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定格马奈艺术人生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模特,我将失去創作的能力。”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ct)曾对左拉(Zora)如此说过。马奈一生画过秀丽山河,也画过人生百态。其中,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对人像的精致描绘。近期,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联手美国托莱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马奈:描绘生活”特展,展现了画家的生活和19世纪的巴黎社会风貌,其内容涵盖了义化、政治和艺术等方而。相比之前的马佘艺术展,英国首开先河将马奈的肖像作品定为展览主题。
  印象派的奠基人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奠基人之一,但其实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他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創作态度更深深地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他的画风色彩浓烈、笔触柔嫩,题材更是常常突破传统,可是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大胆的創新思维却注定让他在艺术生涯中屡遭挫折。直到晚年,马奈才获得了巴黎沙龙的肯定,批准其不必提交申请便可在沙龙中展出画作。虽然马奈作为专业画家的职业生涯维持不到三年,但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却给现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作品中,马奈往往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导模特如何自然地融入场景。他十分注重模特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希望让观赏者从模特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探寻其心理活动和当下所在的环境,探讨19世纪巴黎的资产阶级的娱乐生活。此外,展览还展示了现代摄影技术对马奈画作的影响。此次特展一共展出50多幅肖像作品,许多更是首次来到英国。
  “印象”中的爱人与孩子
  早上10时,皇家艺术学院大厅就已熙熙攘攘。拾级而上进入展厅,喧闹声逐渐退散,人们转而喃喃细语,开始品味马奈的肖像世界。
  第一个展厅主题为“马奈和家人”,空间不大,每面墙壁展出约5幅画作。此厅最大的看点是马奈生平唯一的2张自画像以及他最重要的模特——家人。画中人物多为妻子苏珊娜·里郝夫和父亲身份未明的儿子里昂。肖像画从来就不独立于故事而存在,就连艺术家本人的故事也成为了一副生动的肖像画。1832年,马奈出生在巴黎一个富有的法官家庭,绘画从不是他唯一的生计。少了生活的负担,马奈的創作更是天马行空,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古典画作,但不盲目遵循传统。马奈的妻子苏珊娜从前是他2位弟弟的钢琴老师。两人在马奈的父亲去世后结婚,但是,婚前生下的儿子里昂却常被认为是马奈同父异母的兄弟。即便流言纷纷,马奈仍十分爱苏珊娜和里昂。在18世纪60年代,他主要以两人为绘画对象。
  马奈的肖像画从不刻意修饰,相反,其突破了传统以人物脸部为主体、目光直视观者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呈现空间环境,却又不失对细节的刻画。马奈的家庭肖像具有浓重的自然色彩,多取景于室外,画面追求光影变化的色彩效果,线条柔和、笔触松散。《捕鱼》展现了马奈一家欢乐的度假时光。画作前方,苏珊娜头戴花饰大檐帽,夫妇两在河岸边休闲踱步,里昂则在小船上捕鱼。远处的地平线上,阳光和彩虹的光影从云雾中洒落,使得画面具有深纵感,层次分明。
  这样的绘画风格同样体现在《画室里的午餐》中,该作品是展览中较为神秘的一张。即便在画作前驻足良久,也未必能猜透其中的故事情节。占据画面中央的是16岁的里昂,他背靠着摆满食物的餐桌,眼神越过观者肩膀的后方,手倚桌边的姿势暗示着他正要离去。餐桌的右边坐着一位正在吸烟、望向左侧的男子,而画面偏左则为一位拿着水壶的女仆。里昂的黑色服装、男子深灰色的礼帽以及妇女的浅灰色衣裙,色彩对比诉说了画面的层次关系。而只凭感觉、模糊情节的绘画风格,似乎也成为了马奈作品的独特之处。
  流淌的艺术之声
  《杜乐丽花园音乐会》独占了第二个展厅。杜乐丽花园是巴黎一座对外开放的庭院,位于卢浮宫和协和广场之间。19世纪,这里是巴黎时尚人士演奏流行音乐和聚会的场所,此作品描绘的便是当时的盛况。
  19世纪中期,日本浮世绘开始在欧洲盛行,马奈被这种“线条流畅”和“色彩明朗”的东方艺术深深吸引,他运用其轻重缓急的勾勒风格和适当的留白手法,为自己的平面作品带来柔滑质感。马奈不仅将风俗画和肖像画相结合,摆脱了传统艺术的公式化,同时也摒弃了传统画作中交代情节的原则,仅运用了大面积的线条和色块,以黑、米灰、蓝色和红色就表现出了花园中密集的人群。远观此画,你会被热闹的氛围所感染,近观此画,你才发现,画中虽人物众多,但是从不缺少细节的表达——头戴黑纱的女子不经意地望向观众,好似刚结束一场对话;前方两位孩子在把玩泥土,阳伞和金属椅子凌乱地散落在右方:背后的人群组成不同的小团体,正在激烈讨论;丛林后方富丽堂皇的杜乐丽皇宫若隐若现。
  画面中的人物更是经过马奈“悉心挑选”,他们当中有艺术家亨利·方丹·拉图尔、现代派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甚至还有里昂,马奈自己也扮演成一名管弦乐家,“隐藏”在画作的左边。《杜乐丽花园音乐会》被誉为当时的“文化肖像”,它集合了17世纪荷兰艺术派集体肖像創作的元素,描绘了人群在特定场所下共同探讨价值观的场景。此外,音乐作为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是画家最难以展现的主题,可是马奈却运用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对实物的具体刻画,将抽象的音乐以画作的形式展现,实现场景设定。油画的定格效果,甚至是摄影都难以捕捉的瞬间,而马奈仅仅运用了画笔,就将观赏者们带到了杜乐丽花园,欣赏了一出音乐盛会。
