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元情境,培养语文创新思维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0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利用声音、图像、语言等方式创设一定的生活化、社会化情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理解更为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促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主而有创意地学习。教师可以创设共鸣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情境,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一、共鸣情境,激发活力


  共鸣情境指的是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和所学课文有关的图片,令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共鸣。在此过程中,学生和作者、文本形成深度共鸣,能消除学习的恐惧感,产生更具有创造性的想法。
  《三亚落日》是一篇唯美的散文,在教授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创设共鸣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美景,刺激其视觉感官,进而令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三亚落日的美景,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令学生感受到落日照耀在海面上的奇景。在此基礎上,学生唤醒了自己曾经的生活经验,想起了自己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场景。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先说说课文中如何形容三亚落日的美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好在哪里。然后尝试根据图片的内容看图说话,看看自己能否说出比课文更贴切、更具有想象力的内容。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想到了不少可以媲美课文的句子。
  在创设共鸣情境时,教师要利用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同时也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感染学生,鼓励其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二、问题情境,鼓励质疑


  要让学生拥有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生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令学生尝试针对文本提出问题,并在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除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前提问、学后总结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从各个角度提出具有创新想法的问题。
  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有学生突然在课堂上提问:“这个老人一定在说谎,他都那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不累?”此问题引起班级一片哗然,大家纷纷窃窃私语地讨论这个话题。教师并未阻止学生的讨论,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创设问题情境,让大家索性来说说老者到底累不累。有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累,比如我们打游戏时就是如此。老人喜欢看美好的山景,所以他虽然已经很疲累了,但是并未感到累。”还有学生提出:“老人每天在山上锻炼,所以身体其实比城里人好,他可能真的不累。”在学生提出各种有创意的想法后,大家渐渐接近了问题的答案,自主解答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若遇到学生提问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学生转而思考问题,这样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令学生努力创新。

三、想象情境,拓展空间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想象情境的方法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在有意识的想象的辅助下,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变得更强,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姥姥的剪纸》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文章,在教学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当“我”和姥姥分开后,双方会用怎样的方式抒发对彼此的思念之情。这个问题令学生充分联想,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令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如有学生写下了如下的内容:“姥姥和我都不约而同地用剪纸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姥姥虽然手脚不那么灵便了,但是还是会坚持剪纸,还将剪纸给我寄过来。而我呢,开始学习剪纸,我照着姥姥送过来的花样开始学习,虽然一开始笨手笨脚的,但是渐渐地熟练了。看着这些剪纸,仿佛感觉姥姥就在我的身边。每天夜晚,我都会看一眼姥姥的剪纸再入睡,那样能睡得更安稳。”通过这样的写作,学生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创意,而且还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姥姥和“我”之间的深情,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解除学生的思维束缚,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激发想象力的同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创新见解。
  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给学生创设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情境,令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除了本文介绍的情境外,还有多种情境也可使用,如对话情境、实物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所学文本的特点进行调整,创设出能令学生迸发创新想法的情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大会组委会,于2010年5月25日至6月23日先后收到华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提交的应征论文电子版共120篇.大会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摒弃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学习兴趣、情
现行小语教材,习作内容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往往显得朦胧,这虽然给教者安排读写训练增加了难度,但也为彰显教者的教学智慧留下了空间。其实,读与写互为相关,居高临下地审视教材,就能把握读写联系,理清读写线索,明晰读写目标,发现和运用篇的诸多迁移因素。这样,将篇式理解与运用融为一体,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读篇和写篇的能力。一、以写促读:审题与解题的融合  写作时,面对文题学生往往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阅读中,面对
期刊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本篇幅也在不断加长,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障碍也就越来越大。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教师已经无需逐段、逐句地引领学生进行面面俱到的品析,而应该从文本的内容入手,强化对文本核心的把握与认知,紧扣文本的核心精髓,在长文短教中聚焦文本主题,关注核心价值。笔者就以《“番茄太阳”》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一、读准教材,在定准目标下提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活动。然而,不少初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很难在较长時间内围绕某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用张弛有度、动静得宜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展开探究。一、放飞想象,深度感知  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同时,不少文学作品都具有“思接千载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等教育,我国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是最具有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气质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因此鼓励性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有很大作用的,也是很
王君老师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在指导初中学生阅读时,教师要针对文本特质进行归类。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也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能对文本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语用角度可以分成主题型文本和语用型文本这两个大类。其中主题型文本指的是偏重于文学方面的文本,其语言训练体现出隐性特质,因此主要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分析文本内涵进行,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提高阅读分析
期刊
今年我区高考文科综合使用的是全国高考文综Ⅱ试题,其特点是突出基础知识考查,注重能力考核,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一、试题与2004年文综高考(Ⅲ)试题相比,体现出稳与变、
语文课程贯穿学生的义务教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与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当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阅读与阅读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