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析R624-SCF型固定装置在肺部SBRT过程中摆位误差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KV-CBCT评估R624-SCF型固定装置在肺部SBRT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定量分析放疗过程中各种误差在累计摆位误差中的占比情况,揭示摆位误差的主要来源。

方法

采集32例肺部肿瘤患者每周的CBCT数据及加速器每个月的QA数据,定量计算不同摆位误差。使用统计模型计算累计误差,并分析各次误差占比情况及来源。

结果

32例患者通过420次CBCT扫描。固定装置的摆位在水平、头脚、垂直3个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03±0.72)、(0.73±1.16)、(-0.21±0.95) mm。肿瘤靶区运动位移在水平、头脚、垂直3个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71±2.61)、(-0.80±2.60)、(0.075±1.77) mm。通过Vance Keeling公式计算误差,得到线性模型中各项误差占比情况:累计误差54.55%,固定装置9.21%,肿瘤运动12.97%,治疗床沉降2.55%,机架旋转中心5.70%,准直器旋转中心4.73%,治疗床旋转中心4.61%,X线射野中心5.70%。

结论

肺癌SBRT治疗过程中造成靶区误差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摆位的随机性、肿瘤运动、固定装置、治疗床沉降以及机器等中心。在放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控制肿瘤运动,对减小累计误差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成像(OSI)系统(Catalyst)用于引导放疗摆位的精度和稳定性。方法选取行全程CBCT引导放疗的5种不同肿瘤部位共52例肿瘤患者。首次治疗患者摆位后行CBCT配准修正并记录摆位误差为C,Catalyst拍下此时患者表面图像信息为参考图像Cref。非首次治疗患者按Catalyst Cref参考图像初步摆位(±2 mm/2°),记录此时与Cref摆位误差为C1,再进行CBCT配准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0例VA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VAINⅠ、Ⅱ、Ⅲ级分别为16、5、29例,年龄33~76岁。结果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82%患者病变位于阴道穹窿或上1/3,18%位于阴道中、下1/3,VAINⅠ级患者观察随访,VAIN Ⅱ级患者阴道局部用药,VAIN Ⅲ级患者行三维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疗。HPV感染与VA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20 nm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盘状囊泡,参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多药耐药等诸多方面。在放射治疗领域,目前已证实放射线所引起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分泌的变化,可影响细胞间的通讯作用,同时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线抗性。本文就外泌体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分析下咽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临床靶区的准确勾画。方法2014—2017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初诊的下咽鳞癌患者123例。经电子喉镜以及头颈部CT检查确诊,根据CT诊断标准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计算颈部各组淋巴结转移率(LM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分析LMR与原发灶关系。结果123例下咽鳞癌原发灶来源于梨状窝101例(82.1%),咽后壁15例(12.2%),环后区7例(5.7%)。12
目的检测7种不同放疗体位固定板(体板)材料对MR定位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提供数据指导。方法使用西门子MR定位机相同T1、T2序列扫描置于7种体板材料(Orfit碳纤维板、PC板、HP板;济南华宇新BR、WR、KP、SP材料)上的ACR LargePhantom模体,以直接置于扫描床上图像质量(无体板)为参照,分别分析:(1)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高对比):观察3对阵列小孔清晰度,分别代表左右、
目的回顾比较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2017年间共84例脑转移瘤患者(体积≥ 6 cm3)纳入分析,其中同步放化疗组(CRT组)与单纯放疗组(RT组)各42例。放疗方案为52.0~52.5 Gy分13~15次,3.5~4.0 Gy/次。疗中复查脑MRI,如病灶体积明显缩小则行疗中缩野。疗后2~3个月评估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LRFS
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进一步了解不同肺癌患者放射敏感性的个体化信息,对于临床放疗剂量和放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目前,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许多生物标志物能够用来预测肺癌放射敏感性。本文对目前关于肺癌放射敏感性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放射治疗是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与其它治疗手段不同,放射治疗使用电离辐射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和多专业工作人员的协作。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放射治疗的整个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质量保证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放疗质控专家委员会,依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参考国际相关指南,
目的探讨不同BMI的宫颈癌患者放疗时CTV至PTV外扩边界,为实现精准的个体化分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9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MRT宫颈癌患者40例,参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标准进行分组,BMI≤18.4 kg/m2为过轻组,18.5~23.9 kg/m2为正常组,24.0~27.9 kg/m2为过重组,≥28.0 kg/m2为肥胖组。在膀胱容积测量仪干预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