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品德课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大部分品德课老师的共识,但我们在选择品德课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容易忽视品德课的生活是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视角下的生活的原状。本文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重组策略这一话题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浅谈如何在儿童视角下,确定教学主题,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品德课程 儿童视角 教学重组
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因此,品德课程的构建,绝不仅仅是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学完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儿童视角是这个变化过程的基础和原动力。
一、源自儿童生活,灵活确定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所以,教学主题的选择就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從热点时事中,“临时”确定教学主题。
品德课不同于一般学科,它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素材,作用于孩子的内心,碰撞孩子的灵魂,使之重新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或社会价值观体系。有时候,一件大家都很关注的热点时事,往往最能震撼孩子的心灵。
去年底,“仪征好人”颁奖典礼在仪征市电视台举行。我校组织了全体学生在教室里同步收看现场直播。“仪征好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其中,一个村子的人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生活不便的老人,而全体被表彰为“仪征好人”。我把之后的一节品德课的教学主题定为“假如我生活在这个村庄”,从播放这个村子的获奖视频开始进入这节课,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村子的人会集体被表彰为“仪征好人”,接着让学生寻找自己村子里类似的案例,最后,让孩子思考、讨论,生活在自己的村子里,该如何成为一个“仪征好人”。由于“仪征好人”颁奖典礼刚刚落幕,孩子们还沉浸在这充满社会正气的氛围中,趁热打铁,及时进行相关话题讨论,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却特别有意义、有效果。
2.因应孩子需求,及时调整教学顺序。
教师要做孩子生活的细心观察者,捕捉有用的教育信息,及时调整教学主题,让品德课教学始终与孩子的生活“合拍”。
去年秋学期,我教三年级。一天中午,孩子们有的休息,有的做作业,有的下象棋。可是,安静没有持续多久,两个下棋的孩子吵起来了。一个孩子走错了一步棋,想要悔棋,另一个当然不让,于是,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两个孩子也从刚才的玩伴变成了“仇人”。下午第一节课是品德课,我抓住这件事,提前教学教材中《我不耍赖皮》这一课。我们就午间发生的这件事来进行讨论,引导孩子还原事情过程,重新设计事情的进程,精心设计几个关于规则的小游戏,并结合这件事进行自我反思。事件中的两位当事人不仅深刻认识到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还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实现了“和解”。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相信我们会对教材的教学顺序以及教学主题的确定有更多的选择。
二、基于儿童认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基于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把握和对教材的认识,不同教师对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如果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机械地依据教材内容,忽视孩子年龄特点、生活经历等的丰富多样性,就会犯生搬硬套的错误,教学往往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2课是《从一滴水说起》。根据教学内容,一般教师都会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水的意识,养成节水的习惯。笔者在第一次执教这一课时,自认为设计得非常巧妙:准备一个苹果,把这个苹果比作地球上的水资源。然后以我们当地人对水的需求量(含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各类用途)粗略计算出全球每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再根据生活实际,逐步列出每一项不能被使用的水资源……每列举出一项,切除一块苹果。最后孩子们几乎不忍再对这个苹果下刀——因为留给我们的水资源太少了,与我们的正常需求量相比,远远不够。到此,似乎我们已经达成了节约用水的教育目的。但事实是什么呢?通过课后的跟踪观察,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教室旁的水龙头依然长时间不关,在课堂上提出来的种种节水“好点子”在家庭中依然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气氛热烈,课后依然我行我素的现象,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
是什么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呢?是孩子的现实生活。我们地处苏中地区,临近长江,到处都是渠塘沟坝,而且降雨量特别丰富。所以,水资源缺乏这个概念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来说,确实遥远而陌生。尽管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孩子们会产生一点这样的危机意识,但回到生活中一切照旧。所以,这样的目标定位就显得不符合孩子的生活认知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于是,笔者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合孩子们身处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农村地区这一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何保护本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不被破坏”。课堂上,我首先从大家关心的健康问题切入,进行追踪探索,引出水污染这个话题。接着再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特点,对农药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讨本地区水污染的几种主要形式——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厂矿排污污染。最后通过“我的农业金点子”、“拒绝污染从我做起”以及“给市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当地水资源。利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孩子们对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从“没有意识到”到“深恶痛绝”,态度有了转变,同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培养了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意识。目标达成有效而合理。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会忽略最重要的依据——教学对象的丰富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往往需要有不唯教材的勇气和智慧。 三、走进儿童生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内容按学时进度进行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常态,但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就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要, 这应该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起点。