  “备受争议”的灵感缪斯
  马奈对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执着,拥有一头火红秀发、肌肤白皙的维多利安·莫涵是画家最宠爱的模特。1862年,马奈与莫涵相识,此后的几十年间,莫涵成为了马奈7张代表作中的模特,其中包括了著名的《铁路》,以及“臭名昭著”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
  1863年,《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落选沙龙一经展出便震惊法国,不少参观者嗤之以鼻,批评其不顾传统的线条描绘和着色技巧,甚至认为作品赤裸地表现了嫖娼的现象,伤风败俗。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甚至还大称其“厚颜无耻”。画作中,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围坐在草地上,两名男子正在交谈,女子则正视观众,好像不存在于他们的世界;女子手托下巴,神情自若,又好像刚从三人激烈的讨论中抽身小憩,与我们进行对话。画面后部在溪中弯腰沐浴的女子,与前景三人形成古典式三角形构图。裸女的亮色肌肤和男士的深黑色服装相互衬托,对比出层次感。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和近乎平涂的概括色块,这一切都使得学院派不能忍受。   马奈借由《草地上的午餐》,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在当时,只有圣女和天使的創作题材才可用裸体表达,并且仅能以远景呈现,在现实题材中裸女是被禁止的。讽刺的是,在这幅画中,给予我们最大视觉和心灵冲击的,恰好便是女子裸体所带来的无所适从感。
  古代构图的挪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草地上的午餐》除了用色特别和对裸女的描绘外,还可看出马奈受到古代大师的影响,画作形式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乔尔乔内的《暴风雨》和提香(与乔尔乔内合作)的《田园合奏》。特别是《田园合奏》,一名全裸女子和两名正装男子在草坪上合奏,另一位全裸女子则在一旁打水,同时此作品收藏于卢浮宫因此更可能被马奈研究。
  这已不是第一次马奈将古代作品的构图挪用至自己的作品上,同样备受争议的《奥林匹亚》,它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全新审视也对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反思。“奥林匹亚”这个名字常与妓女挂钩。在这幅画中,莫涵全身赤裸地躺在床上,些许高傲地看着我们。脖子上的黑色丝带、头上的花朵、手腕上的金色手链和耳朵上的珍珠耳环,这一切都似乎暗示着她扮演的或许是一名交际花。她的脚边有一只黑猫,身旁站着一位捧着花束的黑人女仆。她双腿轻微交叠,左手随意搭在大腿上,却恰好遮住了女性最私密的部位。这种充满防范性的动作不仅彰显了女子的独立性,还带有一丝对权力的侵略。
  对奥林匹亚身份的猜测延续了几个世纪。构图可看出深受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和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的影响,马奈借此比喻思想上的自由解放。专家认为马奈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的小狗换成黑色小猫,从性感神秘的意义上暗示了奥林匹亚“高级妓女”的身份。
  19世纪60年代的巴黎还是一个待兴建的陈旧城市。文化艺术和阶级关系也随着城市的建设,在一片混乱中逐渐前行。此时,高级妓女通过与不同阶级人物的社交,渐渐拥有了社会权力和地位,她们并不单纯代表一种思想的放荡,古代大师的维纳斯是符合当时审美的美女形象,是男性对女性的臆想,她们都是羞涩地被看者,而《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中的女性即使裸体也毫无羞涩、目光坚定地直视观赏者,这种淡然将女性从被男性窥探的角色,转变为一个以反维纳斯的姿态注视着观看者的色情故事的女主角,马奈在讽刺中提出了新的性别思考。
  虽然《奥林匹亚》没有出现在本次展览中,但就在最近,法国总统奥朗德特批了让这幅自1890年被赠予法国之后便从未离开过巴黎的珍品前往意大利参加展览,其间更会与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并排放置,观众有幸得以一窥两位大师的杰作,和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摄影技术和油画作品的碰撞
  本次展览除了展现马奈的油画作品外,还探寻了摄影技术给艺术創作带来的影响。马奈出生的时代正逢摄影技术的诞生期。19世纪的巴黎社会,人们在聚会之后会互相交换“名片”,上面简单地印着自己的照片。而这种名片启发了马奈,比如他参考了朋友安东尼的照片,为其創作了肖像画。虽然难以确定马奈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摄影的影响,但马奈十分钟爱这项新技术,还为家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影集,展览中亦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即便如此,马奈仍声称,只有通过画笔創作,才能真正感知到模特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那些能够冲破时代枷锁,与未来的我们进行对话的人。1883年,马奈逝世,但是他的作品却正如他的名字一般——“离经叛道却又永存于世”。
其他文献
《收藏·拍卖》:在您的策展经验中,是如何构思双年展的主题的?是先有作品还是先有主题?  卢:展览主题的构思和作品的选择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虽然我在短时间内是为某—个双年展工作,但在双年展中提出的问题、展开的讨论,以及呈现的创作和思考维度是我在长时间工作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和看法。例如,在光州双年展中,每位策展人提出一个主题,并根据自己所提出的主题来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画册中每位策展人的主题会单独出现,而在
