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思想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解题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他们提升考试成绩的关键所在.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涉及范围广,考察题目类型较多,对学生的解题质量与效率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可指导他们应用建模思想,使其通过建立具体模型顺利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模思想;解题;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3-0097-02
  建模思想指的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根据结果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简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高中化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同样可要求学生应用建模思想来解题,将繁琐复杂的化学反应变得清晰化、简单化,促使他们轻松解决难题.
   一、概括规律加强应用,理解化学反应实质
  在高中化学解题实践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很难做到全部正确理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规律的概括和应用,使其加深记忆化学反应的实质,稳步提升自身的化学理解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找出所学知识的共同点,构建出一定的模型便于记忆,使其在解题中联想到相应的模型,让他们利用概括出的规律来解题.
  在“盐类的水解”教学实践中,本节课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总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也是学生已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还出现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对他们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在学习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显得机械无趣和枯燥乏味,难以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这时教师可提供一些有关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如:CH3COONa+H2OCH3COOH+NaOH,NaHCO3+H2OH2CO3+NaOH,NaClO+H2OHClO+NaOH等,组织学生寻找其中的相同点,通过图形符号构建成一个整体,使其建立出盐类水解反应的模型,即:水解物质(“带正电”微粒)+OH-→H2O,水解物质(“带负正电”微粒)+OH+→H2O,让他们在后续解题中直接套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多个化学方程式建立出两个模型,这是盐类水解本质的重要体现,无论理解还是记忆效果均极佳,使其掌握的更牢固,便于他们解决此类问题.
   二、注重知识有机整合,拓宽学生解题思路
  在高中化学解题教学中,假如学生无法顺利解决化学问题,不仅影响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还不利于整体学习效率的改善.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解题教学环节,可以引领学生尝试应用建模思想确定和優化解题思路,不过前提是要注重对化学知识的有机整合,且适当拓展,以模型形式来呈现,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使其解题正确率和速度提高,增强自信.
  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教师需帮助学生充分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记忆,其中在解题环节,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题目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解题技巧:其一,氧化还原反应遵守电子守恒定律,元素化合价被提高,化合物的化合价将会降低;其二,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还原剂在反应时被氧化;其三,由于出现反应现象,在实际解题中需结合具体现象来推导产物.随后教师设置题目:把木炭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起来加热,能够获得红色的铜.学生分析这一现象时需独立写出化学方程式,标记“木炭”和“氧化铜”,标出化合价,让他们结合化合价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如此,教师指导学生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在解题问题时经历问题表征、构建模型、检验模型和应用模型等六项流程,借此开阔开阔他们的思维与眼界.
   三、加强建模思想应用,抽象化问题具体化
  在高中化学解题教学中,为有效应用建模思想解题,需结合具体问题提出假设构建模型,不断细化与分解问题,把问题解答的难度降到最低,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化.高中化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当遇到抽象化较强的问题时,应指导学生加强对建模思想的应用,使其把问题不断拆分降低难度,有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化学本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实施“氨 硝酸 硫酸”教学时,教师需先带领学生理清这三种物质的性质,再出示例题:两种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将其等质量混合后获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等体积混合时则为B%,再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是A%,而等体积混合时则为C%,判断A、B、C的关系.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建模思想来判断,且要分类建模,当水小于溶液浓度时,等体积混合以后,浓度要高于平均值;而当溶液浓度小于水时,等体积混合以后,浓度高低于平均值;一般来说,稀硫酸密度要比浓硫酸密度大,稀氨水的密度要大于浓氨水,所以B>A,A>C,综合起来得到B>A>C.
  上述案例,教师强调学生主动运用建模思想,不仅将抽象化的化学问题变得具体化,还能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使其省去多个繁琐的运算步骤,只需根据模型就能判断出大小.
   四、关注新旧知识联系,提高学生建模水平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一定衔接关系的,不少问题的解答思路都要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找出适用于解题的模型,融入建模思想,让他们的解题思路变得开阔、清晰起来.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解题训练中,应当提醒学生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结合题目特征建立模型,提高他们的建模水平与迁移能力.
