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血管蒂组织瓣的应用总结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
【出 处】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0年13期
其他文献
我科自1983年5月至1988年6月施行小腿内侧皮瓣移植58例(60侧),随诊时间1年至5年,效果满意。皮瓣最大面积为18×12cm,最小为7×6cm,成功率为98%。本文对小腿内侧皮瓣的优缺点及胫后动脉切除后的侧副循环等进行了讨论。由于小腿内侧皮瓣要损失一条下肢的主要血管,应谨慎选择使用。
本文报告作者1979年1月至1987年10月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93例的临床结果,除6例失败,2例部分坏死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成功率93.6%。切取皮瓣面积为6×7cm~32×10cm。作者对手术指征和皮瓣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们从1979年5月以来,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皮瓣和背阔肌瓣17例。其中背阔肌皮瓣16例,游离移植7例,局部移位9例;背阔肌瓣移位1例。手术成功15例,外形、功能满意;失败2例为游离移植。本文介绍临床资料;着重讨论背阔肌皮瓣、背阔肌瓣的临床应用、手术设计基础及切取范围、如何保证组织瓣良好血运和手术失败原因。
外踝上皮瓣是以腓动脉穿支的皮支为血供的一个可供移植的新供区,可作成顺行旋转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本文详细介绍了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皮瓣的设计和手术方法。通过3例临床实践,讨论了该皮瓣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本组3例均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缺损,术后均无并发症,功能恢复满意。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颊部术后造成的洞穿性缺损可以采用双皮岛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用前臂皮瓣的双皮岛形式修复颊部缺损。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临床应用3例均获成功,并取得满意效果。
本文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精索双静脉吻合转流术治疗精索静曲张20例,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高位结扎术,对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尤显。同时可提高血管通畅率,减少栓塞及防止转流失败。
本文介绍了将两个胚胎节段胰腺的血管联合而成双节段胰腺组合移植手术。Ⅰ型糖尿病患者或接受双胚胎节段胰腺组合移植术,可通过一次移植术获得两个胚胎胰腺,从而使患者或体内能有较高的胰岛素水平,收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2例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后,其中1例已停用胰岛素2年以上,另1例虽术后11日发生急性排异,但仍有部分功能。
应用腓肠肌皮瓣移位可满意地覆盖小腿中部及近端皮肤缺损,但对小腿远端部位的皮肤缺损,按通常所用方法不能覆盖。1978年设计腓肠肌内侧头推进肌皮瓣移位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创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可将肌皮瓣向近端移至腘窝,内侧头和外侧头同时移位向远端可移至足部。