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r——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来源 :黑龙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江苏省27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研究表明,学习倦怠、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关系显著;学习倦怠、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应对方式在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26.9%,说明学习倦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影响应对方式间接实现,通过改变应对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集控技术主要特征及运行方式,找到提高发电能力的新方法,分析了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系统运行,即控制系统的运行,集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集控运行应对策略:调整运行策略,完善集控运行环境,强化集控系统运行技术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集控运行能力提供支持.
对信息时代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介绍了信息时代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的重要意义,发现了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做好信息查找的辅导工作,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能够为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创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项目背景介绍、学校基本条件、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三方面,论述了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对策,进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
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现阶段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专业课程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策略.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策略,即建设与时代发展相符的课程理念,增加互联网线上教学形式,完善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制造业人才,为国家的制造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实验实训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双钩桥式起重机实验设备.该装置具有可视性强、理解容易、操作方便等特点,增加了桥式起重机模型与电气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互联互接环节和故障设置与检测系统,实际应用中运行状态良好,既能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布槽、故障诊断和PLC改造,又能通过实物模型将电气控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了直观演示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创新思路.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育人方式较为简单、学生受到多种信息的干扰.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策略,分别为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沟通方式、丰富养成教育的教学内容,并对大学生养成教育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主要为养成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养成教育要有针对性、建立长期的养成教育计划等,进而提升高校教师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入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现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发展对策: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标准,更新设备,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企业管理,与主机厂商深度合作,提高技能水平,拓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配套技术支持,以实现检测与维修行业的有序发展.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的影响、性格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学校的影响.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创新策略:让学生明确目标方向,为之努力;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提升职场适应能力;转变思想观念,不断适应发展需求,以期为大学生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帮助,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以齐齐哈尔市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验,分析了出行者特征分布、公交候车时间、首发班次设定、覆盖率满意度、公交服务水平等内容.调查发现,齐齐哈尔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公交线网密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较差、公交优先难以保障.提出了齐齐哈尔市公共交通系统可靠性规划措施:提高路网密度,增加覆盖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营体制,提供充足资金,以创建更加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重庆市村庄用地零散、破碎,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中村庄规模、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调查数据,对村庄划分及规模进行了重组,采用邻近距离法,以实地50 m、100 m距离,分别对村庄图斑进行了聚落分析.通过探索数据量化表明,村庄划分及规模重组结果符合重庆村庄变化实际情况,可支持规划布局和编制;村庄聚落将大量分散村庄适度集聚,量化表达了重庆市村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已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该探索将促进国土三调村庄用地成果在规划布局、高山移民迁建、复垦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