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角下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探讨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面临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四阶段”教育激励模式,安排阶段性教学任务,采取阶段性教学方法,确保阶段性教学效果。其目的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导论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成为高素質的大学毕业生打好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心理学;学习动机;教育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0-0127-03
  Teaching Discussion on the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Cours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SHI Pei-zhong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Confronted with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we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 is discussed, and we propose a four-step pattern of education motiv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y. With this pattern, a phased teaching task is scheduled, a phased teaching method is adopted and a teaching effect is guaranteed. It aim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course, motiv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ing for students, create better learning environment, mobilize to the maximum extent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reativeness, and lay their foundation to learn specialized courses and become qualified graduates.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psychology, learning motivation, education motivation
  2010-2020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大学计算机教学总体目标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1]。根据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和自身的特点,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方法论为目的的广度优先课程[2],是对计算机学科系统完整的概论性课程,以计算机科学学科的特点、形态、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典型方法、学科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3]。计算机导论课程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领域的关系[4],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抽象建模和计算思维[5][6],引导学生树立综合素质培养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学生描绘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蓝本。然而,在当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却面临着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2][3][6]。
  1 计算机导论缺乏学习动机原因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从高考的紧张的学习态度过渡到强调自主学习的大学生活[7],在教学、生活的管理上表现的“一紧一松”的较大反差,导致一些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的学习状况,难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意志不坚强,容易放纵自己,导致学习动机缺失。另外,由于《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先导课程的特殊性,使得该课程面临的学习动机问题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1)继续深造的目标淡化:在进入大学之前,升学是学习的明确目标,共同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产生相互积极影响。而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于考取专业认知度低,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清晰的目标感,甚至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加之很多高中老师灌输的“考上大学你们就解放了”思想造成的误导性认识;2)职业规划的效果欠佳:面向新生的入学职业规划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的前沿、特点及自己未来的发展。但实际产生的教育效果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系统地认清专业发展形势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对于比较迷茫的大学新生来说,没有学习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无法将当前的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内在需要联系起来,学习上表现出很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低:专业认同感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接受与认可[8],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主动的行为去努力学习、探索和钻研,将自己发展成为该专业的杰出人才。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9],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教育方面给予重视。大学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的程度,甚至影响到职業规划。文献[8]研究表明,专业认同感对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有49.2%的影响力。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势必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坚韧学习毅力,保障学生的卓越学习成效。
  (3) 大学生学习功利特征影响学习动机:对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日益成熟,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追求其独特性,往往在学习方面越来越多偏向于功利性的特征。经文献[10]数据统计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取得毕业和学位证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职业规划需要等方面。因此,学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能够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及实际应用性。否则,势必会逐步消减专业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功利化特征而迷失了学习的方向。另外,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消极影响,学生之间谈及的课程无用论和考试应付性,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教学策略对大学生动机的关注度不够: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使得教学任务的安排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方法上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削弱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大学生模式培养、教育产业化和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呆板,无法保障教学效果。虽然课堂教学效果已经被重视,但相应的教学策略往往关注课程进度的推进多于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激励、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為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的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3]。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仅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作用于学习动机[11]。因此,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习动机是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动力,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能效感又进一步形成激发学习动机的内驱力。学习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一种主观判断,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成败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继续学习活动的动机。这是一个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关系的良性循环,要保证这种良性循环关键在于:(1)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确保对学习效能感的提升作用;(2)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效果自评机制,改善学生的成败体验,保障良好的成就感,确保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因此,针对学生在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的教育激励制度和措施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图1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图
  3 基于教育激励的教学措施
