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须赢在起跑线上?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跑线上的焦虑
  
  如果人生真的存在起跑线,这条起跑线在哪儿?起跑线上的“输”与“赢”对父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父母常常感叹,别的孩子已经会写字了,我的孩子还不会拿笔;别的孩子会跳舞了,我的孩子还只会乱蹦;别的孩子已经学英语了,我的孩子还不会ABc的发音——看来,大部分家长把起跑线定义在能力上,担心自己的孩子与同龄小朋友相比能力落后。而随着科学育儿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父母还意识到,情绪智商也是起跑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会说,我不在乎孩子的输赢,父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天性,是人性最自然的袒露。父母总是希望自己得不到的,孩子能得到,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接受最优良的教育,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只是,在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父母的担心会演变为一种焦虑。尤其是当孩子在某方面没有办法赢,或者赢不了时,父母会陷入深深的落败感当中无法自拔……
  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没有错,但当孩子达不到预期时,父母常常缺少第二手、第三手准备,有的父母甚至无法接受孩子赢不了的事实,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中国文化中有一种“人定胜天”的理念,认为只要努力什么事都可以做到,失败是暂时的,而实际上每个人的才能都不可能是无限量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要求孩子超越,只能让孩子身心俱疲。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赢的,当孩子赢不了时,父母或许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一条路走不通,还会有别的路,但不管怎么样,应该接受事实、接纳孩子。
  事实上,许多父母的焦虑,来源于对孩子输赢的片面性认识。当父母为孩子的人生划上一道起跑线时,这条起跑线其实包含着许多自己的期许,其中还可能带有父母的一些偏见。这样的父母最不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丽得好有什么用,义不能当饭吃,考不上好学校,当丽家都难。”“跑得快就是优势吗,跑得快的人有几个能当上运动员,就算当上了,义有几个能站在领奖台上。”孩子力所不及的,家长盲目要求,孩子真正热爱的,却得不到父母支持,很多时候,孩子其实是蛮好的,只是特别容易受父母片面判断和焦虑情绪的感染,认为自己不优秀,从而变得不自信起来。
  
  输得起与必须赢
  
  大多数父母焦虑的根本,是对孩子未来的担扰:没有好的基础素质、没上好的幼儿同,就上不_r好的小学,肯定也上不了好的中学,好的大学,那样孩子前面的路肯定是前途暗淡。在父母眼里,孩子输不起的东西很多,甚至事尤巨细,孩子只要一件事做不好,父母马上会联想到遥远的未来——“他现在这个样子,将米可怎么得了!”于是花费很大力气去灌输、纠正、管教,还要不断地拷问孩子以确认他懂了、会了、执行了。
  而实际上,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呢?他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谁都不可能预测甚至掌控。一个人的成长,绝对不会因为一件事或几件事做不好而一败涂地。焦虑的父母往往容易捡到芝麻,却丢了西瓜。
  孩子可以识字很晚、可以不会跳舞、可以记不住那么多的英义单词,但一定不能缺少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的能力。每个孩子的资质与先天禀赋是不同的,他们就像天使撒落在人间的珍珠,每一颗都有自己的独特光芒,但却不一定要具备同一种光芒。家长的任务,不是让他同其他孩子一样优秀,或是比其他孩子更优秀,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要让孩子喜欢自己、以自己为荣,父母也要以他为荣,帮助孩子,让他学会欣赏并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
  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虽然成绩优秀,上了好的幼儿园、中学、大学,但他内心却缺少快乐,缺少自信的创造与独特的思维,他的生活也必定不如那些真正喜欢自己的人精彩。所以,与其纠结于未来怎么样,不如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接纳孩子的不足,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拥有自由的空间去发展他自己。
  
  抛开输赢道法自然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在追求着速度,就连蔬食都放丁大量的化学肥料,植物还来不及把养分转化为枝叶的基质就长大了,结果原味尽失,只剩下形,质已然不是以前的质了。蔬菜种植是这样,教育树人如果太在乎输赢,也难免会急功近利。
  老子《道德经》曾有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尖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走得快,反而不能远行。生命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该爬时爬,该走路时走路。如果因为希望孩子更快地学会走路而忽视爬的重要性,其结果很可能是出现感统失调。这是个最简单的生理常识,却也是培养孩子能力、智能方面的最好参考。
  其实我们从老子思想里汲取的还不止这么多。老子推崇平淡,就心灵来说,平淡是为了致远。父母常热衷于住孩子的脑子里塞进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美其名日智力开发。但是一个被各种知识拥堵的大脑和心灵,是没有能力做智性的思考的。与智力、技能相比,孩子心灵的成长无疑更重要,如果想要孩子走得更远,父母应陔学会“放空”。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只要孩子“闲散”的时候,他们几乎都会“自己高兴起来”,他们会变得更专注、更有创造性、更具想象力……生命只有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才会更好地与世界做交流,让生命做真实的裸露,才能得到最智慧的成长。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南京中医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本刊编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一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16日21时2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人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许许多多的保健项目纷纷打出养生治病的名号,其中,足疗保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余饭后坐在那儿被按摩师捏捏脚已经成了很多人会选择的休闲活动,既消除了疲劳,有时候也能解除一些疾病。但是,足疗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們周围的足疗店都存在哪些问题呢?你做的足疗是真正健康有用的吗?这需要我們能够擦亮眼睛分辨足疗的真真假假。  足浴,就是在洗脚水里放上相应的中草药,通过热水浸泡足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宝宝一出生就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饥了、渴了、不舒服了,他都会哭。尤其宝宝长大一些后,大人若不理会他,他就会哭。  在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思之前,只能用简单而直白的哭声表达复杂多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因此,解读宝宝哭闹的心思成为新妈妈的一项基本功。    生理性需求    这是宝宝表达哭闹心思的常见情况,饿了、渴了、热了、冷了、尿布脏了或湿了、周围太吵了、光线太亮了、蚊虫叮咬了……这些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