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Ⅱ》的序言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言一 :铁凝


  这段时间,身边许多朋友都在谈论《朗读者》。他们中有些是文学界的同行,但大多数从事的工作与文学并无直接关联。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甚至罕有交集的身份,然而当谈论《朗读者》、谈论节目里那些经典篇章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流露着相同的情感,那就是温柔与感动。我愿意相信,在这一刻,我与他们共享着同一个幸福的身份,那就是文学的阅读者、人类心灵的倾听者。
  我同时注意到,由《朗读者》而起的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媒体传播和好友热议的层面,它已经渗入了广大的人群,成为生活场景:许多城市都设置了“朗读亭”,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可以走入其中,朗读自己喜爱的篇章并进行录制,他们的声音和形象将有可能出现在《朗读者》节目的正片之中。许多城市的“朗读亭”外都排起了长队,听说有读者为了录制三分钟的视频,在亭外等待了足足九个小时。
  《朗读者》已经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它向我们证明,诚挚、深沉、优美、健康的内容,在今天依然能够获得普遍的关注,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常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浮躁的时代,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平庸而匮乏。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只能部分地认同。当下的生活固然匆忙,很多时候,我们也的确面临着浮躁的问题;但即使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同自己内心相处的时间相对有限,人们依然会本能地渴望着纯粹、辽阔、有质量的精神生活。近年来,以《朗读者》为代表的一批文学文化类节目广受欢迎,正是因为它们引导人们放慢生命节奏,倾听内心的声音,顺应和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
  《朗读者》中出现的文本,很多是经过漫长时间检验的名篇佳作;即使是出于今人之手的篇章,此前也已在读者间广为流传。它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当得起“经典”二字。何为经典?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我想最直接的一条,就是它们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位。这种力量,并不会因时间流逝和年代更迭而减弱。《朗读者》里的许多篇章,都是我早年间的挚爱;那些熟悉的文字,关乎爱与恨、喜与悲、生与死、豪情与希望,曾经深刻地启示、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今天的年轻读者依然会为之鼓舞、感动;其中有许多句子,我至今能够脱口背诵,它们在新一代读者心中同样激起了深沉的回响。好的文学就是这样,它能够跨越年龄和代际的鸿沟,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情感体验和文化记忆的代代传承之中,把种种高贵和美好的品质传递给无尽的后来人。
  朗读,就是朗声诵读,是倾听自己的聲音,也是倾听他人的声音。通过口的诵读与耳的倾听,汉语和它内在的气质、精神,以焕然一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心灵。古老而常新的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独特韵律,这韵律不仅是美的,而且包含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我们共同的情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朗读者》使阅读成了认同的过程,一个人在朗读中寻求更为广大的联系——通过这美好的母语,我们不仅彼此看见,我们还得以彼此听见,我们得以完成彼此身份的响亮确证,由此结成血脉相连、情感相通的共同体。
  现在,《朗读者》里的故事和诵读篇目已被整理成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将有更多的读者阅读和朗读这些作品,从中感受真善美的力量,感受文学的力量。同时,这一切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写作者的提醒:一个人内心的声音在广大的人群中持久回响,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这更是一份严肃庄重的责任。我们会更深刻地记住这份提醒,认真地写下去,把心交给读者,把更多的好作品献给我们的人民。

