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一个单医疗中心机械通气(MV)治疗策略的变化。方法 调查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照组)以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研究组)两个时间段人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且行MV超过24 h的5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的主要数据包括MV的病因、MV模式、呼吸机治疗参数、脱机方法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ICU中MV使用率为46.1%(502/1 090),其中对照组48.9%(184/376),研究组44.5%(318/714)。502例患者中接受MV的主要原因为:肺炎18.3%(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16.3% (82例),昏迷14.1%(71例),术后13.7%(6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2.7%(64例)。初始设定MV模式:对照组59.8%(110/184)为辅助/控制通气(A/C),20.7%(38/184)为压力支持通气(PSV);研究组23.0%(73/318)为A/C,57.2%(182/318)为P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0.4%(33/318)比3.8%(7/184),P<0.01];两组患者压力支持(PS)的平均值均为14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值均为5.0cm H2O;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ARDS患者PEEP水平(cm H2O)明显升高(8.0比6.0,P<0.01),潮气量(VT,ml)明显减小(400比550,P<0.01)。两组常用脱机方法为T管、T管+PSV、PSV3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管的使用明显增加[84.4%(184/218)比35.1%(40/114),P<0.01],PSV使用明显减少[2.8%(6/218)比29.8%(34/114),P<0.01]。两组MV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为49.6%(249/502),校正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ICU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6%比55.4%,P=0.887)。结论 单中心MV治疗策略10年来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推测这些治疗策略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借鉴了近年来发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成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