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面临考验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5日,第103届“广交会”如期开幕。然而,对于不少的中国纺织企业来说,这个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今年却难现以往的激情和兴趣。因为,国外采购商给他们下订单,他们也未必敢接。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2007年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了20%~30%。而单就汇率原因,接回来的订单,很可能又是一个“定时炸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江苏、浙江、山东等6个省市的纺织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纺织行业中2/3的企业平均利润只有0.62%。而剩余1/3企业的利润也只在6%~10%,行业平均利润为3.9%。而在2007年,光是深圳就倒下了1000多家纺织制造业企业。
  


  中国纺织企业究竟怎么了?
  
  纺织业面临挑战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前20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虽然我们的纺织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坦率地说,我国纺织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纺织业整体形态呈现“老化”趋势。
  一是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至5%。此外,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加工贸易占比近30%,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企业只赚取10%的加工费。
  二是出口市场集中。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一直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的40%以上。在日本纺织品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70%以上,已经饱和。
  三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构成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优势正在减弱。根据全球纤维纺织业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发布的2007年世界主要纺织工业小时劳动成本的全球比较报告,中国沿海地区劳动成本不断提高,快速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而据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尼等国家的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和0.36美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产品上最强劲的对手。
  
  内外因素双重影响
  
  近来,业界不断有人将2008年称作我国纺织行业的“寒冬”。一方面,由于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纺织企业出口产品利润率下降,订单减少,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经营风险加大,行业出口明显下降。
  纺织服装行业是低利润的行业,大部分都是出口企业,以往也大多采用美元来结算,因此,人民币升值对这个行业的出口企业影响很大。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关口,升值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经使很多出口纺织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据海关统计,去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增幅为18.9%,但今年前两个月,纺织服装出口仅有164.4亿美元,增长5.7%,其中2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更是同比减少11%。纺织业长期努力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正在“拱手让人”。作为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减少了11.3%,尤其是对美出口严重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对美国出口额分别同比大幅下降了27.9%和41.9%。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国,也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最大的市场之一。今年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消费支出也在减少。
  在我国国内,大多数中小纺织企业以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本来就不高,溢价能力很低,对于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承受能力很脆弱。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6%。一件加工出口毛衣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约可赚到30元,而目前大约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些订单甚至会出现亏损。
  另一方面,去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外贸调控政策,比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保证金制度、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征收等,对纺织业的压力过于集中。这些政策效果将在今年逐步展现,使得大部分纺织出口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消化这些因素带来的“阵痛”。
  除了汇率,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也是纺织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市场分析认为,如果完全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人工待遇方面给企业增加的成本,比如加班费、社保等,核算起来,每件成衣就得涨价2元,平均起来每件成衣成本大概提高5%。给企业增加至少30%的用工成本,这还不包括工人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投入。而比较低端的纺织产品,本身利润率大概也就5%~10%。再加上政府连续三年最低工资每年要上涨12%的计划,用工成本将更高。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原来的征税水平大概是15%~20%,两税合并后,对内、外资企业均按照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对纺织制造业中的外资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此外,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等也都影响着纺织品出口。在内外多重夹击之下,纺织业正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关头。近期一项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调研结果显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河北6省的纺织行业2/3的企业利润率只有0.62%。一个容纳约2000万工人的民生行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痛中求变大势所趋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2008年、2009年是中国纺织行业最为艰难的两年,企业只要扛过这两年,到2010年中国纺织企业的生存环境就会有所好转。本轮次纺织产业转型的重点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既有来自于产业内部的必然要求,更有来自外部生存环境的压力。但关键更要看纺织企业尝试怎样的改变。
  在汇率变迁中求生存。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市场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汇率波动的时期,政府并不需要刻意出面调整,而是应该靠市场来调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借此得以推动和实现。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放弃美元结算,而改用欧元等其他币种。另外,企业在最初谈判时,应该充分考虑汇率波动的因素,以防止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在战略层面上,出口纺织企业应改变过去以成本导向竞争和以价格竞争的模式,转而靠服务、靠产品质量的提高、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位置。
  自2005年人民币实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明显。升值除了带来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外,更直接的是升值造成汇率损失,挤占了企业十分狭小的利润空间。因此,出口纺织企业要应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影响,可以要求对方提前支付货款以减少结算期内的汇率变化;提前预期未来一定时期美元的变动幅度,在出口报价里核算汇率变动成本,从而锁定汇率。另外,可以不用美元结算而用国际上其他主要货币进行结算,如欧元、日元,因为目前日元、欧元对人民币升值。
  有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出口企业不再用美元议价和结算,而是纷纷采取非美元结算方式或是人民币议价和结算。即便以美元议价,有效期也由过去的1至2个月缩短为现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企业在签三个月以内的订单时,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确定为6.6∶1。
  
  慎用价格这柄“双刃剑”
  
