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纠纷是因医生和病人的沟通问题引起。据了解,医疗纠纷又常常发生在青年医生当中,青年医生医术可能并不差,但由于医疗态度不够好、沟通能力很欠缺才导致纠纷。本文就医学生素质的现状及如何改变医生的人文素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沟通 人文素养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您了。”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叫它‘4句话说死病人’。”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导师刘志平说:“这位农民患者,还没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医生在与病人对话时,首先就没把病人放在平等的位置,在与病人沟通时缺乏技巧。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纠纷因医生和病人的沟通问题引起。据了解,医疗纠纷又常常发生在青年医生当中,而在老一代医生身上很少发生。很多年轻医生拥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医术可能并不差,但由于医疗态度不够好、沟通能力很欠缺,影响到他们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一、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自从1995年前后人文教育在一些高校蓬勃兴起,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了十几年,人文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应该说,很多工科专业、理科专业都已经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渗透了人文教育的内容。然而,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显得有些滞后,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由于医学科学博大精深,这就使得医科学生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科学技术的学习上,而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较少,这就导致了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欠缺。
1.人文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投入不够;高等医学教育中,除了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人文科学教育的内容较少。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文知识是基础,只有提高了人文知识才能够提高人文素质。医学院校的学生进校后由于以学习专业知识为重而很少系统地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缺乏学习和提升人文知识的动力,导致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缺乏。
2.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医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好地调整心态,自身基本心理素质相对缺乏。另外,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职业,这就要求医学生还要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和需要,调整病人心理情绪,构建和谐的治疗环境。
3.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作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数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与合格的临床医生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在:医疗专业技术不扎实,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缺乏勇于攻坚、勇于创新的精神;缺乏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认识;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加速发展,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怎样处理好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在医学临床上实现医学与人文的融合?笔者认为医生的沟通技巧应从学校练起。因为一个善于沟通的医学生不仅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支持,即便診疗技术还不够成熟,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避免医疗纠纷。相反,如果不掌握沟通技巧,即便理论学习成绩很优秀,在临床实践中也会因患者拒绝配合而困难重重。因此,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应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沟通不合格,学业成绩不应视为合格。
三、学校如何开展人文教育
医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才能学好沟通技巧,以适应未来的临床实习及医生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编写教材
医学院校应开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组织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编写教材,重点介绍与患者沟通常见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供医学生学习使用。
2.开设相关课程
医学院校开设医患沟通练习课,先由任课老师讲解示范,然后通过同学间的对练、老师与同学间的对练巩固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呼吁社会及患者理解、支持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但不能苛求每个患者都能做到。患者的素质有高低,性格有差别,不一定能配合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因此,要设计各类患者的特点,尤其要将患者对实习生的怀疑、责难、不理解、不配合的种种情形设计在内,让他们反复练习。
3.模拟练习
在校园进行反复练习后,还要到教学医院检验效果。可以利用临床见习让同学接触患者,直接与患者沟通,考察课堂练习效果。根据医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训练。
总之,与患者沟通是一门技术,不仅需要耐心,还要讲究艺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医生的沟通技巧要从学校练起。只要医学生平时多努力,一定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益处。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沟通 人文素养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您了。”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叫它‘4句话说死病人’。”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导师刘志平说:“这位农民患者,还没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医生在与病人对话时,首先就没把病人放在平等的位置,在与病人沟通时缺乏技巧。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纠纷因医生和病人的沟通问题引起。据了解,医疗纠纷又常常发生在青年医生当中,而在老一代医生身上很少发生。很多年轻医生拥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医术可能并不差,但由于医疗态度不够好、沟通能力很欠缺,影响到他们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一、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自从1995年前后人文教育在一些高校蓬勃兴起,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了十几年,人文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应该说,很多工科专业、理科专业都已经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渗透了人文教育的内容。然而,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显得有些滞后,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由于医学科学博大精深,这就使得医科学生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科学技术的学习上,而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较少,这就导致了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欠缺。
1.人文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投入不够;高等医学教育中,除了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人文科学教育的内容较少。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文知识是基础,只有提高了人文知识才能够提高人文素质。医学院校的学生进校后由于以学习专业知识为重而很少系统地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缺乏学习和提升人文知识的动力,导致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缺乏。
2.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医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好地调整心态,自身基本心理素质相对缺乏。另外,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职业,这就要求医学生还要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和需要,调整病人心理情绪,构建和谐的治疗环境。
3.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作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数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与合格的临床医生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在:医疗专业技术不扎实,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缺乏勇于攻坚、勇于创新的精神;缺乏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认识;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加速发展,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怎样处理好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在医学临床上实现医学与人文的融合?笔者认为医生的沟通技巧应从学校练起。因为一个善于沟通的医学生不仅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支持,即便診疗技术还不够成熟,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避免医疗纠纷。相反,如果不掌握沟通技巧,即便理论学习成绩很优秀,在临床实践中也会因患者拒绝配合而困难重重。因此,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应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沟通不合格,学业成绩不应视为合格。
三、学校如何开展人文教育
医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才能学好沟通技巧,以适应未来的临床实习及医生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编写教材
医学院校应开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组织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编写教材,重点介绍与患者沟通常见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供医学生学习使用。
2.开设相关课程
医学院校开设医患沟通练习课,先由任课老师讲解示范,然后通过同学间的对练、老师与同学间的对练巩固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呼吁社会及患者理解、支持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但不能苛求每个患者都能做到。患者的素质有高低,性格有差别,不一定能配合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因此,要设计各类患者的特点,尤其要将患者对实习生的怀疑、责难、不理解、不配合的种种情形设计在内,让他们反复练习。
3.模拟练习
在校园进行反复练习后,还要到教学医院检验效果。可以利用临床见习让同学接触患者,直接与患者沟通,考察课堂练习效果。根据医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训练。
总之,与患者沟通是一门技术,不仅需要耐心,还要讲究艺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医生的沟通技巧要从学校练起。只要医学生平时多努力,一定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