  教育激励机制,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的调动被教育者学习积极性的工作系统[5]。本文将教育心理学中的激励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建立和完善符合青年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激励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激励模式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激励模式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激励主体的教学要求在以学生为激励客体的激励效果,使激励客体通过教学效果自觉地把激励主体的要求变成现实的学习行为,从而完成主体性激发的教育激励过程。因此,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激励模式是围绕学生为客体的一个循环式的主体性激发的学习过程,有利于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 确定学习动机:首先针对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样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课程的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培养专业认同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学生具有学习动机,伴随着情感上的接纳和认可,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探究活动。3)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基于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及原理,围绕某一问题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问题抽象、问题建模、设计方案、代码实现、教师指点、完成修改方案、评定实验结果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4)成败体验:成败体验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感兴趣的和有价值的学习过程,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赢得成功的学生,应通过给予新颖且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害怕失败的学生,则要安排难度系数一般的任务,尽可能让其获得成功。5)学习效果:学习效果能直接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或特长加以肯定和鼓励,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信,进而又反过来保障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将教育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5]引入到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工作中来,提出了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激励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阶段1 知背景,懂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历程有整体的认知和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归纳计算机发展史在课程介绍和导入中的作用,阐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必要性,从课堂的每个细节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观和发展观。
  阶段2 讲理论,重效果:理论学习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起着决定的作用,也是工程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突出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有认同感,明确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并通过实践环节体验通过计算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算法设计、网站建设和数据库管理等。因此,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時,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阶段3 做实验,提能力:由师生通过共同实施,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将重要知识点设计合理的实验题目和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该课程实验区别于专业课程的实验,它必须以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层次。实验内容既要满足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启发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的同时,唤起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方案设计、代码实现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收获成功,体会知识的有用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阶段4 定规划,自发展:学习的资源在信息化社会已经无限扩大,其外延和内涵也随之扩展。根据计算机导论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加强专业课的学习。
  4 总结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計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和所学专业有关的先导基础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本文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在其专业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分析该课程教学面临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出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四阶段”教育激励模式,安排阶段性教学任务,采取阶段性教学方法,确保阶段性教学效果。只有在该模式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导论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成为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耿国华.以计算思维为指导提升大学文科计算机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12-15.
  [2] 胡静.如何提高计算机导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高等教育——青年时代,2016(24):145.
  [3] 方星星,王欢,周游.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7(2):45-46,49.
  [4] 袁方,王兵,李继民,张明.改革教学方法,发挥计算机导论的“五导”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1(1):95-97.
  [5] 张皓.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优化策略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5)4.
  [6] 赵霞,李凤霞,蔡强,等.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17):13-16.
  [7] 董文娜.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4(30):104-108.
  [8] 薛丽.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作用及对策[J].华章,2014(1):170-171.
  [9] 周海霞.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7):58.
  [10] 郑清平.关于大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69-70.
  [11] 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待化验试管的贴标签处理,这就为真空采血管智能贴标系统提供了发展空间。结合国家创新发展理念,以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单片机的相关原理,智能贴标机配合LIS系统,从医院LIS系统获得的患者相关信息及检验项目由上位机提取需要打印出来的信息并生成条码,再将条码打印到试管上,从而节省足够的人力物力又大大地提高了贴标的准确率和效率。  关键词:单片
Intel PRO系列提供21种不同应用与需求的网卡,为用户提供最丰富的选择。
微软在IE50中引入了HTML Applications(HTA),因此它已存在一段时间了。至少对我来说,它是等待挖掘的一块小宝石:当我研究那些微软脚本编写者用来运行Scriptomatic 2.0的工具时,HTA
本文论述俞正燮思想与学术成就。俞正燮维护人权方面的卓越识见,开近代人文思想之先河;对域外及西北舆地等研究,辟乾嘉朴学“经世致用”之新生面;治学中的进化观点与求实精神,为后
根据NCPI的理念,要实现99.999%的高可用性,除了电力、空调,机柜的保障和管理也至关重要。和机房的大环境相比,机柜的小环境对于IT设备的影响最直接,所以保障高可用计算的最后一道防
摘要:现如今各大高校都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高校如何实现良好的发展都基于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对于推动民办高校在同类民办院校内的竞争力,增强民办高校的声誉和生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展民办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应当从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培养效果这三大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地对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磨合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
创建一个企业级局域网。并不是买几箱双绞线和一堆网卡那样简单。如何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用户提供一个设计完善的网络,不妨一读此文。
SQL Server 2005中最新的递归查询功能为传递闭包和最短路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所述的技术详细介绍了对于有环图和无环图的处理,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赶快试试吧(注: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建立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柴胡、陈皮、黄芩和麦冬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制剂中主药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黄芪甲苷的
黑客的攻击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遥远的传说,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员,我们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发现自己的网络被人攻击。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在受到黑客攻击时,如何尽快确认攻击点,找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