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中的热带雨林(二)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并没有见山开山、见水让路的本领,也没有耶和华在天空中的指引。我们只有保护区的护林员和本地背夫。走进这一片茂密的森林,看着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奔腾的之流,爬过崖壁,下降在丛林之中,我们慈巴沟最难忘的三晚四天,也将铭记在TBIS考察的历史上。
  不友好的徒步路
  从早上8点开始,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的准备进入慈巴沟的考察物资,打包、装筐,背夫从原来的5个人也增加到7个人,物资多背夫有限,很多器材都要自己背负,每个进入慈巴沟的摄影师都要负重大约6-8公斤的摄影器材,开始大家并没有觉得一切是那么艰难,手机中播放着“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就沿着河谷进入慈巴沟。海拔2100米的沟口,有一小片松林,踩着厚厚的松枝铺成的小道,我们往林子深处进发。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呈“T”形交汇处,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垂直变化大,南部最低海拔为1580米,北部的山峰大多在5000米左右。保护区总面积为101400公顷,在保护区内拥有维管束植物147科549属1392种,兽类有羚牛、赤斑羚、孟加拉虎等野生动物。慈巴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为多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发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给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是山地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具有很大的科研及保护价值。比人还高的杂草,满是荆棘的道路,我们正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保护区的严密保护措施让这里自然生态保持得很好,在基本没有路的慈巴沟里我踩着杂草一路前行,不停地上坡上坡,几乎都是垂直的攀爬,要么扒着树根,要么抓着杂草。不停地出汗耗费了很大的体力,遇见一条溪流就可以不顾一切地趴着喝水。
  路上向导告诉我们有一个下去的崖壁要走,开始我的理解应该是一条陡峭的小路,到了跟前才发现原来是一个真正意义地上的悬崖,幸亏有突起的岩石,和岩壁上长出的树枝,才成为我们下降的可能。从上面找一颗结实的树绑好绳子,一点点沿着岩壁下滑,回头望去就是奔腾的河水,紧握绳子,顺势而下。下来崖壁,还没从惊吓中回过神,又背起包走入另一个丛林。突然有一种没有尽头的感觉,这一路都无心拍摄,低头走路。营地在一片树林之中,各种杂草都有1米多高,大伙砍掉杂草搭建营地,在此还发现一条蛇。走了一天实在是太累,没有任何力气再去干活儿,看了一下周边地形,扎在帐篷里休息,此时炊烟已经升起,夜幕伴着奔腾的河水拉开帷幕。罐头、大白菜、土豆一锅乱炖,开始第一顿野外的晚餐。
  萤火虫的营地
  一路走来有淌河过水,有陷入泥沼,晚餐过后是烤鞋烤袜子时刻,围坐在篝火旁,感受人类文明的最开端。从来没有一项发明能像火影响那么大,从夸父逐日到普罗米修斯偷火,从“长明灯”到“拜火教”,从钻木燧石到火柴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前进的每一步,火的作用和影响都不容忽视。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中,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现代科技社会的打扰,有时候内心会有一种恐惧,围坐篝火边,却有一种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安全感,这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其实人的恐惧都是来源于对未知的不确定不把握,在黑暗中吞噬一切光明,正好有一堆火来点燃夜空,正是一种力量。“一闪一闪的是萤火虫吗?”随行拍摄纪录片的小刘指给大家。抬头去看吞噬黑暗的森林中一闪一闪的微弱黄色光芒,正在努力的点亮这个夜空,萤火虫的生命大约只有20来天,大多数昆虫的一生只有一个目的,就交配繁衍后代,它们为生活而飞翔,光明之后而熄灭,走到生命的尽头是什么?又是另一个世界。
  萤火虫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拿出相机准备长曝光拍摄萤火虫轨迹,一帮人摆弄很长时间最终没有完成一张萤火虫飞翔轨迹照片,萤火虫的距离、发光亮度以及相机的高感都是问题。逐渐萤火虫离我们而去,原本有繁星的夜空也被乌云遮住。寂静的夜,只有哗哗的流水声音。篝火一点点暗去,挣扎着最后的火光,加了一把木头,回到帐篷开始睡觉。
  荆棘之路
  清晨,抖开帐篷上的露水,等着太阳出来晒干,收拾好器材,继续往沟的深处走去。这一次的摄影摄像设备除去Go pro这样的非常规,其他都是照相担当。这也说明的相机与摄像机融合的趋势。与以往的要求一样TBIS需要视频与照片并重,到达影像调查的目的。纪录片的摄制组都用的是佳能EOS 5D MarkIII相机,各位专家各有千秋,植物摄影师全画幅,微距头必不可少。鸟与兽类摄影师多用APS-C,以转换率增加焦距。今天探访的一路,虽然没有爬上爬下的辛苦,却是一路荆棘做伴,蝎子草、荨麻各种带刺的植物,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泥石流冲下来的碎石路,巨大树木的独木桥,算是爬过来,背着巨大的摄影包像一个乌龟。此去一路我们奔着兰科植物赤箭而去,希望能找到这种神奇的中草药,这个想法来自我们在进入沟内发现几位偷采天麻的人,所有的兰科植物在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序列中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大部分兰科植物都是非常优美的观赏植物,其中一部分如石斛、赤箭等都是入药植物,赤箭的根就是珍贵的中药“天麻”,如果开花的赤箭,块状根的天麻会将养分输送给花朵,根就空了失去了药效,当然我们追求的是开花的赤箭而并不是天麻。一路上我们都没有找到想找的赤箭,但意外收获了很多奇特的植物,比如密集恐惧症患者克星“长满眼睛”的天南星果实,还有一个开满血红色花朵的杜鹃树。
  走过这一路荆棘,也并没有收获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所有的付出都不一定会有回报,这就是在野外考察,拍摄记录野生动植物的苦恼。返回的路上分了两个分队,我和魏来在后面一路拍东西,随后追着一个蝴蝶迷失了道路,几经辗转我们才追上前面的队伍,跨过来时的吊索桥,回到了营地。
