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铁路调车工作》课程立项为学院精品课程以来课程资源建设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总结了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经验。
关键词:铁路;调车;课程资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铁路调车工作》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多年以来,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10年被学院立项为精品课程,并在2014年顺利通过验收。课程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将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终生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坚持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职业操守并重;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和研究,力争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质量一流、教学效果显著的,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课程。
一、实施背景
随着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使用,铁路调车组织的方式也随之变化,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课程教学及教学资源已经慢慢的不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为应对铁路调车作业的变化,2012-2014连续三年对铁路调车行业进行调研走访,结合大多数铁路院校对该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运输专业委员会会议讨论认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重构迫在眉睫,尤其是《接发列车工作》和《铁路调车工作》是重中之重。根据行指委的统一部署,我院教学团队负责《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二、实施过程
1、课程资源建设调研分析
课程团队分别走访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南昌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南宁铁路局的15个车务站段,对铁路调车相关岗位的工作性质、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度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组织校内专任教师、铁路现场工程师、技师等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研讨,在《铁路调车工作》课程现有资源利用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程资源中实践教学成分偏少
在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中,体现实践教学技能的资源相对较少,且与新设备新技术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源更少。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实践操作竞争力不强,则上岗适应时间较长。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以其动手操作能力强而被市场所认同,但职业教育培养没能及时跟上近年来铁路新技术新设备使用引起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在教學资源建设方面增加实践教学方面的建设,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2)课程资源不成体系,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学
在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分析显示,课程资源呈现碎片化,不成体系,且基本都是以原来的学科教育为基准,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相违背。对课程的资源需要将这些碎片加以整理,并使这些碎片资源相互间产生关联。
2、专业课程重构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以铁路调车工作的不同工作内容为载体设计的。通过各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各种调车设备的使用、不同的调车作业方式方法,还能培养资料的收集、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应急处理等综合素质,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掌握调车工作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知识。
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其他课程、岗位的关系如图所示:
三、成效与经验
1、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果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教学团队中,有6名来自现场的专家,其中高级工程師1名,工程师2名,调车长、车站调度员高级技师3名。教师团队自项目立项以来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实践过程、教材编写、课程内容更新等方面紧密合作。由应夏晖担任副主编,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路调车工作》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广铁集团高级工程师汪恒明、工程师吕朝晖、高级技师周鑫3人全程参与了编审工作,教材出版后得到了同类学校的一致好评。
课程2015年在铁运1405、1406班教学中,使用互动空间实现空间教学,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较好,特别是空间中提供的教学视频、参考规章、参考资料等,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电子学习环境。在同年的广铁集团高级车站调度员、高级调车长培训班中同步使用互动空间教学,实现空间对外开放,实现了深度的校企合作。
以课程为纽带,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学团队构成的课程团队,共同开发了《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标准一个、教材2本、合作开展课题研究2个。近3年课程团队为广铁集团车站调度员、调车长、调车指导培训班开展培训项目25个。
2、课程资源吸引力大、共享范围广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从开展网络互动空间教学以来,除了所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参与以外,还吸引了大量非本课程学生以及铁路现场职工的加入。到目前为止,参与本课程学习的人数累计达到652人。总访问量达到71430次,平均每天访问该课程达到100余次,其中95人给了该课程5星评价。该空间课程也吸引了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株洲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观摩学习,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课程中资料被下载的次数达到了5000余次。
3、课程内容更新快、表现传播方式多样化
随着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调车设备和调车软件更新快,因此在调车作业方式和调车作业能力方面的变化也比较快,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每年调车作业知识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每年调整更新都超过10%。同时也建立了课程内容调整的有效机制,近三年本课程调整简要情况如下:
《铁路调车工作》空间资源课程在空间页面展示方面经过了多次的修改,经过讨论后,团队将整个课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了若干个板块。也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一些规章文件、练习题、试题库等资源,都是采用添加附件的形式,使学生下载后可以直接编辑、答题或引用,为学习人员提供了方便。课程中部分实作内容,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因此这些内容都采用视频教学。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将难点的教学部分进行录像,上传至空间中,学生课后可以登录空间多次观看学习,深入体会。同时,在空间中对于很多设备,在空间图片资源中均能找到,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资源原创性比例高
在该课程建设中,包含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且原创性比例高达76%。
四、体会与思考
从《铁路调车工作》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取得了宝贵的课程建设经验。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为标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快速更新,铁路作业方式也随之改变,从而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要跟随技术的革新而不断修订。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课程资源,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于推进课程体系开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覃国蓉 何涛.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72-75
[2]周建军.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内涵与逻辑起点[J].中国职业教育,2014(4):57-59
