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动于“情” “读”突本色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才能优化朗读过程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呢?
  一、范读——以情启情
  “范读”,是每位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的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朗读,千万别忽视、吝啬自己的范读。教师成功的范读,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因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咏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才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渡的情感历程。
  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下雪了》的朗读教学中,开头“下雪了,下雪了……”第一句“下雪了”,是早上醒来出门第一眼所见,应该是惊喜、惊叹,那得以又惊又喜的语气来读:“下雪了?!”第二句同样是“下雪了”,是自己看到下雪了,要把这个喜讯告诉小伙伴,让他们来分享这份快乐,同时也是呼唤他们来玩雪,那读来应该大声呼唤,并且要拖长声音:“下──雪──了──”师朗读示范,第一句是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的惊喜之态,第二句更是表情生动地双手持喇叭筒状,拖长声音喊“下──雪──了──”入情入景,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教材情境。而课文最末一句“青蛙怎么没有来?他在洞里睡着了。”对后半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学生压低声音,再压低,处理为耳语般“他、在、洞里、睡、着、了。”惟妙惟肖地表达了“爱护同伴,不要吵醒他”的细腻感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的重要途径便是朗读。因为教师重在范读启情,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时,也动了感情,动了真情,他们走进了战士们的心中,很好地体会了战士们当时的心理活动。
  二、品读——入境悟情
  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大屏幕出示情境图,学生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是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当这些美丽的东西出现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学生的主观情感移入文境,并步步深入到意境中去,使他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产生“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抑,他们真挚的感情伴随着《二泉映月》的古筝曲,流淌到每个人的心田,收到了“入境始与亲”的效果。
  在品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细细地读,慢慢地悟。都能读出小女孩每次看到幻景时的心情,幻景消失后的心情,品读小女孩冻死街头一部分时,学生对较难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问,我当时没有指导学生去理解句子,而是让他们继续配乐读文。“学贵有疑”、“思源于疑”,就在学生纷纷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品读,促使他们进入读中的主动积极状态,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中去寻求答案,当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成功时,他们感知到了文章内容的情感,读起来也更动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品读”作为学生感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在读中渗透学法,以读悟情,陶冶学生的性情。
  三、引读——诱发真情
  引读法,融读于情,成为课堂情感升温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充满情趣的教学语言创设情境,渲染出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内容,燃起学生“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点燃情感的导火索。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最后三个自然段。在这个片段中,我在课堂创设了伤感的离别情境,用激情引读的方式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课上,我满怀激情地说到:(站台上,志愿军深情地望着朝鲜人民,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振臂呼唤着——)学生激动地读到:(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又说到:(列车缓缓一开动了,志愿军战士把头探出窗外,朝鲜人民的身影渐渐远了,志愿军战士在心里默默地呼喊着——)学生依依不舍地读到:(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我又到:(突然,他们忍不住挥动双手,大声呼喊——)生大声呼唤:(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四、评读——推情助读
  评价,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这在朗读训练中亦是如此。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朗读基础的不同,对词语的把握不一样,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也各不相同。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巧妙的、机智的语言来点拨学生,注意他们的情绪导向,通过积极有效的评读来促进学生读的欲望,提高学生读的效果。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朗读评价语言更为精彩,值得我们学习。
  一生读完第2小节。
  师:看得出你还是个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小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
  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
  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
  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又一生读,读得更好。)
  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节。)
  在这种形象的、生动的、幽默的、智慧的语言点拨下,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本情境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而且将自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悟融为一体,读出了语言文字的“形”,读出了语言文字的“味”,更读出了语言文字的“神”,真可谓“一石三鸟”。每个学生都读得兴趣盎然,情感投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才是情感的交流。
  总之,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只有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阅读教学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让我们转变观念,加强朗读这门硬功底,还朗读优雅、高贵、瑰丽的新形象,让朗读真正走进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充满灵气与活力,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有无穷的魅力!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启初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浅析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
人们常说,“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人的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做一个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走进每一个孩子心中,记住每一个孩子,并让每一个孩子记住我,是我最大的愿望。  从教十二年来,每次站在讲台上,一声:“孙老师,您好!”那稚嫩、响亮、整齐的问候已鼓涨起我幸福的心,沐浴在孩子们纯真的目光中,我感受到自己担负的重任。当孩子们长大后再翻开“童年”这本书时,看到的该是什么
语文课上,最美的声音是读书声。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在朗朗书声中,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波涛中受到美的熏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外显形态之一。
头脑不是一个填充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情知教学就是能点燃火把的一根火柴。它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情感,又注重学生认识,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情知交融,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情知互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具体落实?我在这几年工作中利用听课的便利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现把一些想法总结如下:  一、激发情感,搜寻旧知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讲过:“教师唯一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对兔实验性干眼症模型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及泪腺和眼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电针对实验性干眼症的干预效应;通过观察NF-κB p65、TNF-α、IL-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的价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及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那么,
“淅沥沥——”我走出了学校,可是却发现下起了雨。雨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呀!我的名字在也有一个“雨”字,也许这就是我喜欢听雨的缘故吧。  雨总是那么奇妙,有时像花针,有时像黄豆,有时还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次下雨了,我自然很高兴,于是约了几位同学去雨中寻“美”。听听雨的歌唱,触摸雨的娇姿。  我们拿着一把伞走出了家门,聚在了一起。我仔细地看着——慢慢地,慢慢地,我们忽然发现树叶变得更绿了,绿的扎我的眼,
教精读课文时,有意识地与课外相关内容链接,适时进行扩展性阅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一、同题阅读  我们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我们有许多名家名篇与这些课文同题,
对于大多数知识来于课本而参加社会综合实践很少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显得重要,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为重中之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略谈几点我的体会。  一、明确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兴趣  目的明确是我们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阅读目的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所要达到高度,比如情感上得到了什么样的陶冶,能力上得到了什么样的提高,或是知识上得到了怎样丰富等。我认为,阅读的宗旨是培养学
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火头军”。但当下一些教师存在过于追求成效,急于找到一条有效的捷径,于是阅读的味淡了,情假了,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