  从部分企业的反馈来看,除了放弃美元议价和结算,提价已成了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策略。然而,产品提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方面,纺织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中低档产品市场更是过度饱和,贸然提价搞不好非但得不到利润,反而会丢了市场;另一方面,出口退税、劳动合同法等政策调整,人民币加速升值,原材料成本飞涨等综合因素已使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10%以上,不提价无法生存。对纺织企业而言,提高出口价格无异于是一把“双刃剑”,一张难打的牌。有人形容其为“不提价是‘等死’,而提价则是‘找死’”。
  事实上,国外客户对我国近年来的政策调整可以理解,但只能接受小幅度提价,提价背后的代价就是不少客户转向其他国家采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周边的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出口纺织品价格比我们低得多,我们的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当然希望提价,可是空间已经不大了。”事实告诫我们,必须慎用价格这柄“双刃剑”。
  加速跨国生产布局,积极推进纺织企业国际化经营。一方面,有条件的纺织企业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消费市场的控制力,改善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配。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顶尖的服装展示和国际纺织行业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设计、营销、管理理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要加速跨国生产布局。近几年来,由于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陆续有一些中国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设厂,通过加速国际化布局和跨国生产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据了解,目前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中国纺织企业已超400家,到孟加拉国的也近百家。已有一定纺织行业发展基础的柬埔寨和孟加拉国,吸引中国纺织企业去投资的条件主要是对欧美出口不受配额限制以及享受最惠国待遇。例如孟加拉国对外资纺织企业减免10年所得税。由于珠三角制造成本快速上涨,已有不少中小纺企开始到越南或孟加拉国设厂。据了解,孟加拉国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而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比较充足的低廉劳动力,比较优势还可以维持较长的周期。
  内外兼顾适时西进。到东南亚建厂不会成为大趋势。当地劳动力价格虽然比较低,但配套设施、产业链都远不及中国。在东南亚办厂成功的很少。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多的劳动力,纺织行业短期内不太可能再大量向国外转移。面对严峻的出口压力,我国纺织行业还把目光投向扩大内需。纺织行业本身就有75%的产品面向国内市场。当前,我国纺织业内需增长很快,今年衣着类增长速度为28%,高于全社会零售产业16%的增长速度。因此,对于大多数纺织企业而言,扩大内需缓解纺织业当前困境不容忽视。
  “今年,44.4%棉纺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转内销状况,有的企业完全取消了出口”。这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今年2月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主要是行业内有竞争力的强势企业。很明显的趋势是很多企业加大了内销,比如雅戈尔、七匹狼都加大了国内渠道和品牌的建设,开始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七匹狼近日公布的年报更显示,除东北、华东外,公司其他区域的市场增长速度均超过80%,华南、华北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了100%;同时,该公司国际市场销售呈一定幅度的下降。
  西进,也许最为现实。如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山东海龙在新疆建粘胶短纤基地,雅戈尔在重庆建服装生产基地。西部的劳动力、土地、市场优势很明显。纺织服装行业里面,成品的制造环节应该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东部沿海的任务重点应该落在品牌培育、产品设计研发上。
  可持续发展是根本。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走品牌化道路是我国纺织企业突破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要掌握核心的生产技术:开发超高强、耐高温、耐磨等高附加值的特种功能性纤维,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尽量生产出口成品,扎实推进品牌战略,重视开发自有品牌,提升价值。
  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我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是中国纺织业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推进纺织技术和装备创新,发展节能、差别化和绿色环保型产品,逐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二要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三要提高行业人力资源素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完善人才体系和激励机制,重视技术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行业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简单的数量增长已不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的目标;抓住一体化机遇、实现纺织品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尽管说中国纺织业正步入结构调整的“严冬期”,是纺织企业最艰难的时刻。但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政策消化期、政策适应期、环境变化期和环境适应期,而随着各种因素对产业的影响和渗透完全显现,纺织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周期。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花开不败》期刊的火热上市,一卫的花粉纷纷在闲暇时间些前,私戳了小编,分享学习中的趣事和苦恼,同时也提出了很有想法的议建。一起来看看吧!过期少年:六六小编,今年的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启动光伏计划使得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井喷,以中国为代表的光伏制造大国迅速被卷入这轮“光伏大发展”的潮汐中。而随着大量光伏项目的扎堆上马,
(2010年7月27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的委托,现就《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太空飞行或模拟失重都会引起骨骼肌肉的萎缩,慢缩肌或慢缩肌纤维对肌肉活动量减少非常敏感,在肌肉代谢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的同时,出现肌肉萎缩。一般是慢缩肌纤维型转变为快
利用人体弹射试验数据建立起人体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简称人体数学模型)。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可以解决一些与弹射有关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根据人体的最大动态超调,结合
旋翼模型试验系统是开展直升机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机研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试验设备。本文简介由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2米旋翼模型试验系统、它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特点等。该系
上期回顾:靳远在南桥离开后辗转来到北市,并在陈艺锦的帮助下事业如日中天,很快就成为圈里炙手可热的一线艺人。易嘉言远离祖国,落脚地中海上的一座小岛。南桥的毕业如期而至
新兴产业的发展总是与风险投资如影随形。回想上世纪90年代,风险投资大胆投入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如今世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