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直径的超声测量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超声测量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不同发展阶段的视神经直径(OND),分析比较各组有无差异,探讨该技术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POAG患者115只眼,正常对照组40只眼,通过自动视野检查将POAG患者再分为视野损害前期组(PC)、POAG早期组(EP)、中期组(MP)、晚期组(LP).检测五组的年龄、视力(矫正)、眼压、C/D、ON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OND为(3.02±0.35)mm,POAG各组OND依次为(2.96±0.29)mm、(2.80±0.41)mm、(2.73±0.19)mm、(2.62±0.29)mm.五组进行Q检验发现,POAG早、中、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球后视神经直径随病程进展逐渐变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野损害前期,球后视神经直径虽有缩小,但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AG病人OND大小随病程的进展、视野缺损的加重而缩小;超声测量球后视神经直径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可帮助疑难青光眼及其它伴有视神经改变的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衢化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62例(74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变化,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术后视力:最好视力0.6,最低视力眼前手动,术后3个月65只眼(87.8%)视力优于术前,眼轴
患者女,20岁.2011年5月20日因右眼异物感于我院就诊时发现右眼球虹膜呈蓝灰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0.8,矫正视力双眼均1.0,右眼,-0.25 DS -1.50 DC×72.,左眼,-0.25DS-0.75 DC×111..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房水清,右眼虹膜呈淡蓝灰色(图1),纹理清,瞳孔正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晶状体透明。
期刊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FS200制瓣辅助的LASIK(FS-LASIK)和角膜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像差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34例(68眼)应用FS200飞秒激光制瓣(FS组)患者和45例(90眼)M2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SBK组)患者纳入研究.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并采用Pentacam-HR眼前节分
患者男,43岁.1年前左眼在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逐渐下降2008年11月20日来院就诊.全身情况良好,否认家族史、遗传病史以及过敏性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眼压(Canon TXF-非接触式眼压计)右眼13mmHg,左眼测不出.
期刊
患者男,52岁.主诉双眼视物不清约50年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6(+14.00/-1.50×110=0.15),左眼0.08(+14.00/-1.50×60=0.20),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2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位正,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境界清晰,C/D约0.3,血管走行正常,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存。
期刊
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2年以上患者的角膜组织有无变化.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总院眼科就诊且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2年的患者30例(60眼)作为戴镜组,未配戴任何形式角膜接触镜的角膜正常患者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对2组对象进行角膜中央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观察组摘镜2~3 h后).数据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配
目的 评价Octopus101视野计动态视野GKP (Goldmann Kinetic Perimetry)模块在眼科的应用.方法 对已确诊明确有视野缺损患者67例(107只眼)行动态视野GKP模块检查;其中青光眼24例(38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8例(21只眼)、偏盲25例(48只眼),并对同一患者动、静态视野配对图进行一致性分析;同时检测GKP模块的重复性.结果 67例患者中男性27例
患者女,35岁.因"右眼前突然黑影遮挡"于2012年5月22日人我院门诊.家族史未发现明显危险因素.患者无近视史及眼部疾病史亦无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查体: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0.75DS=1.0,左眼:1.0.双眼眼压及裂隙灯眼前段检查均正常.右眼散瞳后发现鼻上方视网膜呈现某种程度上可移动,部分透明,"屋顶状"隆起的视网膜病变,视盘鼻侧边缘至周边视网膜可见视网膜皱褶,累及视网膜中央动脉
期刊
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下降逐渐加重于2010年3月5日来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感自觉双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变形,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中浆给予治疗,自觉症状无缓解并继续加重,来我科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眼前节检查正常;眼底可见双眼视乳头边界清,黄斑区呈金箔样反光;眼底FFA提示后极部椭圆形强荧光,同时黄斑部呈弱荧光,造影后期无荧光素渗漏(图1).OCT提示黄斑区水肿,神
期刊
目的 评价三襻式Bigbag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屈光晶状体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80只眼高度近视伴或不伴晶状体混浊,施行屈光晶状体置换术,其中单眼高度近视19例,双眼高度近视因近视力低于0.1,选择近视力及矫正视力较好的单眼进行手术的7例,双眼手术的27例,全部行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Bigbag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最佳远视力(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