期刊
在2011年的秋拍中,人们已经隐隐感受到市场的寒意。相较于2011年的狂热,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理性回归过程中,资本价值判断走向多元化,买家也开始分出层次。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在这个市场调整期出现了诸多变局。2012年春拍只出现四件“亿元拍品”,比2011年秋拍减少7件,整体状况回到2010年春拍的水平。表明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过1997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之后,在2012年又迎来了史上第
期刊
本次展览以“典藏新纪元”为主题,陆续展示历来捐赠入藏的作品,此外该展还会与来台后购藏以及委托寄存的书画合并展示。本次展览将展出近现代活动于京津地区书画家的作品,包括徐世昌的《书苏轼诗》、溥儒的《行书旧作五言诗》《延年图》等。那时的传统中国正经历从帝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激荡下,清廷遗老、提倡新文化人士理念或者殊途,但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并无二致,书画艺术的发展由是生生不息,呈现朝气蓬勃的景
期刊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敞港,香港因此得名。如今的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茅,著名的国际大型企业在进军亚洲时几乎都会首选在香港落脚,国际艺术品行业同样也不例外,最近西方的高古轩、自立方,内地的偏锋、东站、站台纷纷进驻香港,引发了业内对于香港的又一次热议,在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弹丸之地”,究竟会有艺术的几席之地
期刊
近日接到一位收藏家朋友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打算依原样限量复制胡适《尝试集》第二编稿本,以分赠同好及相关机构。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肇始于四十多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珍贵的名人手稿、重要文献遭遇了空前浩劫,损失无法估量也无法挽回,因此收集、保存乃至复制那些尚存于世的重要名人手稿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为这位收藏家的胸怀、举措感到高兴和敬佩。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
期刊
在中國,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土,下至平民布衣,乡问农夫,“书圣”王羲之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但是遗憾的是,至今已无王羲之真迹传世,流传下来所谓王羲之书迹基本上都是诸如摹本、刻本之类的复制品,尤其是唐代摹本可谓少之又少,早已属于不下真迹一等的稀世珍宝了。在中國,世间再现王羲之摹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了,然而,近日在日本,却是横空出现了一幅唐代王羲之的摹本《大报帖》。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共同社
期刊
威尔·兰塞(Will Ramsay)于1999年伦敦创立以售卖平价艺术品为主题的艺博会(AffordableArt Fair),始后AAF便不断扩张至全球16个国家的城市,但志不至此的兰塞,于2008年与桑迪·安古斯(Sandy Angus)及提姆·埃切尔斯共同创立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成为全亚洲最大型艺博会的ARTHK,3年后便被历史悠久的艺博会品牌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垂青
期刊
“西九龙文化娱乐艺术区”(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以下简称西九文化区)是香港同归后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筹划超过十年,占地40公顷,总花费超过216亿港元。聚集全港人的期盼,虽然这个项目一再因为港府与民间的沟通及谈判,拖延了近一二年,但是从去年底到今年中有关西九龙的新闻,从香港媒体的正面报道来看,西九文化区似乎已经走上启动正轨,港府与民众之间已经取得一定共识。 
期刊
自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蘭赦令,基督教的教会势力就开始在欧洲扩张,对耶稣基督的崇拜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世纪时,教会内部曾对基督教图像有过争议,因为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圣像的存在都使得宗教仪式有偶像崇拜、亵渎圣灵之嫌,圣像因而一度被教会销毁。后来,考虑到方便不识字的大众认识上帝,图像才重新得到重视,回到圣坛之上。而基督教图像的制作,可以说在文艺复兴到达了顶峰。  祭坛画是文艺复兴时期宗
期刊
第六届全国美展标志了旧的美术体制的终结  《收藏·拍卖》:请分享一下您对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进入2000年后,这三个不同时期展览制作的看法?  皮:这三个时期国内展览发展的历程变化很大。20世纪80年代是国内刚经历完“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时期对中国来说是文化专制主义的时代,基本上可谓一言堂,民间的声音基本没法发声,当时的艺术展览只有官方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直到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