1.与时俱进,以儿童的视角看生活素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3课《我心中的那颗“星”》,所选案例分别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篮球巨星姚明。对我们成人而言,这两个人物确实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英雄人物,是值得孩子们去“追”的充满正能量的“明星”。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人物生平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姚明在2002年被NBA休斯敦火箭队选中,杨利伟在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那时候,这些孩子还没有出生呢,对姚明和杨利伟的所有了解,均出自“道听途说”,谈何崇拜?当然我们不是否定这两个人物的伟大性,但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可供孩子们追逐崇拜的“星”太多太多。
本学期,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姚明换成了去年带领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教练——郎平,将杨利伟换成了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一个月并且先后三次乘坐神舟号飞船执行航天任务的景海鹏。从热点的话题和人物入手,引导孩子们通过看新闻、查阅资料,了解人物背后的故事,将“追星”行动真正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效果也非常显著。
对于一些与孩子们当前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的案例,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进行调整,挖掘那些在儿童视野范围内的素材,及时调整和拓宽教学资源,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从儿童生活出发的教学理念。
2.因地制宜,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课中,如果所选择的案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孩子们参与讨论的热情一定特别高,他们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一定非常丰富。
去年9月,扬州市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核心区成为世园会的承办地。我校一位教师在设计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教学时,就巧妙地加入了这一事件,并进行现场模拟:假设2021年到来了,世界各国的朋友来到这里,我们该如何进行准备,怎样做好导游?主题切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话题新鲜,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对家乡美景的认识,增强了自豪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对家乡旅游景点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对各国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还不太了解,这样,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语文课尚且提倡“用教材,不唯教材”。品德与社会课作为综合性和开放性兼具的一门课程,教学上更加要求我们不要“循规蹈矩”,要善于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把握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并最终回归孩子们的生活。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小学副校长)
【关键词】品德课程 儿童视角 教学重组
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因此,品德课程的构建,绝不仅仅是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学完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儿童视角是这个变化过程的基础和原动力。
一、源自儿童生活,灵活确定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所以,教学主题的选择就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從热点时事中,“临时”确定教学主题。
品德课不同于一般学科,它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素材,作用于孩子的内心,碰撞孩子的灵魂,使之重新建构自己的道德体系或社会价值观体系。有时候,一件大家都很关注的热点时事,往往最能震撼孩子的心灵。
去年底,“仪征好人”颁奖典礼在仪征市电视台举行。我校组织了全体学生在教室里同步收看现场直播。“仪征好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其中,一个村子的人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生活不便的老人,而全体被表彰为“仪征好人”。我把之后的一节品德课的教学主题定为“假如我生活在这个村庄”,从播放这个村子的获奖视频开始进入这节课,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村子的人会集体被表彰为“仪征好人”,接着让学生寻找自己村子里类似的案例,最后,让孩子思考、讨论,生活在自己的村子里,该如何成为一个“仪征好人”。由于“仪征好人”颁奖典礼刚刚落幕,孩子们还沉浸在这充满社会正气的氛围中,趁热打铁,及时进行相关话题讨论,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却特别有意义、有效果。
2.因应孩子需求,及时调整教学顺序。
教师要做孩子生活的细心观察者,捕捉有用的教育信息,及时调整教学主题,让品德课教学始终与孩子的生活“合拍”。
去年秋学期,我教三年级。一天中午,孩子们有的休息,有的做作业,有的下象棋。可是,安静没有持续多久,两个下棋的孩子吵起来了。一个孩子走错了一步棋,想要悔棋,另一个当然不让,于是,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两个孩子也从刚才的玩伴变成了“仇人”。下午第一节课是品德课,我抓住这件事,提前教学教材中《我不耍赖皮》这一课。我们就午间发生的这件事来进行讨论,引导孩子还原事情过程,重新设计事情的进程,精心设计几个关于规则的小游戏,并结合这件事进行自我反思。事件中的两位当事人不仅深刻认识到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还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实现了“和解”。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相信我们会对教材的教学顺序以及教学主题的确定有更多的选择。
