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三年,大连银行业绩惨不忍睹,直到2015年迎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这个靠山,才起死回生。但刚获喘息便急于上市,如何克服自身短板仍是难题未解。
曾经遭遇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大连银行,在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强势入主后,终于在2016年打了个翻身仗,迎来盈利的大幅增长,一扫往日阴霾。
自2013年起,大连银行因受众多负面因素影响,陷入发展困局。2015年下半年,东方资产接手大连银行50.2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给后者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相比2013年以来的连续两年资产规模缩水、利润大幅下滑、不良资产飙升,大连银行2016年开始“回血”,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呈现好转态势。
而此后的大连银行,似乎也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或许2017年资产总额达到4000亿只是个“小目标”,上市大计才是其真正的“远大梦想”。但要实现这一梦想,恐怕要先积蓄足够的能量,赶上城商行發展步伐,才有望放出“大招”。
灰暗时光
和一般城商行的发展轨迹相似,自1998年成立后,大连银行经历了持续性的稳定发展,期间不断壮大规模,稳步提升业绩。然而,这种上升势头只延续到了2013年,之后因经济下行、经营不善、资产约束以及股东关联交易等众多因素影响,大连银行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2014、2015年成为大连银行历史上最灰暗的时光。
2014年,大连银行业绩突然出现急剧下滑,直接导致该年度年报缺席。时至今日,在大连银行官网上,2014年年报仍处“失联”状态。
2015年,丑媳妇终于见公婆。在跳过2014年年报后,大连银行2015年年报露出真容,其样貌毫无悬念地“惨不忍睹”。
与其他银行资产总额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连银行两年时间里总资产大幅缩水。资料显示,2013年年末总资产尚为2840亿元,到了2014年年末就已变成2591亿元,2015年年末更是只有2443亿元,短短两年时间资产缩水近400亿元。
从2013年起,大连银行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等多项经营指标也明显下滑。从2013年至2015年,其营业收入从74.05亿元下滑至55.64亿元;利润总额更是从2013年的29.01亿元跌落至0.31亿元;净利润则从2013年的23.17亿元降到2014年的4.77亿元后,2015年再次降至1.29亿元。相较于2013年,降幅高达94.45%。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同时,大连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却处于激增状态。2015年年末其不良贷款率虽较2014年年末的5.59%有所降低,但仍高达3.89%,是同期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值的2.32倍。
彼时,大连银行可谓内忧外患——经营业绩连年下滑、不良贷款率蚕食净利、资产质量“压力山大”,原行长王劲平又因受贿被立案调查,行长一职空缺又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列入计划的上市工作也一再推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绝处逢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2015年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大连银行却迎来了大“靠山”——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一方正深陷资产质量恶化、业绩大幅下滑的窘境,急需战略投资者施以援手,而另一方则渴望获得银行牌照来补齐业务的“全牌照”版图——这让双方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从2015年起,经过注资、购股,东方资产最终持有大连银行50.29%股权,成为该行控股股东。之后,东方资产发力完善该行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合规等制度建设,并且为该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战略支持。
2016年,东方资产向大连银行派驻了多名高管,包括副董事长马腾营、副行长崔磊和宁静,外部招聘了行长王旭。在新的管理团队进入后,东方资产将连续两年经营发展大步后退的大连银行拉了回来,使其步入正轨,经营业绩也出现了回升。
2016年年报显示,大连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呈现好转态势。报告期内,总资产达3056亿元,较年初增加612亿元,增幅25.05%,与2015年资产总额同比下降5.69%形成鲜明对比。实现净利润10.35亿元,较2015年的1.2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05.43%。
与此同时,大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2016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37.66亿元,不良率由年初的3.89%降至2.53%;拨备覆盖率150.27%,提升至监管要求以上;资本充足率10.96%,满足监管达标要求。
上市“大招”
在经营企稳向好的情况下,大连银行重拾信心,给自己设立了2017年的“小目标”:资产总额达到 4000 亿元,存款余额达到 2600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 1,700 亿元,实现净利润 18 亿元。
而对于上市,大连银行期盼已久,但其能否抓住机遇、尽早重启上市计划呢?针对上市事宜,本报记者联系大连银行董秘进行询问了解,不过截至发稿并未得到答复。
事实上,大连银行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A股IPO工作,并曾在2012年入选首批上市申报企业名单,但在2013年被“终止审查”。在其业绩大幅下滑后,IPO计划似乎已经遥不可及,该行2015、2016年年报并未就上市事宜做出任何表述。
不过,在2015年9月东方资产取代大连融达成为控股股东后,东方资产副总裁李欣曾表示,“控股大连银行后,争取在三年时间内,让大连银行在城商行的排名中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并积极推动其上市”。显然,比起上市,目前更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步伐,为上市储备能量。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大连银行经营状况回暖,但自身短板仍会影响上市进程,股权结构或成制约其IPO的最大掣肘因素。据了解,大连银行存在着股东众多、股权分散的城商行“通病”。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该行股东总数4756户,其中机构股东68户,而自然人股东高达4688户。另外,东方资产持有大连银行50%以上股权,也与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股东多元化的理念相悖。
