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学校业务整合的效能分析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面发展阶段,诸多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如高投入低产出、重复建设、设备闲置等。这种状况也影响了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行政、业务、技术、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工程,实施难度大。部分学校由于经验不足,建设方向偏离了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本质。2008年,我校开始推广使用灵泰克数字校园综合应用平台。从实践中我们获悉,数字化与学校业务整合既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有效突破口。在学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如何确认整合的有效性?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整合?怎样才能发挥整合的效能?
  一、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研究
  从我校现有的实践看,数字化与学校业务整合是否有效、是否到位,还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量化指标,但我们将所谓的“有效”理解为在学校业务开展过程中,人员的参与程度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满意程度和应用价值上。
  1.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分析
  学校作为一个浓缩的社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相对独立的业务,如教学工作、教务工作、学生管理、党团建设、日常办公、后勤管理、家校交流等。通过对业务的划分,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哪些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利用了信息技术,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深度。2008年,我校进行数字化改造,对各项业务进行汇总,共列出了21项相对独立的业务,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已达到96%以上。通过对覆盖面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的薄弱环节,找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盲区。
  2.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分析
  从最初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到今天的与教学与管理相整合,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发展的认识似乎从概念上完成了转变。但是,深入思考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多时候如同鸡肋,用之多余弃之可惜。在管理方面,有些办公系统形同虚设。
  有效的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应用了信息技术,而要看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以及管理业务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等。
  3.信息技术的人员参与度分析
  从我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来看,“人”的因素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师生不想用、不会用,再先进的设备、再强大的软件都只能成为摆设。学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比例和频率,可以准确反映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全员参与是信息技术与相关业务相整合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如我校网站的党团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等版块直接由相关业务人员负责维护,内容准确,更新速度快,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4.校园网利用率分析
  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作为学校应付检查、评估的硬件条件,设备闲置现象严重。网络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设备陈旧,缺少应用环境,操作人员能力不足等。通过定期对校园网利用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校园网利用率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应从网络设备使用率、数据内容更新频率、信息的访问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确认。我校在对学校网站的效果进行评估时,列出了以下几个数据:网站的访问量每年可达5万人次以上,重点文章的点击量超过1500人次,单册电子图书的阅读次数超过200次。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应用系统使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实施高效整合的几点建议
  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往往是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导致整体应用出现阻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木桶效应”非常明显。影响信息技术与业务整合的主要因素有应用环境不健全、应用意识不强、信息素养不高。有效整合的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否则整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实施数字校园的高效整合,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有利于整合的软硬件环境
  要开展有效的整合,营造一个符合学校应用要求的信息技术环境非常重要。学校应把有限的投入放在关键业务上,如服务器的购置、应用平台的开发等,为应用整合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时,必须扭转“重硬轻软”的观念,树立“应用为主、实用至上”的理念;硬件建设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切莫做“技术先进、设备一流”的面子工程;集中财力投入到应用上来,包括软件采购、服务外包、聘请专家等方面;一定要走校企合作、持续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过程。
  2.构建有利于应用整合的业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学校业务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学校在制作业务流程、工作制度时,就要提前考虑到信息技术在业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提前安排,使整合真正趋向有效。如在教学工作中,可安排教师上交电子教案。为了防止抄袭现象,学校宜把教学检查重点放在教案与课堂教学是否一致上来,这样可有效防止“为完成任务而写教案”的现象。
  要合理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就要强调整合不是指业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以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作为衡量标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时适当,要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如我校在开展请销假、代课审批时,要求人员网上登录,同时也要当面申请。很多人会认为网上登录是多此一举,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有了网上登录数据留存,学校的统计工作非常方便,平时的日积月累要比年底搞突击更有意义。
  3.建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实施有效整合的根本保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能仅仅靠职前学习,更主要的是入职后的跟踪培训。相对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来说,区域性的教师通识培训显得杯水车薪。要使教师能够得到及时培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占据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导地位。开展校本培训,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教师进行观念培训,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信息技术,产生在业务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机;二是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处理,能够进行一定的资源开发;三是对教师进行业务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使教师明确整合教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了解整合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模式方法。如我校在进行综合应用平台的推广过程中,开展了对中层干部、学科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员等多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4.建立信息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
  在信息技术与学校业务相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具备了进行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繁重的工作负担和传统的考核机制,使得从事整合的人员必须承担一定的压力和风险,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等外界因素的保护和激励。因此,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的重视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如果学校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关心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在各类不同场合经常强调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那么教师便能够从中领会领导的意图,开展业务整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加强。
  信息技术与学校业务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各校只有从自身出发,不断分析信息技术应用的薄弱环节,发掘新的应用模式,才能使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房山区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撞击坑是月表的主要地貌形态,按普通碗状型、中心隆起型、平底型及同心圆型4种类型描述"第一幅月面图像"上月表撞击坑的形态特征。应用遥感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结合白赛尔大地主题反算法,实现撞击坑分布及直径信息提取。研究发现,研究区域的撞击坑直径主要集中在300~700 m。而且撞击坑空间分布不均匀,直径越小,分布越密集。
为了掌握所引种的针叶树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分析针叶树种在该地区的适应能力,对刚松林分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这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儿童诗。在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某教师一开始就通过多媒体逐一动态演示了雨点“在池塘睡觉”、“在小溪散步”、“在江河奔跑”、“在海洋跳跃”的画面。继而,问学生:“假如你也是小雨点,你会到哪里去?做什么?请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学生七嘴
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人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朗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而利用Flash打造课文朗读模板,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利用课文朗读模板,不仅在以后的课件制作中方便我们调用,节约课件制作时间,同时它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练习朗读,把握文章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以动画的形式出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目的]分析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上门随访需求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对策。[方法]调查江苏省三个区(市)12个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984人,应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上门随访需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现状及需求状况,探讨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流动人1:7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
政府依申请公开制度是保障公民监督权、参与权的重要保证,是政府构建廉洁高效、阳光透明的有力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颁布至今,各级政府按照相关要求推进依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推出了世界数字图书馆。这个网上图书馆收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资料,把人类的精神财富集中呈现在公众面前。
交互起源于计算机领域,人机交互从以机器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要求产品的交互设计必须符合人的认知、感知和行为。然而物理产品交互设计与计算机的交互设计存在较大差异。本
根据教育部关于工学结合的教改要求和义乌市场对首饰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对首饰设计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控制顶岗实习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