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平谈党报的校对工作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iadong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0月底,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第11届全国新闻校检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张秀平针对当前党报校对工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张秀平说,当前越来越多的书籍和报刊进入市场,差错率也随之增多,广大读者对此反映非常强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委对此非常重视,明确提出:纯洁国家的语言文字成为新闻出版业迫在眉睫的大事。
  现代报纸,特别是党报的校对工作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提高:
  一、校对方式。报纸的校对工作由人工转变到电校,对于校对工作来说,是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场大的革命。随着电校的出现,一些相应的辅助手段也陆续问世,给校对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有的报社很好地利用了这些设备、手段,使校对工作不断地跃上新台阶;有的利用得还不够,人工和电校并存;有的还依旧主要靠人工。方式的改进,随之而来的是校对人员技能的转变和对新设备、新手段开发利用的程度,对此,相关领导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校对的效率。首先,报纸越出越早,使得校对人员不能像过去那样从容不迫地校对文稿,一至三校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其次,校对的工作量加大了,由于报纸变厚了,需要校对的版面大大增加了,更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率还包含着提高校对质量的要求,差错率不仅要保持以往薄报时代的水准,还要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千方百计降低差错率。
  三、校对的责任。责任的增加,不仅仅是指由于报纸版面数量和新设备的增加带给校对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现阶段报纸在向市场化的转变中,遇到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报纸与互联网的接触更紧密了;记者采写稿件的时间更短促了,稿件较以往相对粗糙了,稿件送审把关的几率变小了;报纸出现政治性、事实性的差错几率增加了;报纸涉及的领域中新东西更多了等等,这些都表明校对人员的政治责任越来越大了。
  四、校对需要的知识面。这主要是指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每个领域和行业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相对而言,编辑记者还好说,把握好自己所报道的领域就行了。校对则需要对报纸上所有涉及的问题、领域、行业,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尔玛·赫伊拉说:“不要卖牛排,要卖吱吱声。”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音响的魅力所在。广播是依靠声音创造价值的媒体,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诉诸人的
为进一步完善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自2012年3月1日起,新上市公司按照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业务规定做好各项资料准
“正在发生的事件,共同经历的情感!”——江苏卫视2007年3月5日21:30推出了全新情感类事件栏目《人间》。节目播出后一直好评不断,电话、短信以及热心网友留言曾在两小时内突破万条的纪录。《人间》在同时段的收视率,一度排在全国19个重要城市中的第一位,也使江苏卫视的晚间时段稳居省级卫视收视第二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江苏卫视的《人间》栏目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呢?    独特的定位    首先,“中国第
2009年3月28日,L海艾鲁玛服饰有限公司旌舰品牌“伟志男装”强势出击,亮相CHIC2009中国高级成衣品牌发布会(CHIC SHOWS)。伟志集团总裁、上海艾鲁玛服饰公司总经理沈建山表示,此次
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英国现有482万就业者的收入低于满足基本生活的标准。报告认为,不断上涨的物价和生活成本对这些低收入人群的压力越来越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为了满足各自需求而相互之间产生的期望,它是无形的、隐含的。“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能使员工在动态的条件下不断地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把“人
厂家出面组织经销商,不但增加了沟通,促进技术交流,也提升了经销商的工作效率和销售业绩。
山东YTGJ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老牌外贸企业,年进出口额超过3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为医疗器械、通用机械设备、大理石等,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抽纱品等。企业的主要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全方位创新,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
摘要:《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其刊登的内容丰富,很多内容开中国之先河,对中国的新闻界、出版界、文学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期刊虽为宗教刊物,但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宗教期刊,其编撰者是站在世界比较的视域来传播西方文化,有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明确的比较目的,为比较文学在中国形成自觉的专业的比较意识并成为专门的学科提供了一种可能。  关键词:《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