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让科学课变得更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而对实验材料的细节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科学课的用“材”之道,要体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通过科学探究建立科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与态度。关注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灭一次精彩的实验。
  
   一、随机应变地用好现有的材料。
  
   我们学校器材配备相对比较齐全,常用的如酒精灯、烧杯、铁架台、放大镜、水槽、弹簧秤、钩码等,不管课程如何变幻,我们都离不开它们。如在教学《固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提出固体能膨胀到什么程度,膨胀1毫米需要多少时间。我就重新设计了一个教具,把铜丝连入电路中,利用灯泡的发光来指示铜丝的热胀。这样一来不但能对固体热胀冷缩作一定性的分析,而且还可以进行铜丝膨胀1毫米需要多少时间的定量分析。同时灯泡的发光与否对学生眼球的刺激更大,学生实验起来更有兴趣。
  
   二、全员动员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材料的准备。
  
   首先在学期之初发出一封家长信,列出需要家长捐赠的物品或学生自备的物品,让学生根据材料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让学生体验提前到来的探究和责任感,渲染活动前的气氛,让学生十分乐意地探究下去。其次还可以加强学生准备材料自觉性的训练。在教室里配备一个小小科学站,其中摆放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书籍。利用简单易懂的实验方法说明进行实验。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准备实验材料的自觉性。
  
   三、发现实验中细微,积累有利材料。
  
   利用上课的机会,把每次上课涉及到的材料进行分类、,既是成果的收获,又是为下次上课做准备。许多材料可以反复利用的,如《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用的各种种子,这一届学生用完后只要收藏得好,下一届照样可以使用。还有前面研究活动的实验产生的物质,可以成为新的材料,收集积累起来为下一届学生做准备。同一材料在不同年级段不同单元也可以反复利用,如《磁铁》单元的回形针、大头针、铁皮还可以在《沉和浮》、《电》、《能量》几个单元的实验中都可以用到。通过收集、陈列学生的这些作品,可以为下一次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学生也会非常乐意。材料的积累关键要做个有心人,手要勤,很多东西当时收藏起来,只是举手之劳,但事后去做就费事了。
   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更应关注细节,首先从提供的实验材料组成出发。
   1、实验材料应有严谨性和典型性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前反复重复地操作实验材料,及时发现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变量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实验材料,把材料设定到最适合学生操作,最大限度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发现科学的现象,而稍有疏忽不但会影响实验结果,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
   同时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有利于学生认识,符合建立概念从一般到特殊的科学规律。比如《磁铁有磁性》一课中,在选择各种分值的硬币中,一元的,五角的,一角的,特别是五角和一角的硬币有二种,一种能被磁铁吸住另一种不能被磁铁吸住,这在选材上要有代表性。
   2、实验材料的简便性和差异性
   在活动材料上,为了研究某个现象的产生原因,要求实验者控制材料的变量,摒弃材料的无关属性,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本身对实验者产生负面影响,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实验探究,获得的发现和结果才是科学而有价值的。如《摩擦力的秘密》这一课中,备课时我想到如何让学生提出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式。于是我先把小车的轮胎卸掉,这样可以提醒学生。可是在装卸轮胎的过程中,小车有破损,学生会花较长的时间,那不就是浪费时间了吗?于是我采取科学课上惯用的方法避开。可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其他老师采用铅笔铺路,简洁明了,十分方便的解决了我的难题。而且学生在实验时也被老师的这个方法征服了,显的兴趣昂扬。这样材料准备既不繁琐也不浪费,学生实验效果明显。
   3、实验材料的结构性和启发性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准备好的材料是交给学生,还是放在教师那里?交给学生的分组材料是全放在桌上,还是放在抽屉里面呢?这是我们准备好材料之后需要去考虑的。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我在上《摩擦力的秘密》时,为了让学生感知不同粗糙程度的物体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准备“夹弹珠”的游戏,一双筷子上绑上抹布,让两位学生去比赛。没有抹布的筷子怎么也夹不住弹珠,学生都急得脸通红,学生一夹就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很容易就发现了摩擦力的秘密。这就归功于典型材料的作用。
   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建构概念、发展思维。材料的结构意义之一,是材料间内涵的结构联系;材料的结构意义之二,是有利于及时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通过材料的选取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时的次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也就形成了结构。有结构的材料应具有后续性。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适时地发放供学生探究用的材料能提高探究的质量。有的探究活动是从典型材料的比较中,让学生寻找特征、规律,这时可一起发放。有时材料如果分段发放,学生可以从不段提供的材料中,不段有新发现,从而使探究活动不断地向前推进。
   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精心选择材料,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充分运用材料,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使我们的材料成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建立科学概念的有用之“材”,从而真正发挥实验材料的效应,让我们的“材料”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用之“材”,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实验学校江苏213000 】
其他文献
分析131例声嘶患者动态电视喉镜检查结果,认为大多数声带良性病变者,声带振动波正常,粘膜波视其病变范围大小及程度轻重,可正常或异常;声带恶性病变则表现为声带振动波及粘膜波均消失
通过给72只豚鼠分别单独注射利尿酸(EA)、庆大霉素(GM)和合并注射EA、GM后,观察三组豚鼠前庭功能、听力改变、血清和外淋巴中庆大霉素浓度以及内耳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发现合
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老年耳聋模型组(甲组)和用牛磺酸治疗的老年聋模型组(乙组),各20只,另外20只自然老年顾(年龄为12个月)的豚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丙组)。老年聋动物模型是用D-半乳糖行眼球后注射制
我国较为系统的人权理论虽然产生的较晚,但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学说中,就已蕴含了丰富的人权思想内涵.由于其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受到历史的局限,长期以来,孔子的人权思想被忽
针对地下通道穿越轨道交通施工易导致既有线路出现结构失稳问题,以某一地下隧道穿越既有轨道工程为对象,通过选取5个典型的施工节点来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和工
为了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刊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从本期开始,举办。体育教学工作文件的制订”专题讲座。讲座共分四讲。欢迎读者对讲座随时提出
公路两侧连续且单调重复的声屏障会对沿线景观和驾乘人员感官造成较大影响。通过专项景观美学塑造可以优化声屏障的景观效果,减少声屏障带来的视觉影响。以丽江至攀枝花高速
<正>我科对18例单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的患儿,行耳廓再造、外耳道及鼓室成形术治疗.其中行1次手术7例,2次手术7例,3次手术4例.经随访1~5年,再造耳廓外形满意,外耳道宽畅,实
本文报告42例波动性低频性感音性听力减退患者,其中23例为典型梅尼埃病;19例为无眩晕的波动性低频感音性聋。通过对两组甘油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患者耳蜗内存在内淋巴水肿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