  夏季草木繁盛的慈巴沟,也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困扰,夏季的水量增大,很多地方我们都不能到达,遮天蔽日的树林,很难发现鸟儿踪影,草木繁盛必然食物充沛,兽类们都不愿意下山了,在高处就能觅到食物,当然昆虫和植物不再此列。由于温差与湿度,我们的镜头气雾也是时常会遇到的事情。进入慈巴沟的第二天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啥都没有的沮丧,考察刚刚开始,后来未知也是能给我们惊喜的动力。
其他文献
数字摄影器材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轻便型的摄影器材纷纷上市,乃至于具备影像拍摄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都成为微电影短片的创作工具。年轻世代的影音创作者,对于影像创作,在数字摄影器材成为一种主流工具的前提下,更是透过想象力的具体实践,发展出无穷的创意。  法国电影导演亚斯楚克(Alexandre Astruc )提出“摄影机钢笔论”(Camera-stylo))的说法,以文字书写的概念,来说明影像叙事结构
期刊
7月13日。在随南大微电影营乘车前往宏村的路上,我对这次去拍什么、表达什么,还是混沌不清的,只有一个大略的方向:关于徽州文化的纪实片。领队韩丛耀教授对我说,不要炒冷饭,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一定要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12点20分抵宏村,住在将近20年前带学生住过的浔阳饭店。中雨不断,下午在村里转了转。  7月14日。 5点起床,已经迟了。预报中的大雨在现实中变为晴日。最好的云雾错过了。《
期刊
从完全不了解微电影创作,到拿起器材自己拍摄,最快要几天?这次的微电影训练营就是这样的挑战。就从这次来说,活动的第一天,被聚在一起的同学们谁都不认识谁,谁也不了解谁,更不用说确定分工或是团队协作。但是经过了五天的课程和讨论,各个团队已经初步形成,对于接下来每个人要做什么也非常清楚。之后的工作自然是开展的得心应手。  从团队方面来说,虽然中间也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的团队凝聚力一直非常好。每个
期刊
公元1894年,在世界的东方,一支飘扬着龙旗的近代化铁甲舰队,浩浩荡荡地游弋在太平洋的海面之上。然而,等待着这支舰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环球航行,而是一次改变了世界近代历史走向的惨败!  在历史走过了整整120年之后,曾经打造了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的陈红,再次以一部《北洋海军兴亡史》,从国家海洋战略的高度,警示着中华民族这个大陆国家,时刻牢记海洋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时刻牢记海
期刊
在世界的东方,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梦——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在120年前,一场令世界震惊的战争,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另外一个国家的命运,更加改变了世界的命运。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为什么一场只有两个主要国家参加的战争,却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在全中国都在隆重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摄制,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
期刊
剧情简单 主线清晰  故事发生哈尔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当地的一个夜总会里,往着许多俄罗斯演员,达妮亚(Tanya)初来乍到,却已经开始厌烦这样的生活。伴随着各种不顺,她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一个偏僻的小面馆里,同样不属于这个寒冷城市的南方小伙子油子,心中充满不安。两人的相遇,让他们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寄托,达妮亚开始迷恋和油子在一起的时光,她计划着和油子一起去虎园看她最喜欢的动物老虎。然而油子最终不告而别
期刊
灯光的风格有很多种,而且往往与拍摄的主题、气氛及类型有关。比如喜剧和歌舞片,灯光的风格就较趋明亮,阴影较少布局。悬疑片或惊悚片较常用高反差灯光风格:亮光处特别明亮,黑暗处也相当有戏剧性。而在拍摄婚礼电影的过程中,打灯就相对简单很多了。那么,这一期的贰肆学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在拍摄采访镜头的时候,灯具的选择以及常用的打光方法。  如果想要效果再好一点的话,可以多加一盏背景灯,把主体后面的背景打亮,让层
期刊
我在我们凤梨酥这个小摄制组里,主要是负责前期的制片和后期的剪辑工作。后期剪辑主要使用的软件为Adobe的Premiere CC,并配合以Photoshop和Audition。在剪辑方面,之前也有过接触,不过对于一些细节并未太过考虑,而通过这次的剪辑训练,在对于剪辑方面学到了很多。  我们小组这次的影片从素材的拷贝到最终的剪辑合成和最后的配乐后期等工作,共耗时五天,每天我们全组成员会在晚上对当天的剪
期刊
松下AG-FC100MC新品试用  先来看一条不久前的“旧闻”。  “2014年9月3日,松下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了其第一款4K专业级摄像机松下FC100MC”。值得让人兴奋的是,仅在9月底笔者就拿到了这款设备,抛开之前在BIRTV上的惊鸿一瞥不算,这次是和它正式的亲密接触,只不过它已经换了新名字——松下AG-FC100MC。  先说看点  松下AG-FC100MC是一台手持式的小型4K摄像机,仅用
期刊
《画里乡村2》这个片子,虽然简单短小,仅仅两分来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剪辑它也是费尽了一番心思,同样在这其中,我对视频的剪辑也是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剪辑之道,博大精深。  临危受命,却不知所以  其实剪辑“画里乡村”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才开始我并非在这个拍摄小组,在拍摄任务完成之后回到南大开始剪辑时,才发现拍摄“画里乡村”的小董并没有任何剪辑技术,对剪辑软件和剪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