二、基于儿童认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基于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把握和对教材的认识,不同教师对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如果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机械地依据教材内容,忽视孩子年龄特点、生活经历等的丰富多样性,就会犯生搬硬套的错误,教学往往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2课是《从一滴水说起》。根据教学内容,一般教师都会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水的意识,养成节水的习惯。笔者在第一次执教这一课时,自认为设计得非常巧妙:准备一个苹果,把这个苹果比作地球上的水资源。然后以我们当地人对水的需求量(含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各类用途)粗略计算出全球每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再根据生活实际,逐步列出每一项不能被使用的水资源……每列举出一项,切除一块苹果。最后孩子们几乎不忍再对这个苹果下刀——因为留给我们的水资源太少了,与我们的正常需求量相比,远远不够。到此,似乎我们已经达成了节约用水的教育目的。但事实是什么呢?通过课后的跟踪观察,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教室旁的水龙头依然长时间不关,在课堂上提出来的种种节水“好点子”在家庭中依然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气氛热烈,课后依然我行我素的现象,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
是什么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呢?是孩子的现实生活。我们地处苏中地区,临近长江,到处都是渠塘沟坝,而且降雨量特别丰富。所以,水资源缺乏这个概念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来说,确实遥远而陌生。尽管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孩子们会产生一点这样的危机意识,但回到生活中一切照旧。所以,这样的目标定位就显得不符合孩子的生活认知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于是,笔者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合孩子们身处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农村地区这一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何保护本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不被破坏”。课堂上,我首先从大家关心的健康问题切入,进行追踪探索,引出水污染这个话题。接着再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特点,对农药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讨本地区水污染的几种主要形式——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厂矿排污污染。最后通过“我的农业金点子”、“拒绝污染从我做起”以及“给市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当地水资源。利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孩子们对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从“没有意识到”到“深恶痛绝”,态度有了转变,同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培养了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意识。目标达成有效而合理。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会忽略最重要的依据——教学对象的丰富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往往需要有不唯教材的勇气和智慧。 三、走进儿童生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内容按学时进度进行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常态,但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就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要, 这应该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起点。
1.与时俱进,以儿童的视角看生活素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3课《我心中的那颗“星”》,所选案例分别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篮球巨星姚明。对我们成人而言,这两个人物确实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英雄人物,是值得孩子们去“追”的充满正能量的“明星”。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人物生平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姚明在2002年被NBA休斯敦火箭队选中,杨利伟在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那时候,这些孩子还没有出生呢,对姚明和杨利伟的所有了解,均出自“道听途说”,谈何崇拜?当然我们不是否定这两个人物的伟大性,但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可供孩子们追逐崇拜的“星”太多太多。
本学期,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姚明换成了去年带领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教练——郎平,将杨利伟换成了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一个月并且先后三次乘坐神舟号飞船执行航天任务的景海鹏。从热点的话题和人物入手,引导孩子们通过看新闻、查阅资料,了解人物背后的故事,将“追星”行动真正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效果也非常显著。
对于一些与孩子们当前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的案例,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进行调整,挖掘那些在儿童视野范围内的素材,及时调整和拓宽教学资源,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从儿童生活出发的教学理念。
2.因地制宜,及时补充新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课中,如果所选择的案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孩子们参与讨论的热情一定特别高,他们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一定非常丰富。
去年9月,扬州市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核心区成为世园会的承办地。我校一位教师在设计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教学时,就巧妙地加入了这一事件,并进行现场模拟:假设2021年到来了,世界各国的朋友来到这里,我们该如何进行准备,怎样做好导游?主题切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话题新鲜,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对家乡美景的认识,增强了自豪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对家乡旅游景点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对各国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还不太了解,这样,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语文课尚且提倡“用教材,不唯教材”。品德与社会课作为综合性和开放性兼具的一门课程,教学上更加要求我们不要“循规蹈矩”,要善于从孩子的视角观察生活,把握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并最终回归孩子们的生活。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