序言二:叶嘉莹


  二○一七年的时候,董卿女士邀请我参与《朗读者》节目的录制。我是一九二四年生人,年纪很大了,本来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和活动,但听到约我去吟诵,我就去了。
  在我的心目之中,吟诵是诗歌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古人作诗大都是伴随着吟诵写出来的。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从小都有这种吟诵的习惯。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最需要以吟诵来传达,吟诵的时候,声调、音节的美感都会跑到你的头脑里、心灵里。吟诵久了,你不用专门学平仄、押韵,自然就学会合辙押韵了。我亲自体会到了古诗之美、吟诵之美,而现在的青年人,他们找不到一扇进去的门。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都能走进去。
  在我看来,《朗读者》也在扮演一个开门人的角色,它借由朗读的魅力来推广阅读,将最有生命力的文字普及于社会,将普通的读者都接引到最美好、动人的文学里面来。我认为这是《朗读者》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朗声读诵,往往是接近一篇文学作品最快、最直接、最深入的方式。
  文学的力量是惊人的。《朗读者》之所以令我们感动,就是因为它将我们的人生与文学紧密牵连在了一起,它为所有世间的苦痛与无奈、热望与激情,都找到了最贴近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与文学家的灵魂遥相呼应,碰撞出兴发感动之力。我的一生有诸多不幸,遭遇了许多打击,文学始终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力量,是给我带来慰藉的源泉。我有了诗词,有了文学,便有了一切。其实,对每一个有感觉、有感情的人来说,都会如此。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的历史颇为悠久,他们出版的图书囊括古今中外,给中国几代读者带来莫大影响。《朗读者》的出版,意味着他们又多了一种可以长久流传、影响深远的好书。
  摘自《朗读者II》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曾经,我轻吻着你的每根小指头。  曾经,在某个清朗的冬日,我把你高高举起,看着你红润的笑脸。  曾经,你的小手紧抓着我,一同穿越都市的車水马龙。  曾经,你是我的小宝宝,现在你是我的大宝贝。  有时,望着沉睡的你,我也跟着梦想……  有一天,你会潜入冷冽清澈的湖,独自走进一座苍郁的森林。初见新奇,眼中满是光彩。  有一天,你会为了心中的渴求,像团火球似的疯狂追逐。  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荡得比想象
思念故土的滋味,大约只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才能真切懂得。  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女孩子聚在寝室里谈天说地,不知是谁小声地说了一句,“我想回家了,我想我的嘉峪关”。突然喧闹的声音就消失了,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透过昏黄的灯光,我分明看到有人的眼圈红了。我知道,只是那一句简单的心语,触发了她们内心藏匿的幽幽乡愁。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我其实从未真正思考过这个問题,觉得乡愁是离我很遥远的东西。直到那一刻,我才悲
暑假,我无意间发现我家阳台上令箭荷的花盆里长出一株绿色的植物。饱满的穗子,粗壮的茎秆,葱茏的叶片。  我凝视着它,它怎么会长在令箭荷的花盆里?我问妈妈这是什么花,妈妈告诉我它是一株谷子。我这才明白,妈妈经常熬粥喝,经常用淘米水浇灌令箭荷,那粒已经脱了皮的小米粒遇见水土,便扎下了根,渐渐长大。  后来闲暇时,我都会走近它。它正朝气勃勃,郁郁葱葱,总会勾起我对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我住在外祖父家,村子
她做事一直都大大咧咧的,所以总照顾不好花花草草。陆续搬了些植物回家,可通常几个月就折腾不动,化作枯骨尘埃了。只有他带来的那架绿萝,还在光线不足的屋子里勉强生长着。他告诉她,如果把绿萝放到窗台边会更好。反正那些植物也都搬空了,为什么不挪过去,让它长得更旺盛一些呢。  阳光果然是好东西,才挪过去几天,绿萝就欢快地怒放开来。新的枝蔓像触手一样,四仰八叉地伸向各处。她喜欢这肆意妄为的生长。  不过,绿萝的
01  人生中打过交道的老太太们,不知其数。有些老人家我碰面了,赶紧道一声阿弥陀佛,问个好,飞快跑掉。因为我如果不马上敬而远之,就得被念叨得头疼脑热。还有一些老人家,截然相反,轻松有趣。尤其是有个老太太,挺有意思的。  我的大学时代,读的是法学专业,上课的时候,每每昏昏欲睡。因为我爱的是文学,碍于父亲的压迫,不得不选择了法律。  直到有一天,我特意找了一个位于阶梯教室中间的位置,打算偷偷摸摸地吃完
向黎称得上诗歌的“专职伴侣”。她的可贵不在“科研”,在晃悠,在诗歌的内部晃晃悠悠。她走得进去,也能晃得出来。  那天在上海的咖啡馆枯坐,周边有人在闲聊,某帅哥说“没编消息”,我以为是某报社的编辑在夸耀自己当日的悠闲呢。当天晚上我就知道我错了。小帅哥所说的“没编消息”原来是潘向黎的一本新书,叫《梅边消息》。  后来看到了新闻,《梅边消息》“收录了著名作家潘向黎近年来潜心研读、品鉴中国古典诗词的散文新
1  关山的变化,在和时间赛跑。  从1998年到2018年,一晃20年,7000多个日子堆积起来的情愫,此刻已经化作浓浓的思念,被日子浸泡过的文字,在斑斓的回忆里,一次次把日子拉长。  年复一年,在心底隐隐作痛。  2  那是一年秋天,阳光和温暖成为我唯一信仰的标志。月形山下,我提前领会再见的时候不想说再见的意境。  从月形山到樟树坡,离别是一场相思的雨,淋湿了我的思绪,淋湿了我的情感,也淋湿了
人类用石块垒起的如此坚固的大厦,是人类力量最伟大的结晶,也可能会夷为平地,而那一闪而过的言辞,那思绪飞扬时即逝的表达却延续了下来,但它不是历史的回音,不是纯粹的建筑奇迹或令人肃然起敬的遗迹,但它的力量依旧强大,生命依旧鲜活,有时候远比当初说出来的时候更加坚强有力,它穿越了三千年的时光隧道,为生活在现在的我们照亮了世界。 ——丘吉尔  “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钱锺书  亚里士多德说:“比
夏天最大的福利,莫过于吃西瓜。秋冬季也有西瓜卖,但一则贵,许多时候不是吃不起,只觉得不时不食,“造孽”;二是秋冬的西瓜,吃起来莫名地不甜不脆生,红得也虚情假意,像小时候上台表演,被老师当脸猛抹一把的粉;三就是氛围问题,冬天吃西瓜,透着骄矜,也寒,吃不舒服。夏天,渴热之际,抱着西瓜啃,酣畅淋漓,满手红湿,汁水横溢,痛快爽利。  我小时候,吃西瓜特别不爱切得一牙一牙细密密的,再使白瓷盘端。须得粗切大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