穿越于大街小巷中,身后有一群人簇拥在后。
  
  青砖石脚三重门
  俗话说“西关大屋三件宝—青砖石脚三重门”。青砖石脚从地面算起二尺到三尺不等,也叫“看墙”,从中可探知屋主的身份高低。据闻这些产于东莞及清远一带的青砖,其中最贵的呈现碧瑕的色泽,用糯米和红糖粘合,使好的西关大屋砖缝之间刀片、利器也难破损,也禁得住百年的风雨侵蚀。而石脚常用花岗石,尽量减少接缝,越是富贵的人家石块用得越少,家族的丰硕在此也显山露水。
  “三重门”应是西关大屋最大的特色,第一重门是由四折雕花木门的脚门,通常略高于一个人的高度,上端是雕花、镂空的花纹, 这些通透的地方便是当时的“猫眼”,主人能看到屋外的环境;第二重门便是趟栊,木料通常是坚固的杉木和柚木,13或15根横跨在正门,因为粤语中的“双”与“丧”同音,忌讳双数,广州地处亚热带,这种结构的门迎合炎热潮湿的天气,既安全又通风;第三重门才是最常见的大门,富贵人家通常是两块厚重的木板,过年便请师傅彩绘门神。这“三重门”的设计使西关大屋冬暖夏凉,通风效果很好,而且安全防盗,即使是其他类型的住宅,这种设计也广泛运用。
其他文献
“西关小姐,东山少爷”。  东山,位于广州中心地带,因明代“东山寺”而得名。百年以前,东山一带还是广州郊外荒野之地。从1915年开始,一些广东籍华侨开始在这里建置房产。民国时军政官僚也纷纷到此营建别墅和官邸,于是东山一带,尤以新河浦为代表出现了许多时髦、豪华的花园式住宅和洋房——把广州传统的西关大屋、竹筒屋等民族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相糅合,设计出了新型的花园式洋楼。这些建筑,是广州传统建筑向新建
期刊
挤入高第街的小巷里弄,在两三米宽的狭窄小道上,布满了卖青菜菜干和小吃的摊贩,北京路的消费对象是广州内外的游客,而高第街则是内衣批发商的天堂,到了小巷里弄才是属于高第街现今居民的购物场。    高第街长约500米,清代这里专营鞋类、绳头、布匹,闻名遐迩,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也曾住在这里,近代名门 — 许氏家族的祖屋就在高第街的许地。新中国成立前,高第街是广州著名商业中心之一,在一里长的街中,店铺林
期刊
华叔和姜叔坐在南华西路的一间骑楼里,大多时候面无表情,说到一些印象深刻的共同记忆时才能见到一些肢体语言。骑楼的外墙因迎接亚运焕然一新,新刷的柏油马路却很少车辆,更不用说行人,这条曾经迎来了几代国家领导人视察,曾叫南华西街的地方像一个被儿女打扮体面却得不到孝顺的落魄老人在10月广州依然毒辣的阳光下苦苦煎熬。因为留恋,所以驻守,华叔钟富华这样的骑楼老住户在南华西路已经寥寥可数。    “咸湿点说,睡觉
期刊
祖籍湛江的罗永平,出生在海南,6岁从海南搬到广州,父亲是军人,从小住着整齐划一,按照军衔分配的宿舍,没想到后来自己却上了美院,成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如今过着天马行空的生活。对于从小在海边生活的罗永平,在拥有珠江的广州一直期盼的就是能在喧闹的城市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然海岛,辗转三次搬家,终于成为现实。    珊瑚造海岛花园  刚刚从德国家具展回来的罗永平兴高采烈地给我们展示他的最新杰作三件套的虾笼沙
期刊
这是广州南郊某个超大楼盘连排别墅中的一栋,楼顶的天台被院子里的树木遮掩了一小部分,阳光透过树叶照射进南向的卧室,斑驳的影子在床边柜的花瓶上留下温暖的痕迹。  别墅不大,每层只有一个主要房间,但供杨颖一家四口人居住,已经非常宽敞。一层是客厅和餐厅、厨房;二层被用来做杨颖夫妇的主卧;三层装饰成粉红色调的公主房,由杨颖的妈妈带着3岁的外孙女俏俏住。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资源  这套别墅不是80后空
期刊
多年潜心研究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广州大学教授杨宏烈认为,从岭南的特色建筑西关大屋到依靠华侨建设的骑楼,再到现代化的楼盘小区,无论哪个年代,科技如何发展,颐和的人居环境应该都是多层次的。    《风尚周报》:你多年研究岭南建筑和城市建设规划,广州人的居住环境变化的轨迹大概是怎样?  杨宏烈:岭南建筑的最主要的风格就是西关大屋,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传统来说,它们都有穿堂风,这是中
期刊
珠宝界显然也有“贺岁档”。每逢新年,品牌总会发布不少以红色元素为主题的应景新款。没错,这个时候,红色最红。    “贺岁档”简直是眼下娱乐圈最火的话题。  对于一部影片来说,赶上贺岁这趟车,直接等于做了大型免费宣传。虽然最终的票房还要视群众口碑而定,但加入贺岁档,话题性足够,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女人们的购物欲也在此刻赶上了“贺岁档”而全面爆发,反正买东西对她们来说买的是梦想。新年显然是实现梦想的好
期刊
常听到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畅怀对田园生活之向往,但真正能放下的不多,多是一个“香格里拉”式的梦想。许冰属于少数派的勇者,3年前突然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跑到小洲村买了一块地过起了隐居艺术家生活。    青砖绿水 一见钟情  2005年,还是摄影记者的许冰陪来广州采风的几位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去小洲村,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同样是
期刊
黄子华走进来,一身黑,很瘦,像从电视里走下来,一点也没有走样。大部分的演员真人差过上镜,小部分是真人靓过上镜,而像黄子华这种真人如上镜的倒还真不多见。  杀了你你也不信眼前这个靓仔竟然已经五十——五十岁还这么靓仔,即是有“型”啰!黄子华的“型”是一种烂塌塌的“型”,是烂仔的“型”,“型”得来有点不羁,不羁得来又有点小小的羞涩,羞涩得来又又点小小的嘲弄,再加上200多度近视迷蒙眼神中弥散不去的小忧郁
期刊
不论什么年代,婚嫁总是人们最乐意谈论,也最肯花时间、折腾的事。一贯务实、低调的广州人也不例外。  旧时广州人的婚俗,承继着《周礼》之六礼,沿袭着中原的传统,又糅合了广州的本地特色。在这千年的传承中,说媒娶亲、上花轿的仪式慢慢简化,但掐算好良辰吉时,过大礼、搬嫁妆、安床、敬茶的风俗始终保持着,一整天紧凑而有序的热闹仪式始终带着浓浓广味。这不,看那些绕着万福路、连新路而行的新婚花车,便是广州永远的风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