曾经遭遇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大连银行,在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强势入主后,终于在2016年打了个翻身仗,迎来盈利的大幅增长,一扫往日阴霾。
自2013年起,大连银行因受众多负面因素影响,陷入发展困局。2015年下半年,东方资产接手大连银行50.2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给后者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相比2013年以来的连续两年资产规模缩水、利润大幅下滑、不良资产飙升,大连银行2016年开始“回血”,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呈现好转态势。
而此后的大连银行,似乎也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或许2017年资产总额达到4000亿只是个“小目标”,上市大计才是其真正的“远大梦想”。但要实现这一梦想,恐怕要先积蓄足够的能量,赶上城商行發展步伐,才有望放出“大招”。
灰暗时光
和一般城商行的发展轨迹相似,自1998年成立后,大连银行经历了持续性的稳定发展,期间不断壮大规模,稳步提升业绩。然而,这种上升势头只延续到了2013年,之后因经济下行、经营不善、资产约束以及股东关联交易等众多因素影响,大连银行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2014、2015年成为大连银行历史上最灰暗的时光。
2014年,大连银行业绩突然出现急剧下滑,直接导致该年度年报缺席。时至今日,在大连银行官网上,2014年年报仍处“失联”状态。
2015年,丑媳妇终于见公婆。在跳过2014年年报后,大连银行2015年年报露出真容,其样貌毫无悬念地“惨不忍睹”。
与其他银行资产总额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连银行两年时间里总资产大幅缩水。资料显示,2013年年末总资产尚为2840亿元,到了2014年年末就已变成2591亿元,2015年年末更是只有2443亿元,短短两年时间资产缩水近400亿元。
从2013年起,大连银行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等多项经营指标也明显下滑。从2013年至2015年,其营业收入从74.05亿元下滑至55.64亿元;利润总额更是从2013年的29.01亿元跌落至0.31亿元;净利润则从2013年的23.17亿元降到2014年的4.77亿元后,2015年再次降至1.29亿元。相较于2013年,降幅高达94.45%。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同时,大连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却处于激增状态。2015年年末其不良贷款率虽较2014年年末的5.59%有所降低,但仍高达3.89%,是同期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值的2.32倍。
彼时,大连银行可谓内忧外患——经营业绩连年下滑、不良贷款率蚕食净利、资产质量“压力山大”,原行长王劲平又因受贿被立案调查,行长一职空缺又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列入计划的上市工作也一再推迟,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绝处逢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2015年经营最困难的时候,大连银行却迎来了大“靠山”——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一方正深陷资产质量恶化、业绩大幅下滑的窘境,急需战略投资者施以援手,而另一方则渴望获得银行牌照来补齐业务的“全牌照”版图——这让双方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从2015年起,经过注资、购股,东方资产最终持有大连银行50.29%股权,成为该行控股股东。之后,东方资产发力完善该行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合规等制度建设,并且为该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战略支持。
2016年,东方资产向大连银行派驻了多名高管,包括副董事长马腾营、副行长崔磊和宁静,外部招聘了行长王旭。在新的管理团队进入后,东方资产将连续两年经营发展大步后退的大连银行拉了回来,使其步入正轨,经营业绩也出现了回升。
2016年年报显示,大连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呈现好转态势。报告期内,总资产达3056亿元,较年初增加612亿元,增幅25.05%,与2015年资产总额同比下降5.69%形成鲜明对比。实现净利润10.35亿元,较2015年的1.2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05.43%。
与此同时,大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2016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37.66亿元,不良率由年初的3.89%降至2.53%;拨备覆盖率150.27%,提升至监管要求以上;资本充足率10.96%,满足监管达标要求。
上市“大招”
在经营企稳向好的情况下,大连银行重拾信心,给自己设立了2017年的“小目标”:资产总额达到 4000 亿元,存款余额达到 2600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 1,700 亿元,实现净利润 18 亿元。
而对于上市,大连银行期盼已久,但其能否抓住机遇、尽早重启上市计划呢?针对上市事宜,本报记者联系大连银行董秘进行询问了解,不过截至发稿并未得到答复。
事实上,大连银行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A股IPO工作,并曾在2012年入选首批上市申报企业名单,但在2013年被“终止审查”。在其业绩大幅下滑后,IPO计划似乎已经遥不可及,该行2015、2016年年报并未就上市事宜做出任何表述。
不过,在2015年9月东方资产取代大连融达成为控股股东后,东方资产副总裁李欣曾表示,“控股大连银行后,争取在三年时间内,让大连银行在城商行的排名中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并积极推动其上市”。显然,比起上市,目前更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步伐,为上市储备能量。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大连银行经营状况回暖,但自身短板仍会影响上市进程,股权结构或成制约其IPO的最大掣肘因素。据了解,大连银行存在着股东众多、股权分散的城商行“通病”。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该行股东总数4756户,其中机构股东68户,而自然人股东高达4688户。另外,东方资产持有大连银行50%以上股权,也与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股东多元化的理念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