作者简介:姓名:陈锦生,男,福建龙岩人,2005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系副教授,系副主任,近三年主持省课题研究1项,市级课题研究1项,公开发表论文16篇,获专利5项。2014年4月获湖南省高职院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二等奖。
关键词:铁路;调车;课程资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铁路调车工作》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多年以来,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10年被学院立项为精品课程,并在2014年顺利通过验收。课程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将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终生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坚持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职业操守并重;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和研究,力争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质量一流、教学效果显著的,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课程。
一、实施背景
随着铁路建设的大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使用,铁路调车组织的方式也随之变化,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课程教学及教学资源已经慢慢的不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为应对铁路调车作业的变化,2012-2014连续三年对铁路调车行业进行调研走访,结合大多数铁路院校对该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运输专业委员会会议讨论认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重构迫在眉睫,尤其是《接发列车工作》和《铁路调车工作》是重中之重。根据行指委的统一部署,我院教学团队负责《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二、实施过程
1、课程资源建设调研分析
课程团队分别走访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南昌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南宁铁路局的15个车务站段,对铁路调车相关岗位的工作性质、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度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组织校内专任教师、铁路现场工程师、技师等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研讨,在《铁路调车工作》课程现有资源利用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程资源中实践教学成分偏少
在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中,体现实践教学技能的资源相对较少,且与新设备新技术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源更少。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实践操作竞争力不强,则上岗适应时间较长。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以其动手操作能力强而被市场所认同,但职业教育培养没能及时跟上近年来铁路新技术新设备使用引起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在教學资源建设方面增加实践教学方面的建设,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2)课程资源不成体系,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学
在对原有的课程进行分析显示,课程资源呈现碎片化,不成体系,且基本都是以原来的学科教育为基准,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相违背。对课程的资源需要将这些碎片加以整理,并使这些碎片资源相互间产生关联。
2、专业课程重构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以铁路调车工作的不同工作内容为载体设计的。通过各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各种调车设备的使用、不同的调车作业方式方法,还能培养资料的收集、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应急处理等综合素质,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掌握调车工作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知识。
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其他课程、岗位的关系如图所示:
三、成效与经验
1、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果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教学团队中,有6名来自现场的专家,其中高级工程師1名,工程师2名,调车长、车站调度员高级技师3名。教师团队自项目立项以来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实践过程、教材编写、课程内容更新等方面紧密合作。由应夏晖担任副主编,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路调车工作》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广铁集团高级工程师汪恒明、工程师吕朝晖、高级技师周鑫3人全程参与了编审工作,教材出版后得到了同类学校的一致好评。
课程2015年在铁运1405、1406班教学中,使用互动空间实现空间教学,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较好,特别是空间中提供的教学视频、参考规章、参考资料等,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电子学习环境。在同年的广铁集团高级车站调度员、高级调车长培训班中同步使用互动空间教学,实现空间对外开放,实现了深度的校企合作。
以课程为纽带,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学团队构成的课程团队,共同开发了《铁路调车工作》课程标准一个、教材2本、合作开展课题研究2个。近3年课程团队为广铁集团车站调度员、调车长、调车指导培训班开展培训项目25个。
2、课程资源吸引力大、共享范围广
《铁路调车工作》课程从开展网络互动空间教学以来,除了所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参与以外,还吸引了大量非本课程学生以及铁路现场职工的加入。到目前为止,参与本课程学习的人数累计达到652人。总访问量达到71430次,平均每天访问该课程达到100余次,其中95人给了该课程5星评价。该空间课程也吸引了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株洲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观摩学习,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课程中资料被下载的次数达到了5000余次。
3、课程内容更新快、表现传播方式多样化
随着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调车设备和调车软件更新快,因此在调车作业方式和调车作业能力方面的变化也比较快,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每年调车作业知识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每年调整更新都超过10%。同时也建立了课程内容调整的有效机制,近三年本课程调整简要情况如下:
《铁路调车工作》空间资源课程在空间页面展示方面经过了多次的修改,经过讨论后,团队将整个课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了若干个板块。也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一些规章文件、练习题、试题库等资源,都是采用添加附件的形式,使学生下载后可以直接编辑、答题或引用,为学习人员提供了方便。课程中部分实作内容,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因此这些内容都采用视频教学。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将难点的教学部分进行录像,上传至空间中,学生课后可以登录空间多次观看学习,深入体会。同时,在空间中对于很多设备,在空间图片资源中均能找到,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资源原创性比例高
在该课程建设中,包含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且原创性比例高达76%。
四、体会与思考
从《铁路调车工作》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取得了宝贵的课程建设经验。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以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为标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快速更新,铁路作业方式也随之改变,从而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要跟随技术的革新而不断修订。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课程资源,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对于推进课程体系开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覃国蓉 何涛.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72-75
[2]周建军.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内涵与逻辑起点[J].中国职业教育,2014(4):57-59
作者简介:姓名:陈锦生,男,福建龙岩人,2005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系副教授,系副主任,近三年主持省课题研究1项,市级课题研究1项,公开发表论文16篇,获专利5项。2014年4月获湖南省高职院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