  比如:现有KCl与NaCl的混合物,其中Cl元素质量占a%,求K、Na的质量在该混合物中分别占多少?教师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题干,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要素,也就是阴、阳离子,求出混合物中两个阳离子的质量比,K是39,Na是23,可知K比Na大16,而16刚好是O的相对原子量,这时他们可把K使用Na与O来代替,既把KCl建模等效为NaClO,阴离子则是同一种元素Cl.接着,学生在所建立的模型中解答问题,把NaCl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是100g,则在混合物中各个元素的含量有n(K)=n(O),n(NaCl)=n(Cl),那么求得K的含量比K%=(100-58.5a/35.5)/16,Na的含量等于1减去K的含量比与Cl的含量比,即Na%=1-a%-K%.
  对于上述案例,学生处理混合物问题时联想到学习过的阴、阳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等旧知识,据此建立一个整体模型,使其借助模型思想避免复杂计算步骤的出现,降低错误率.
   五、灵活运用建模思想,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建模思想的应用,对于高中化学解题来说可谓是一个新事物,不少学生都认为建模思想属于数学范畴,与化学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数学和化学虽然是两门独立学科,但是均属于理科范畴,两者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在高中化学解题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灵活运用建模思想,使其建模技巧得以有效培养,同时锻炼他们的化学解题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建模思想解题,清楚知道盐酸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假如加入10mL的氨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001mol/L,两者将会完全反应生成NH4Cl,溶液成酸性,由于pH是7,就需继续添加氨水溶液,所以氨水溶液的体积大于盐酸溶液,总量大于20mL;随后观察建模结构,结合溶液呈中性判断C正确;而混合后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不可能大于阳离子,故D错误.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反应过程进行等效建模,把建模过程具体呈现出来,使其结合建模构成分析和解答题目,显得轻松又便捷,同步发展他们的建模与解题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解题教学活动中应用建模思想是一个新的解题思路,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与记忆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够促使他们提高解题正确度和速度,使其获得综合发展,最终改善整体解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耿率宸.基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的教育探讨[J].才智,2019(03):45.
  [2]肖亦卓.巧用“化合价”提高高中化学解题效率探析[J].科技风,2017(22):50.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介绍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摘 要:在初中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形成许多前概念.这些前概念范围广、影响深且根深蒂固.而其中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知识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初中物理科学思维的错误前概念转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增长新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科学的生活观、发展观、世界观.本文首先阐述了物理前概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初中物理科学思维的转化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错误前概念;转化
摘 要:对质点沿抛物线运动,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类比推理分析法侧重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對应质点不同的运动学模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理念下重要的教学目标,建构物理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建构不同的运动学模型,来求解同一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题目;分析方法;类比推理;直角坐标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弹力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力,对它的有效学习关乎整个力学学习的成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对理解弹力的一些困惑和误解,本文就此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弹力;弹性形变;胡克定律;接触;注意点;突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3-0076-03  弹力作为一种性质力,它既是学习摩擦力和受力分析的基础,它又与日常生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需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有助于促进初中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具有长远的影响.基于此,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分析了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旨在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灵活性和应用性,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的深入,化学解题更加灵活,在解题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局观念,从整体角度出发,开展解题思考活动,有效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质量.分析整体性思维在初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整体性思维;解题教学;应用策
摘 要:化学是高中教育重要学科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与综合水平.现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需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但在高中化学题教学当中,普遍情况为因题目条件不足而难以运用常规方式处理情况,以致于学生无法解答,甚至部分学生因问题抽象性和解答的复杂性而丧失学习化学知识兴趣.假设法是高中化学解题常见方式,即运用多种假设方式优化解题流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的转变,现在的高中课改提出了新的导向——核心素养,这样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本研究
摘 要: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带电粒子在周期性变化的電场中运动的问题,它是高考试题中电磁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知识,而此类问题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又比较隐蔽和复杂,考生在分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错,所以培养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变;探析;周期性;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3-0
摘 要:波动(横波)图像描述的是某一时刻,x轴上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y.当质点处于波峰、波谷、平衡位置时,其运动状态的分析学生较容易撑握,但当质点处于非上述特殊位置时,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是学生的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三种主要解析方法.  关键词:机械波;质点;振动方程;振动图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