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理念随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效果,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首先,课前激趣就很重要,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我们都知道初中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富有感染力;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因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会给学生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用充裕的时间来品读悟读文章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終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
  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的权利和时间留给学生,并根据不同的文体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文质兼美的大声朗读,深厚凝重的默读等。例如在讲《醉翁亭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多次朗读课文,首先是初读感知,当学生疏通文意后,让他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朗读,随后,在对课文的美点赏析之后,又让他们带着一份美感朗读课文,最后,让他们在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思想终于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乐山水,与民同乐的情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重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作品流露情感,蕴合哲理,直抒胸臆,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同一部作品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的赏析所体现出的情感是不同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要培养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理解,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要把思维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始终。
  四、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必须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充分寻找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与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与“大语文”教学观也是相吻合的。讲《桥之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审美观点对当地的一些建筑和景点进行了品评,从而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见解。当然,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待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究,我愿与同仁们在这条路上不断进取。我相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会更加不断地开拓与深入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分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包括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体系和工作制度,是学前教育体制的核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集中领导,分级管理,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政府主导职责回归,地方负责,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促进公平,保障质量;明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审视童年生活,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从小形成道德自觉,接受规则、法治的熏陶。笔者认为关注“明”与“暗”、“内”与“外”、“生”与“师”等方面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获得法治熏陶,达到知行合一的启蒙教育效果。  一、钻研教材,关注“明”与“暗”的内容,培养规则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课程模式。同时,体育教师要学习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践、运用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人。  [关键词]以课说话;构建;核心素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6-0063-02  2017年12月21日~23日,“中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母亲人格与5岁儿童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母亲的经验开放性不仅影响儿童自主性总体的发展,也影响自主性两个维度一自我依靠和自我主张的发展;母亲的宜人性与儿童自主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但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与自主性两个维度一自我依靠和自我主张也呈正相关,但相关均不显著;母亲的外倾性影响儿童自我主张的发展,但与儿童的自我依靠和自主性总分相关均不显著
赏识: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父母、教育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孩子与父母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观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赏识升级为思维方式、信念和心态,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成果。  主宰21世纪人类发展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所谓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拥有健康的体魄、出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引入生活材料,将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借助生活材料阐明事理,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智慧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德育;探索;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76-02  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生活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习教育,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让儿童一生受益。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实施 ”激发兴趣—导之以法—引导背诵—课外摘录—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 诵读诗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时期,建立基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和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监测理论模型,本研究从投入层面的服务充分性、分配层面的服务均衡性、产出层面的服务公益性、结果层面的服务满意度四个方面,编制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并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访谈对指标进行了修订。同时,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生动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十个核心素养的关键词,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们依托区级课题《生动数学课堂实践研究》进行探究,课题组成员努力构建数学的“生动课堂”。所谓“生动课堂”,指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不断深入并有所触动的课堂。下面,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构建数学“生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